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anluy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治教育能有效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打造高效生动的法治课堂,必须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坚持深入研读课标和法治教育大纲,坚持精选素材,整合资源,认真揣摩教学设计,牢牢把握法治教育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增强法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关键词】法治教育;学生主体;课程标准;法治教育大纲;素材
  为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加快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使青少年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对当下加强和改善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求。如何打造高效生动的法治课堂呢?笔者结合八年级下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为例,谈谈法治教育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坚持知行合一
  “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这一思想为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必须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课堂还给学生,设置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参与。
  (一)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夯实法治教育的基点
  法治教育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学情,做到知己知彼。从课程设置看,法治教育贯穿初中各年级,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法治意识薄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对学生进行权利边界意识和程序意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并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在《依法行使权利》的教学中,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消费者权利为切入点,课前先做好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消费行为及消费维权的情况,再以丰富的案例为媒介,引导学生学会在消费活动中依法行使消费权和维护消费者权益。
  (二)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提升法治教育的亮点
  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贴近青少年实际、注重知行统一的要求,法治教育选取的素材应多是学生生活中常接触的,设置丰富的情景探究和活动探究,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提升法治教育的亮点。比如,在《依法行使权利》的第三个教学环节——能力提升:维权守程序,结合2019年“发动机漏油,女子坐引擎盖维权”的相关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现场模拟调解:如果你是王倩,你会如何和店家解决这一矛盾?如果你是店家,你会如何和王倩解决这一矛盾?如果你是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你会如何帮助王倩和店家进行调解?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多是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日常纠纷,通过组织课堂模拟,再现协商和调解的具体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认识,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提升法治素养。
  二、坚持有理有据:研读《课程标准》和《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教学方向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提升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八下法治专册,必须遵循《课程标准》和《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
  (一)研读《课程标准》和《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教学目标
  《依法行使权利》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目标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所依据的《法治教育大纲》内容与要求是:“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依法行使权利》教学中的第一个亮点是围绕消费者权利进行讲解,以小见大,通过如何行使消费者权利来学习掌握权利的界限和维权的程序。本课由消费活动中商家的权利有边界——消费者的权利有边界——合法守程序处理消费纠纷的思路进行,各个环节紧凑,案例生动,问题设置能较好点拨学生的主动思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边界意识和程序意识,学会有理有据处理矛盾纠纷。
  (二)研读《课程标准》和《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法治教育大纲》也提出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之后,《依法行使权利》这一课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采用情景探究法和活动探究法,通过导入时政材料、典型个案和师生现身说法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注重将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统一,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
  三、坚持精选素材:丰富课程资源,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受到学校纪律和社会道德的约束,对法律却“敬而远之”。为了打造高效生动的法治课堂,激发学生法治学习的兴趣,必须精选素材,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
  (一)时政材料:“法眼看天下”,提高法治教育的时效性
  为了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法治教育应该引用时政材料。时政材料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把真实生活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分析时政材料和观看視频中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法律条文,促进学生学会用辩证思维分析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学习兴趣和对社会的关注度,有利于提高法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在《依法行使权利》的第一个环节——时政导入:“天价”口罩,结合2020年我国疫情期间,部分商家私自涨价、哄抬物价的行为进行讨论,探究商家权利的界限,如果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犯罪,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从而引发学生对滥用权利的危害性及其法律后果进行初步思考,这也体现我国依法抗疫的决心。启示我们获取利益要采取正当手段,不能损坏国家的、社会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二)典型个案:“以案说法”,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
  遵循学生的法治认知发展和心理特点,法治教学中应该采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典型个案。在《依法行使权利》的第二个环节——思维碰撞:权利的边界,笔者选取了2019年5月份的一个微博热搜“女子网购18件衣服旅游后全退货”,探索消费者该如何行使七天无理由退换这一权利,明确依法行使权力的要求:不能违背道德,不能损坏国家的、社会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学会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三)师生资源:“现身说法”,增强法治教育的亲和力
  法治教育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学习法律知识,而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维权的体验。基于学生认知逻辑,学生通过分析课前的问卷调查,提高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并掌握消费者权利的知识。其次,在小组模拟调解这一环节,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直面维权中的沟通问题,引导学生在亲自经历、亲自体会、亲自感受的过程中理解权利的界限,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在实践中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和“法治”。
  此外,在《依法行使权利》的第三个环节——能力提升:维权守程序,还引用了笔者的一次网购经验:笔者网购了一份广西武鸣沃柑,结果10天才到货,沃柑出现一半的烂果。笔者的家人认为:疫情期间快递慢是正常的,就这十个烂果,不值什么钱,算了。笔者则认为:按照该平台的规则,消费者可以和客服反映问题并获得相应的补偿,钱多钱少不是重点。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对比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即使维护的只是几个烂果的补偿,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同时要鼓励学生树立降低维权成本的意识,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化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在师生友好和谐的交流中,让法治课堂更接地气,增强法治教育的亲和力。
  为了增强法治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好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精选素材,设置生动有趣的情景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法治课堂学习法律知识、参与法治实践、感悟法治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6-88.
