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实验室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作者教学总结和2008年西北地区高等学校物理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的成果,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初步探索、总结,并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学校换了新大门,设计新颖。而真正吸引我的却是门柱上的一句话:“每天提高一点点。”  这让我想到日本一所小学发明的一个数字励志公式:  1.01的365次方=37.78343433289 >1;1的365次方=1;0.99的365次方= 0.02551796445229 <1。  1.01=1 0.01,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8,也就是说你每天提高一点点,一年以后,你将进步很大,远远大于“1”
他出生于柯尼斯堡一个律师家庭,父母对他要求极严。为了让儿子得到最好的发展,父母曾尝试着给他设计了很多道路,但有一条原则从不违背,就是孩子不喜欢的事情决不强迫着去做。  读中学的时候,母亲发现儿子课余时间喜欢读文学书籍,就不断地带他到文学馆感受其中的氛围,还给儿子买来很多这方面的书籍进行熏陶。哪知道儿子的成绩并不很理想,老师说:“搞文学既需要有热情,更需要天赋和语言感受力等多方面的素质,你儿子非常用
分析了常用的基于词典的汉语分词方法应用于中文搜索引擎开发中的不足,提出基于字表的中文搜索引擎分词系统,并在索引、查询、排除歧义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和实现.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具有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价值,因此在侦查机关在进行电子取证的过程中更加应当重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大数据在扩大取证范围并加大数据挖掘难度的同时,不免造
自测谎技术问世以来,能否作为犯罪证据使用一直备受争议。对于测谎结论,国内过去长期持否定态度。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公安部率先引进测谎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检查机关的反贪部门也开始在侦查实践中应用测谎。然而能否将测谎结论作为证据使用,其在刑事诉讼案件中是否具有证据资格?应如何对其进行证据种属的归类并建立完善的测谎结论制度体系?  一、测谎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测谎,不了解其原理者往往會望
研究了基于Web的数据库发布技术。Internet,特别是Web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共享数据库信息成为可能。数据库发布则是这个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有两种典型的方法用来
摘 要: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三角诈骗的问题,这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一般的诈骗罪行为结构中,往往是两者之间即诈骗人与被害人,此时被害人也就是被骗人。但是在诈骗罪的构成中,只是要求行为向对方是具有处分财产权限或者处于可以处分财产地位的人即可,并不一定要求必须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因此,被害人有可能就是被骗人也有可能被害人同被骗人相分离即不是同一人。这种财产处分人与被骗人不统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