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生作为未来法制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如何加强中学法制教育打牢基础性工程是我们必须探讨的课题。本文作者作为一名高中生,从自身的实践和认识出发,详细分析了目前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有利于中学生在构建法制社会体系中发挥应用的作用。
关键词 中学教育 法制教育 法治社会
作者简介:乔松,青岛一中2014级2班,高中在读,研究方向:法律。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1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学生自然是未来法制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自然在构建法制社会这个大工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去探讨加强中学法制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更有利于促进法制社会的构建这一重要课题。
一、充分认识中学法制教育对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由于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中学法制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项系统工程中所起着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对于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起着超前引导作用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由于中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于法律的认识还不全面,在法律事件中,从法律保护的对象来看,往往是弱势群体;但从引起违法事件的主体来看,年轻人气盛,容易成为违法行为的参与对象,因为他们对法律知识懂的少,又属于易冲动的群体之一,违法犯罪后果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我们必胜抓住中学生成长这个关键时期,全力搞好法制教育既对中学生的自身健康成长有利,又对培养懂法守法的未来公民有一定的超前作用。
(二)对于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共同营造构建法制社会浓厚氛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法制社会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构建法治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就目前的中学生的现状来讲,由于课业负担重,大多时间是为了高考而努力,而对于与高考关系不大的法制教育关心不多,只是学校搞法制教育或者搞法制宣传活动时才参与一下,没有真正地投入过多的精力去完成法制教育应该完成的目标任务。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自然法制教育想取得一个好的效果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必须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尤其是调动家庭、社会、政府等多个层次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于法治建设工作自身的进步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为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群体,具有很多与我们传统观念不相一致的地方。他们创新思维强,行为难以束缚,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难以与我们法制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相吻合,如果我们法制教育工作者一直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和当前的中学生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所以也促使着我们的法制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与孩子们的思想接轨,与新时代的法制法制相适应,进一步提高自身法制工作水平。
二、目前对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通过接受法制教育过程中的一些亲身经历,对于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法治教育理念上还相当落后
从中学教育大纲上的规定来看,作为法制教育的位置定位还是符合法制社会实际的需求的,从而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搞好中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对目前各个中学来讲,表面来看,教学课程上有法制教育课,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把中学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根本没有切实落实大纲对法制教育的相关要求。
(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不够科学
法制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问,尤其对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讲,纯理论性的东西,中学生很难以吸收,法律条文往往又十分枯燥,往往就是把教育搞成了形式上的东西,起不到应用的法制教育效果。在学校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法制教育年年搞,违法现象仍不少,有时还越来越严重,这与我们的教学方法不科学,学生没有受到根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三)在师资力量方面还不够强大
从目前很多中学的法制课程的授课考试的水平来讲,大多都是兼职法制老师,主要是是由教授思想品德政治课的教师兼任,这自然也就降低了法制教育课应有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法制课的老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制知识,接受过相应的法制培训,同时又对法制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才能真正地上好法制教育课,但就目前来讲,很多中学很难实现这一点。
(四)从社会支持力度方面还不够大
中学法制教育应该是集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与一体的教育方式。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当然在这几方面的力量中,应该说,学校毫无疑问的是作为第一主体,家庭教育作为法制中学教育的重要补充,社会、政府是法制教育的重要保障力量。但是这几方的力量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学校主要是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把孩子的高考成绩升上去,如何提高升学率上;家长重视程度自然也不高,仅把自己的孩子只要不出事、不违法就行,教育不教育的也不会提过多的要求;社会尽管很关注中学法制教育,但仅是呼吁的多,具体方案少,一阵风的关注多,持续性的关注少;对于政府来讲,加大法制教育的投入也不足,教育设备落后,教育基地缺乏,教育人才缺失,都没有尽到政府的责任。但是一旦中学生出现了严重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才来找各方的责任,为时已晚矣。
三、 如何加强中学法制教育促进法治社会构建的对策建议
