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甲子 终得相遇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在未读红楼,未知越剧之时,这句唱词不知何由,却已印在了我的记忆里。
  本是痴情儿女事,了却生事如浮萍;万般如意皆不得,鸟囚于世复痴痴。然而,上海越剧团的《红楼梦》直到盛演了一个甲子,我才有幸与它相遇,圆满了我记忆里那段不知何起的唱词,完满了一段“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悲惋绝唱,印下了潇湘馆的竹影、葬着的花魂,焚了的诗稿火星点点明灭在心间,空余下一声叹、一股怨、一生的憾。观剧时,舞台上那每一步、每一瞥、每一笑、每一怒都是美的,饱含着情思与余韵。戏中人的每一处停顿,肢体的每一个曲线,都能保证时时刻刻与音乐契合、与情绪呼应,不管是小小的衣摆,还是演员的指尖,都带着戏、留着韵、缠着柔情。编导、舞美、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无法不身临其境,感其所感。
  在音乐上,有几处细节令我印象颇深,窥一斑而知全豹,其音乐配合之精妙细微就可想而知了。幕布拉开前,音乐已经奠定好了整幕戏的感情基调,早已悄然间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尤其“黛玉焚稿”一场戏中,幕前长长的唢呐独奏,其尖峭的声调,如泣如诉、哀婉欲绝,使得观众还未观戏已是满肠愁绪、神情凄凄。此外,在这场戏中,屋外传来宝玉结亲的管弦之声,黛玉悲从中来推开窗户,这时管弦喜庆之乐由远及近,如在耳侧,乐喜更衬情哀,在這一悲一喜之间,观众不觉掉下泪来。这里音乐由远及近的处理,真实地表现了音乐这一听觉艺术的空间性,实为匠心之举。
  在角色塑造上,该剧也体现了对原著的尊重,戏中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各自鲜明、活灵活现。在“黛玉进府”一幕中,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屋外远远传来的嬉笑之声坐实了她“凤辣子”的形象,一见其人,便声形一致,活生生地在观众心里扎下了根,也让原著党满足了心里的念想。
  我个人对宝玉这一形象的塑造,实在是爱极。嬉笑怒骂皆在其中,每一个表情和每一处情绪都是鲜活可感的,让人不由地随着他笑、伴着他悲。演员把宝玉的痴、宝玉的恨、宝玉的愤、宝玉的悔,都一一刻画出来了。在“金玉良缘”一幕中,宝玉满心以为红盖之下是自己的“知心人”,今日的喜事是“从古到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所有的憧憬与欢喜都在脸上,春风得意,少年儿郎。“从今后与你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灯把谜猜。添香并立观书画,步影随月踏苍苔。从此后俏语娇音满室闻,如刀断水分不开。”但当他掀开红盖头,发现新娘不是“林妹妹”而是“宝姐姐”时,如同晴天霹雳,顿时魂飞魄散,连连问了三个“为什么”:为什么月老系错了红头绳?为什么梅园错把杏花栽?为什么鹊巢竟被鸠来侵?尔后有一处“留白”,四下俱静,当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再联想上幕“黛玉焚稿”,不觉泪满衣襟,情难自已。
  再说整个编剧,实在是环环相扣,妙不可言。原著《红楼梦》包罗万象,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而越剧《红楼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选取“黛玉进府”“识金锁”“读西厢”“葬花”四场戏,层层推进宝黛恋。以木石初识——两小无猜——情窦初开——袒露真情为感情发展脉络,又以“不肖种种”“会琪官”“笞宝玉”“闭门羹”“王熙凤献策”“傻丫头泄密”等桥段作过渡、铺垫,深入刻画了每个人物的性格,也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埋下了诸多伏笔,实是匠心独运,使得一切顺理成章,缺一不可。最后的“黛玉焚稿”“金玉良缘”“哭灵”把整部戏推向高潮。尤其是“黛玉焚稿”“金玉良缘”两幕,一悲一喜、一前一后,形成鲜明对比。在空间和时间上虽有前后之分,但在观众眼里这两个场景其实是同步进行的,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一般,两个场景在脑海中不停地重合切换,通过跨越时空的艺术想象,最终在“哭灵”一场戏中达到情感的大爆发。
  “林妹妹,想当初,你是孤苦伶仃到我家来,只道是暖巢可栖孤零燕。宝玉是剖腹掏心真情待,妹妹你心里早有你口不开。妹妹呀,你为我是一往情深把病添,我为你是睡里梦里常想念。好容易盼到洞房花烛夜,总以为美满姻缘一线牵。想不到林妹妹变成宝姐姐,却原来,你被逼死我被骗!”短短几句唱词,却已道尽了前因后果,情深意长,离愁别怨。
  现在,我已怕再听到“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恐下一秒就落下泪来。
其他文献
2019年5月5日,时值张大千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弘扬大千文化,传承大千精神,内江市“芭蕉井展览馆”特别举办“纪念张大千诞辰120周年书画展”。此次展览涵盖多个艺术门类,来自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的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致敬大千,共赴画宴。本期《现代艺术》邀您一同走进芭蕉井展览馆,带您感悟大千文化之气象,体验大千精神之遗风!  聚焦大千文化 犹记往日风采  张大千先生于1899
