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饰——电影的表情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初叶,欧洲大地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新思潮活跃在社会各领域,宣扬人生价值和人性自由解放,同时追求美丽饰物、奢华享乐的风气日益盛行,服装的象征价值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这一时期的正式宫廷服装是西方文化史中最奢华的部分(图1)。
  
  


  (1)当时,意大利花样丝绒以其高雅的质感和高昂的价格被视作富贵和奢侈的象征,受到贵族和富有者的狂热青睐,成为许多人喜爱的服饰穿戴。许多著名画家也参与了丝绒服饰的设计与普及
  
   一、古典
  
  华美与威严
  《伊丽莎白一世》
  在西方服装史上,近代指的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法国路易王朝结束这一历史阶段。从近现代的艺术风格上,它分为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洛可可三个时期。
  16世纪的英法两国在文化与服装上互相影响,在电影《伊丽莎白一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女王雍容华贵的巴洛克服饰风格,展现和衬托出庄严的的气势。无论是登基大典还是议会,红色服饰带给女王高贵雍容的气度,衬托出伊丽莎白一世为了国家政治的执著态度。
  从16世纪70年代起,欧洲女性着装习惯半裸胸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引领了这个潮流。其实女王的露胸装是用来展示自己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珠宝钻石的。由于女王终身未嫁,所以人们称她为童贞女王。那时候,人们认为露胸装是少女的标志(图2)。
  
  


  (2)《伊丽莎白一世》影片中优雅而创新的服饰荣获了当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路易十四的情人》
  巴洛克风格气势雄伟、生机勃勃、热烈奔放,洋溢着庄严高贵、豪华壮观的气韵。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在西方工艺美术史中承前启后,是洛可可风格的一个声势浩大的前奏,是向欧洲近代工艺美术过渡的标志。优雅和谐的古典艺术不仅表现在那个时期的绘画、建筑等方面,在服装方面也有着明显标志。
  影片《路易十四的情人》讲述一位出身下层社会的跳舞女郎玛姬,她左右逢源于当时法国知名剧作家与诗人之间,玩弄爱情游戏;并聪明地进入莫里哀剧团成为当家花旦,她性感的舞姿得到了国王路易十四的青睐。
  她尽情地在雨中翩翩起舞时,跳跃的音符和舞姿展现了她生命的价值,虽然没有华丽的衣裳,但仍无法遮挡她的魅力,然而随着她的蜕变,穿着越来越华丽,内心的欲望也越来越多,服装跟着她的改变而改变,把这个最初带有一点点土气的乡下女孩从朴实无华只为跳舞而活,到不断的追求艺术高峰以至于其人生目标改变表现得淋漓尽致。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皇帝,其服装、装饰的怪异与混乱,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为弥补身高的缺陷,他成为高跟鞋的发明者。给所有身高不足的人带来福音,让所有的女人一夜之间挺胸提臀,风姿绰约起来。路易十四本人一直带领着宫中时尚。假头套,蕾丝大翻领,蝴蝶结,往脸上扑香粉,在头发上插上鲜艳的羽毛,贵族男人们纷纷仿效,风靡全国。这种奢华时尚表明了当时法国经济与政治的强大,不仅仅服饰引领了欧洲的潮流,文化、经济、乃至政治在欧洲也是中心的地位(图3)。
  
  


  


  (3)从路易十四开始,法国渐渐成为西方世界的中心,尤其是法国的时装业,装着巴黎最新时装的"潘多拉"盒子每月从巴黎运往欧洲各大城市,从这个时候起,巴黎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时装的发源地
  
  《莫扎特》
  影片讲述充满激情的天才作曲家莫扎特才华横溢却郁郁不得志的坎坷人生。从小被誉为“神童”的他,在作曲方面犹如神话般神奇,他做的曲子都是即兴演奏出来的,这让他轻松地赢得了国王的欣赏成为宫廷乐师。通常宫廷乐师的装束要十分庄重,但是从他特立独行的明亮的服饰色彩中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莫扎特真实、坦荡、从容,不畏权势。影片将这一时期的服装利用电影独特的记录方式,用故事诠释给观众。
  奥地利国王十分欣赏莫扎特的才华,因此,常常请他到皇宫演奏。从国王和宴请的宾客的服饰中可以看出洛可可风格,这种风格非常注重细节,尤其是边角的修饰。影片中莫扎特经常演奏钢琴或指挥交响乐,他的袖口都有花边的修饰,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
  莫扎特留给世人的除了音乐还有他无限的信心。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莫扎特以他朴素天真的语调和温婉蕴藉的风格,歌颂着和平、友爱和幸福(图4)。
  