目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们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勇于担当,要学好法律知识,用好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从刚才我们分析的目前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来看,我认为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从思想上,要加强重视,切实把中学法制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以执政党最高政治文件和最高政治决策的形式,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作出权威规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于我们的中学法制教育来说,必须要融入到全社会法制教育体系之中去。
(二)要在提高法制教育成效上多下功夫
法制教育的真正目的还是最后落实到培养新的一代遵守法制的青年人身上,如果光重视形式上完成了法制教育还是不行的。尤其是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在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实效性上多下功夫。比如,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的优势,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编写相应的法律课程教材,在教材编写上,可考虑以法治连环画、动漫视频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在内容上应注意案例教学,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法律知识。?科学组织法制教育的备课讲解,采取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中学生愿意听、愿意记、愿意接受。从教育目标上要高标准,从真正从树立培养未来的法制公民、构建法制社会的目标来定位。在教师队伍的培养来讲,教育部门要加大培养力度,在培养法制教育的专业人才上多下功夫,也可以通过聘请法制部门的专家教授、法院检察院的法律专业人士来弥补学校自己培养的不足。
(三)聚合全社会力量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也看到,法制教育不只是学校在单打独斗,要聚合全社会的力量,不论是学校、政府、社会,还是我们学生每一个人,无论是参与者还是受教育者,每个人都要发挥出应用的作用,为共建法制社会作出应用的努力。对于学校来说,要切实发挥中学学校主渠道作用,政府要加强引领作用,把中学法制教育纳入到全民法制教育范畴,搞好顶层设计,同时还要加大投入,在教学设施、教育基地、人才培养上多下功夫。作为家庭要发挥好后方保障作用。自身在改变法制教育的地位认识基础上,与学校一起共同为教育好新一代法制公民做出应有的努力。
四、结语
综上,本文从充分认识中学法制教育对法治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入手,对目前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提高中学法制教育水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文玺.加强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2]秦晓峰.中学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11).
[3]吴又存,等.鲁人版与陕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法制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7).
[4]郭献文.法治精神视野下的中学法律校本课程.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0(6).
[5]贾林祥.青少年犯罪成因探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6]费丽君.浅谈如何加强中学法制教育.新闻世界.2011(10).
关键词 中学教育 法制教育 法治社会
作者简介:乔松,青岛一中2014级2班,高中在读,研究方向:法律。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1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学生自然是未来法制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自然在构建法制社会这个大工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去探讨加强中学法制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更有利于促进法制社会的构建这一重要课题。
一、充分认识中学法制教育对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由于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中学法制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项系统工程中所起着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对于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起着超前引导作用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由于中学生还属于未成年人,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于法律的认识还不全面,在法律事件中,从法律保护的对象来看,往往是弱势群体;但从引起违法事件的主体来看,年轻人气盛,容易成为违法行为的参与对象,因为他们对法律知识懂的少,又属于易冲动的群体之一,违法犯罪后果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我们必胜抓住中学生成长这个关键时期,全力搞好法制教育既对中学生的自身健康成长有利,又对培养懂法守法的未来公民有一定的超前作用。
(二)对于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共同营造构建法制社会浓厚氛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法制社会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必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构建法治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就目前的中学生的现状来讲,由于课业负担重,大多时间是为了高考而努力,而对于与高考关系不大的法制教育关心不多,只是学校搞法制教育或者搞法制宣传活动时才参与一下,没有真正地投入过多的精力去完成法制教育应该完成的目标任务。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自然法制教育想取得一个好的效果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必须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尤其是调动家庭、社会、政府等多个层次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于法治建设工作自身的进步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为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群体,具有很多与我们传统观念不相一致的地方。他们创新思维强,行为难以束缚,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难以与我们法制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相吻合,如果我们法制教育工作者一直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和当前的中学生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所以也促使着我们的法制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与孩子们的思想接轨,与新时代的法制法制相适应,进一步提高自身法制工作水平。