编者按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时间沉淀下来的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与文化。作为巴蜀文化的代表之一,川剧是中国西南地区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郭沫若曾咏诗赞之:“万物逢春脱旧蹊,百花齐放出新枝,蜀讴论舞古来好,川剧高腔会出奇。”  2021年5月21日晚,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江苏南京颁奖。来自四川省川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张燕,凭借经典川剧《死水微澜》成功“摘梅”。张燕“逐梅”八年,将半生的时光奉献
主管、主办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  龚学敏  GONG XUEMIN  《星星》诗刊主编。四川省作协副主席。1995年春天,沿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从江西瑞金到陕西延安进行实地考察并创作长诗《长征》。已出版诗集《九寨蓝》《紫禁城》《纸葵》《四川在上》等,以及李商隐诗歌译注《像李商隐一样写诗》。  寄语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刊的诗歌刊物,《星星》诗刊于1957年1月1日向社会公开发行,曾两次荣获由中宣部
如果我有尾巴  我就可以使勁地摇  表达对你的喜爱之情  这是多么简单的事情  手机仪式  5.5英寸的大头手机  一副适光眼镜  手指像舞蹈般随意游走  一个人,就这样联通了整个世界  星 星  如果距离无法阻挡感情  那就让我多爱一点  让你在茫茫人海中  找到我  遥望你的双眼  或者让我等久一点  等到你老了  化成一场大雪  落在我身上
文|姚叶红  岁月不居,廿载弹指即逝;艺术如酒,杂志历久弥香。喜闻《现代艺术》迎来创刊20周年,欣然来贺!高兴之余,二十年来,我与《现代艺术》相交点滴不觉一一浮现于眼前。  迎着千禧年新世纪的朝阳,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与节拍,《现代艺术》应运而生,服务于当代艺术。正如创刊号上的发刊词中所说:“当代艺术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艺术家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在做什么?我们没有权力对当代艺术品头论足,评论与喜爱的权力
在儿子眼中,他是神秘、探索的黑色,是中国山水畫的颜色。在父亲眼中,他是自然、阳光的绿色,是西方绘画色彩的调性。父精于诗书画印、笔墨诗情。   子乐于色彩透视、肌理趣味。   西方绘画注重科学的技巧方式表达自然与思想,而东方艺术则更重视抒发人之本心,申舒性灵。   艺同而形式不同,道同而意境各抒。   东西方艺术在他们手中交融,家学文脉在他们身上传承。   不以艺求生,唯以艺悦己;勤思勇谋,无愧我心
中国绘画史上,曾有“行”“利”之分。所谓“行家”一般指那些以画为职业,以画画为谋生手段的画者,而所谓“利家”则是指那些著书立说或官差公务之余,借以笔墨抒发胸臆,表现性情的“业余”画者。而恰恰就是这“行”“利”之分,成为文人品评画格高低之别的一道界线。“利家”自然被推崇,而“行家”则遭受贬斥。时过境迁,当今的画坛在物欲横流的世风浸染下,早已是“行”利”难分,以世俗好恶以及市场价码为艺术尺度已成为书画
春天来了,春姑娘唤醒了大地上沉睡的植物,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茶花。  远远望去,这盆高大的茶花就像一个大花篮,里面装着一束束美丽的茶花。走近仔细一看,树枝是灰色的,树叶已经从树枝上长出来了,有些是嫩绿嫩绿的,软软的;有些是硬硬的,边上带着一些小刺,像一个个小卫士,保护着茶花;树叶一簇一簇的,像一块块碧绿的翡翠。  粉红的茶花从茂密的树叶之间挤出来,有的才开出几片花瓣儿,像还没睡醒的小宝宝;有的全展开
一个是自小便在影视行业里摸爬滚打的“小艺人”,一个是高考的时候陪着同学去参加艺考歪打正着考上了播音主持专业的“外行人”,二人殊途同归地开启了自己的广播电视艺术之路,也开启了命定的缘分。  大学期间袁媛就对韦庠有所耳闻,因其风趣幽默的授課方式在学生中广为流传。工作后,袁媛任职央视,有一年受邀担任成都市中小学生艺术人才大赛语言组的评委,出差回川的她有了和韦庠的第一次正式见面。在那个陌生的场合,韦庠用他
主管单位: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戏剧家协会  陈波  CHEN BO  《优雅GRACE》主编。在《优雅GRACE》工作有二十年了,从不同的岗位到如今的主编,伴随着杂志一起经历了许多,从个体的自我完善方面,确实获益良多。因而面对《优雅GRACE》杂志,职责与情感并重。  寄语  2002年,此本刊物从《舞台与人生》正式更名为《优雅GRACE》杂志,这是一个重要且闪亮的年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