  


  (4)莫扎特的发型狂放不羁、活力四射,配着他富有朝气的衣着,把这个天才艺术家衬托得晶莹剔透、不落凡尘,也体现出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和明快、乐观的音乐风格
  
  《绝代艳后》
  如果说巴洛克时期是男人的世界,那么洛可可时期则是女人的世界。洛可可样式集中表现在女服上。洛可可艺术风格具有纤细、轻巧、华丽、繁缛的装饰性,注重繁缛精致,纤细秀美的装饰效果。这种风格源于法国宫廷,吻合了王公贵族的审美要求,于是在18世纪的欧洲盛行起来。
  关于大名鼎鼎的玛丽皇后,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从法国皇族角度来讲,她确实为宫廷带来了奢靡之风,加速了皇室的没落衰亡;但从历史环境来看,玛丽·安托瓦内特其实也是一个政治牺牲者,特殊的身份和环境造成了其悲剧的命运,而法国大革命的不可抗拒性,更说明玛丽皇后并非是导致皇权落败的主要因素。
  影片每一个镜头都是对眼睛的爱抚。华丽的服装,美轮美奂的宫殿,都带给人们古老而梦幻般的气息。从观看影片的第一刻起,我们就很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展示精美服装的影片。摄影师用粉红色的基调给观众营造了一种柔美的蜡笔画的气氛,使影片具有超现实的风格(图5)。
  
  


  (5)从观看影片的第一刻起,我们就很清楚地看到这是一个展示精美服装的影片
  
  洛可可结束后,历史进入近代。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服饰风格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追求美感和奢华向现在的舒适简约转变。而巴罗克和洛可可时期也就成为服饰甚至是艺术历史上一个特色鲜明的时代。服装经历一次次历史的冲刷、朝代的更替、不停的演变,使这个人类最基本的遮挡身体的工具,赋予了无比珍贵的价值和无穷的生命力。
  
  二、近代
  
  优雅浪漫
  《爱比恋更冷》
  在19世纪沙皇俄国的上流社会里,呆板而无趣的官僚卡列宁之妻安娜艳压群芳。在火车站,她邂逅了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在当时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他们的爱情悲剧也就此展开。
  安娜平日里的穿着都以素色为主,这部影片中的安娜喜欢穿黑色衣服,也许隐约渗透着她对生活的绝望和对真爱的严肃对待。当她第一次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相遇,她姿态端庄、美丽,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
  在一开始的舞会中,安娜身着大开胸黑色礼服,白色手套,长长的拖尾。质地优良,华丽至极。那时的俄国贵族女性平时穿的最多的是钟式裙,这种裙装能凸显女性胯骨的丰满形状。
  影片最后安娜穿着一身黑天鹅绒长裙,肃穆而又悲凉,把一个为爱牺牲全部的悲剧女性衬托得哀怨长鸣。在与爱人相遇的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从她的悲剧命运看出了整个社会的动荡,人心惶惶,虽然抛弃了古典复杂的装饰,但是变革是需要巨大的代价的,虽然从服装上走向了日趋简洁而又不失高雅的姿态,但是这种不安分元素依然存在于整个社会,而服装仅仅是一个社会变化的表象(图6)。
  
  