二、目前对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通过接受法制教育过程中的一些亲身经历,对于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法治教育理念上还相当落后
从中学教育大纲上的规定来看,作为法制教育的位置定位还是符合法制社会实际的需求的,从而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搞好中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对目前各个中学来讲,表面来看,教学课程上有法制教育课,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把中学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根本没有切实落实大纲对法制教育的相关要求。
(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不够科学
法制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问,尤其对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讲,纯理论性的东西,中学生很难以吸收,法律条文往往又十分枯燥,往往就是把教育搞成了形式上的东西,起不到应用的法制教育效果。在学校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法制教育年年搞,违法现象仍不少,有时还越来越严重,这与我们的教学方法不科学,学生没有受到根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三)在师资力量方面还不够强大
从目前很多中学的法制课程的授课考试的水平来讲,大多都是兼职法制老师,主要是是由教授思想品德政治课的教师兼任,这自然也就降低了法制教育课应有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法制课的老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制知识,接受过相应的法制培训,同时又对法制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才能真正地上好法制教育课,但就目前来讲,很多中学很难实现这一点。
(四)从社会支持力度方面还不够大
中学法制教育应该是集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与一体的教育方式。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当然在这几方面的力量中,应该说,学校毫无疑问的是作为第一主体,家庭教育作为法制中学教育的重要补充,社会、政府是法制教育的重要保障力量。但是这几方的力量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学校主要是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把孩子的高考成绩升上去,如何提高升学率上;家长重视程度自然也不高,仅把自己的孩子只要不出事、不违法就行,教育不教育的也不会提过多的要求;社会尽管很关注中学法制教育,但仅是呼吁的多,具体方案少,一阵风的关注多,持续性的关注少;对于政府来讲,加大法制教育的投入也不足,教育设备落后,教育基地缺乏,教育人才缺失,都没有尽到政府的责任。但是一旦中学生出现了严重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才来找各方的责任,为时已晚矣。
三、 如何加强中学法制教育促进法治社会构建的对策建议
目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们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勇于担当,要学好法律知识,用好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从刚才我们分析的目前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来看,我认为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从思想上,要加强重视,切实把中学法制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以执政党最高政治文件和最高政治决策的形式,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作出权威规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于我们的中学法制教育来说,必须要融入到全社会法制教育体系之中去。
(二)要在提高法制教育成效上多下功夫
法制教育的真正目的还是最后落实到培养新的一代遵守法制的青年人身上,如果光重视形式上完成了法制教育还是不行的。尤其是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在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实效性上多下功夫。比如,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的优势,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编写相应的法律课程教材,在教材编写上,可考虑以法治连环画、动漫视频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在内容上应注意案例教学,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法律知识。?科学组织法制教育的备课讲解,采取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中学生愿意听、愿意记、愿意接受。从教育目标上要高标准,从真正从树立培养未来的法制公民、构建法制社会的目标来定位。在教师队伍的培养来讲,教育部门要加大培养力度,在培养法制教育的专业人才上多下功夫,也可以通过聘请法制部门的专家教授、法院检察院的法律专业人士来弥补学校自己培养的不足。
(三)聚合全社会力量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也看到,法制教育不只是学校在单打独斗,要聚合全社会的力量,不论是学校、政府、社会,还是我们学生每一个人,无论是参与者还是受教育者,每个人都要发挥出应用的作用,为共建法制社会作出应用的努力。对于学校来说,要切实发挥中学学校主渠道作用,政府要加强引领作用,把中学法制教育纳入到全民法制教育范畴,搞好顶层设计,同时还要加大投入,在教学设施、教育基地、人才培养上多下功夫。作为家庭要发挥好后方保障作用。自身在改变法制教育的地位认识基础上,与学校一起共同为教育好新一代法制公民做出应有的努力。
四、结语
综上,本文从充分认识中学法制教育对法治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入手,对目前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提高中学法制教育水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文玺.加强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2]秦晓峰.中学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11).
[3]吴又存,等.鲁人版与陕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法制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7).
[4]郭献文.法治精神视野下的中学法律校本课程.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0(6).
[5]贾林祥.青少年犯罪成因探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6]费丽君.浅谈如何加强中学法制教育.新闻世界.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