  [3]孟慶霞.法治教育专册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与教学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
  [4]王有鹏,张效庚.权利义务:行使·履行·增强——怎样教好部编教材八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体系当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能够促使学生提升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品质健康发展的关键方法和手段,因此,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管理。作为初中班主任,应该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当中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德育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成长。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当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的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摘要】德育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中小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然而,当前中小学的德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从当前德育存在问题入手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俗话说:“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古语也云:“厚德载物。”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何谓德育教学?即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良
【摘要】一直以来,在初中课程之中,语文教学都属于重要内容。通过语文教学,除了能够培养初中生听说读写这些基础能力之外,同时还能培养其文化素养以及道德素养,不仅能够对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还能对初中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新课改之下初中阶段语文科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近些年来,伴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发展,对于一种高效教学模式的探究和探索成为了一种必然。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调研,研究发展进行课堂的改革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行为,而后将之作为基本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高效课堂四要素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有效的对比,提出了广义上在“互联网 ”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教学模
[摘要]目前,项目式学习日益引起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基于当今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环境,笔者尝试在自己指导的高中社团活动中运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围绕“微电影制作”项目范例进行项目式学习,并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高中社团;项目式学習;微电影制作  项目式学习还原了学习的本质,让学生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有机地融合在项目完成的全过程中。本文则基于在当今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环境
【摘要】“问题导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展开教学。下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为例,谈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优势,以及操作上的一些细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导学;阅读教学  “问题导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特定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发挥其学习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是我国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引进的教学法中,运用领域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教法。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进入我国,对我国的音乐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这几年自身的音乐教学跟学生面对面接触,对学生成长特点的了解,证明了奥尔夫教学法更适合我国的小学生音乐课堂。因此,在农村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我通过自身的音乐课堂经验来证实它所获得的成绩,并且鼓励音乐教师们都能够采取奥尔夫教学
【摘要】国防意识具有很强的情感性,是认识与情感统一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要增强小学生的国防意识,可以凭借语文文本中的素材,努力钻研和探究文本的内涵,找准国防教育的切入点,将国防教育进行有意识、有步骤地随机渗透,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和民族使命感,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理想,从而增强国防意识。  【关键词】语文文本;增强;国防意识  国防教育实际上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是一种民族精
[摘要]微课作为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课程教学申形成的一种新型课程资源,为了方便开展针对性课堂教学,成了目前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结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简单阐述了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点列出了微课使用的几大优势,以“电表的改装及校验”这个实验为例详细论述了微课的具体应用之一。希望以此提升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  科技改变生活,同
【摘要】很多学生普遍认为,数学课枯燥无味。而数学新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入。40分钟一堂课,怎么引入新课,是整个教学设计必须特别注意的。对此,我在新课引入环节采用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引入方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互动的氛围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就如何在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新课引入”方法多样性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论。  【关键词】新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新课引入  在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