  (6)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的命运扣人心弦
其他文献
这里是横断山脉的腹地。  这里是香格里拉唯一的产盐区。   清晨,太阳从横断山脉层叠的群山中缓缓升起,在澜沧江水的咆哮声中,盐井村的一天开始了。  盐井村在芒康县境内,是滇藏公路入藏后的第一镇。这里以温泉和美味的葡萄酒著称,但使盐井这个偏僻小村保持千年生机的,还是澜沧江边几眼能冒出卤水的盐井。盐井村也因而得名(图1)。       (1)日夜奔腾咆哮的澜沧江陪伴着千年的盐井和盐田    现在已经没
期刊
意外发现我国目前出土级别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周时期的国王大墓。这座大墓的主人是谁?它的背后又隐藏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20世纪90年代初,三门峡市会兴村的村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了地下的古墓,由此引发了当地的盗墓狂潮。为保护文物,有关部门决定进行大规模抢救性发掘。  1990年9月,考古人员开始挖掘编号为M2009的古墓。令人惊讶的是,挖掘了10多米深还没有见到棺木的影子。这预示着它可能是
期刊
2001年,大英博物馆计划进行全球巡回展,经过考察,把中国站的展出,选择在建设中的“新首博”。  在“新首博”工程开始启动时,人们得到了一个消息,大英博物馆在计划进行全球巡回展时,把中国列为目的地之一(图1)。      (1)“新首博”先进的软硬件吸引了世界顶级博物馆的眼球    国内许多有实力的博物馆都在准备竞争此次巡回展的展览地,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雷戈来到北京,在孔庙看完有关“新首博”
期刊
他放弃了在日本的优越生活;他从黄浦江畔的江景房搬至上海市郊,在自家屋顶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家庭太阳能发电厂。他自家发的电不仅能够自足,还能输送给国家,奇怪的是,他送的电越多,要缴的钱就越多。然而即便承受更大的经济代价,他也无怨无悔。赵春江究竟图的是什么?  这个谈到太阳能就一脸兴奋的人名叫赵春江。8岁的时候,他读《十万个为什么》,书里有一种房子像甲壳虫一样有个发光的外壳,这房子是一种太阳能建筑。从那时
期刊
《目连救母》从湘西小城来到巴黎国际舞台,源自一个法国人的中国情结。        (1)图组:傩戏面具和戏剧脸谱    班巴诺1958年曾经在北京大学留学,后来成为中国戏剧专家。他认为,中国戏剧从戴面具的傩戏发展到画脸谱的戏曲(图1),《目连救母》起着承上启下的传承作用。班巴诺便和中国好友靳之林开始寻找,希望看到这出戏。  班巴诺(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教授):我知道这个故事,我也知道本来有这样的戏剧。
期刊
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政协常委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唐诗主题的第一大类,叫作咏怀诗。  什么叫咏怀诗?一言以概之,就是写诗人的怀抱,写他心中的感想、情感、精神活动。  中国的诗歌从本质上讲都是抒情诗,主要是写诗人自己的一些情感,一些感想。顾名思义,咏怀也是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我们看一看唐人的咏怀有哪些特点呢?  唐代出现最早的一首优秀的咏怀诗
期刊
2007年3月,辽宁省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机场关闭、列车停运,数以万计的蔬菜大棚被大风吹垮暴雪压塌。而阜新市的村民们却在大雪来临时得到预报,及时加固了蔬菜大棚,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2007年3月3日晚上,正在值班的阜新市气象局局长崔广和他的同事们在卫星云图上发现,阜新上空被一大片降雨云团覆盖,显示阜新今后两天将会遭遇一次大的降雪过程。  第二天早上崔广他们又认真研究了各种资料,并
期刊
氢弹,他负责核试验诊断;  新一代核武器,他主持中子核物理理论研究;  强激光技术,他曾担任首席科学家。  国家的需要,是他永远的专业——    1959年,在钱三强的积极推动下,杜祥琬等30名优秀的中国学生来到前苏联学习原子能。在此后几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不知道在这里学习这些高深的理论究竟是为了什么?直到1964年10月16日的子夜,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揭开了这个谜底。  1964年10月16日下
期刊
四种伟大的能量——火山、大气层、冰川和海洋联合起来塑造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星球(图1)。不可思议地将我们的地球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星球,并为生命创造了完美的生存条件。这些力量塑造了这个星球,并一直在保护着它,然而有的时候也会给它带来灾难。地球从光秃秃的岩石变成我们今天熟悉的世界,一共花费了45亿年,那是充满了灾难和重生的不可思议的旅程。这个稀少又壮丽的星球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来自我们人类的。在各种
期刊
1905年,一个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工作的小职员,德国犹太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10年之后,他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同量子论一起推动了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也为从整体上研究哈勃发现的星系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    20世纪以前的物理学建立在牛顿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时间永恒地均匀流逝,空间是不动的舞台,两者相互独立并且不受物质的影响。爱因斯坦的革命性发现是: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