Sup-T合成方程的极小解的判别与构造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討论[0,1]上Sup-T合成模糊关系方程的极小解的判别与构造,这里的T是t-模.首先给出了方程的解是极小解的充要条件,同时,给出了一个构造方程极小解的算法.
  【关键词】模糊关系方程;t-模;极小解;判别;算法
  输出X=X(1234)=(0,0,0,0.75)T,易知X为方程的解且为极小解.
  例4.4 考虑方程T(0.8,x1)∨T(0.6,x2)=0.6,易知X=(0.6,1)T是方程的一个解.由算法4.1可得方程的极小解:X(12)=(0,0.6)T,X(21)=(0.6,0)T,显然X(12)=X(21).
  【参考文献】
  [1]SANCHEZ E.Resolution of composite fuzzy relation equations[J].Inform and Control,1976(30):38-48.
  [2]CZOGALA E, DREWNIAK J and PEDRYCZ W.Fuzzy relation equations on a finite set[J].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87(7): 89-101.
  [3]王学平.完备Brouwerian格上Fuzzy关系方程有极小解的条件[J].数学进展, 2002(3): 220-228.
  [4]HIGASHI M and KLIR G J.Resolution of finite fuzzy relation equations[J].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88(13): 65-82.
  [5]汪培庄, 罗承忠.有限Fuzzy关系方程极小解的个数[J].模糊数学, 1984(3): 63-70.
  [6]PEDRYCZ W.Fuzzy relational equations with triangular norms and their resolution[J].BUSEFAL, 1982(11): 24-32.
  [7]PEDRYCZ W.Fuzzy relational equations with generalized connectiv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J].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83(10): 185-201.
  [8]MIYAKOSHI M and SHIMBO M.Solutions of composite fuzzy relational equations with triangular norms[J].Fuzzy Sets and Systems, 1985(16):53-63.
  [9]BIRKHOFF G.Lattice Theory[M].vol.XXV, third ed,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Colloquium Publications, Providence, RI, 1979.
  [10]ALSINA C, FRANK M J, SCHWEIZER B.Associative Functions: Trangular Norms and copulas[M].World Scientific Press, Singapore, 2006.
  [11]KLEMENT E P, MESIAR R.Trangular Norms[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2000.
其他文献
【摘要】立體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线面关系证明和线面角的求解是近几年高考热点.本文将从数和形的角度分析,列举寻找线面角的各种途径,把握数学核心本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遨游立体几何.  【关键词】立体几何;线面角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主干内容,也是历年高考数学命题的重要考点之一,其通过丰富的几何载体,考查学生对空间基本图形的位置关系的掌握,尤其是平行和垂直关系的判断和证明
【摘要】 “四基”是数学的主要目标与核心内容,它是初中生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框架,也是提高初中生数学素养的关键,它为中学生改变传统记忆与模仿的数学例题学习方式指明方向.本文结合数学例题教学实践,对“四基”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 “四基”理论;中学数学;例题教学;应用  数学新课标最重大的变革,就是将传统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成为“四基”,即在原有基础上,将基本思想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它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不仅仅要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进而深入研究來将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维光芒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教学课程,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学
【摘要】 数学欣赏,常被我们的中学数学课堂所忽视.在数学教学中,应该从数学欣赏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这是数学欣赏真正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纠结;欣赏;实用美;奇特美;奥妙美;内在美  笔者曾开设过市级公开课“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经历了备课阶段的“纠结”之后,让笔者体会到:学生认为的枯燥、乏味甚至冰冷的数学,也有别样的美值得我们去欣赏.下面笔者就从备课环节的几处“纠结”,来谈
【摘要】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对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的全记录,是一个时间虽短但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引入微课,可以把课堂教学直观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微课特点、微课在师生中的认识与应用、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微课;小學数学;实践研究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初中数学学科在教学要求上也更为注重学生数学逻辑思維的培养.诚然数学本身便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倘若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能结合教材内容多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大有裨益.本文以“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题,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做出一定探析,以期初中数学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看似对知识掌握非常扎实,但是题目发生微小变化就不知从何入手.这就表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完成了模仿性学习,并没有对数学思想有深入理解.在简易方程教学中,模型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思想,当教师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善的模型思想,就能够让各类方程问题迎刃而解.  一、借助直观的操作,构建模型  数学课程是对结构、数量、空间等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高年级的数
【摘要】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新方法最近已经被提出,相较于不容易记忆的求根公式,该方法利用了韦达定理和平方差公式.本文将讨论这种方法带给高等数学相关问题求解的影响,并发现使用这种新方法对问题进行推导时,过程有所简化,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高等数学;数学教育;问题求解  一、引 言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已在初等数学中讨论过,如果方程为整系数,可采取观察法,先因式分解再求解,比如“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冲击着基础教育结构,使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等人才培养新理念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师必须调动创新思维,构建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全新课堂.本文从微课和翻转课堂出发,对其实践意义展开了探讨,并立足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小
【摘要】目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教学方式,互动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能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调节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互动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数学;以动促学  引言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教学实现互动式变革.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