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沈丘方言中的特殊句式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rfan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河南沈丘方言中,“叫”字句不仅可以用来表示使役义与被动义,同时还可以表处置义。只是,不同的句式对句子成分的要求各不相同。
  关键词:沈丘方言;“叫”字句;语法标记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2
  一、沈丘县的地理位置与方言
  沈丘县隶属河南省周口市,地处豫皖交界处,居淮河最大的支流颖水中游。沈丘东接界首,西邻项城,北部毗邻郸城,南部傍依临泉。
  据第二版《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沈丘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但因比邻项城市,所以,沈丘方言又与漯项片极为相近。
  二、沈丘方言中的“叫”字句
  近代汉语中出现的特殊语法标记“叫”,在普通话中基本上已经被取代了。但是,在沈丘方言中,它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还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
  (一)“叫”字使役句
  在沈丘方言中,“叫”字做使役标记时,用于兼语句,其结构可用“主语(NP1) 叫 兼语(NP2) 谓语(VP)”来表示。对于出现在兼语结构中的各个成分,“叫”字使役句有一定的要求。
  1.主语(NP1)
  “叫”字做使役标记时,表示的是某人支使、命令、致使某人做某事。因此,主语多为施事,而且必须是能发出指令的人。如:
  (1)你叫恁爸做饭去。
  (2)我叫你关了电视,听见没!
  例(1)中的主语“你”,只是一般的支使某人做某事,而例(2)的主语“我”,则以强硬的态度命令“你”马上执行“关电视”的命令。
  有时候,“叫”字使役句的主语也可以是短语或句子,它们是导致后面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如:
  (3)你不跟恁家里好好过日子,凈叫人家看你笑话。
  2.兼语(NP2)
  在“叫”字使役句中,施事主语发出的命令,必须由生命度较高的人完成。因此,兼语也是指人名词或代词。如:
  (4)恁妈叫你跟她一块上地干活儿哩。
  但跟主语不同的是,在某种条件下,兼语也可以是物。如:
  (5)听了你哩话,咋叫我心里恁难受哩。
  例(5)的兼语是“我心里”,“心”是无生物,不能发出主观感受,它只是主观感受者身体的一部分。所以,这里虽然是“心”做兼语,但它的前面却带有一个能发出主观感受的“我”。因此,在沈丘方言中,当“叫”字使役句中的兼语是无生物时,它的前面要有一个指人名词或代词,与之构成领属关系。
  3.谓语(VP)
  在“叫”字使役句中,谓语后面一般要带有宾语或补语。如:
  (6)她叫我给你带回来一本《红楼梦》。
  (7)你不好好活,就是叫我难受哩。
  例(6)的谓语由动词充当,其后带有宾语“《红楼梦》”。例(7)的谓语由形容词“难受”充当,其后带有语气助词“哩”。
  少数情况下,谓语后面的成分可以承前省略。甚至,在口语交际中,为了简洁方面,“叫”字使役句的谓语也可以一并省略。如:
  (8)他说这碗饺子凉了,非不叫我吃。
  (9)俺弟才从外边儿跑步回来,要脱了褂子,俺妈非不叫。
  例(8)的谓语动词“吃”后省略了宾语“这碗饺子”,而例(9)则直接把动宾短语“脱褂子”全部省去。
  (二)“叫”字被动句
  沈丘方言中,人们在表达被动义时,使用的也是“叫”字句,其结构同样可以用“主语(NP1) 叫 兼语(NP2) 谓语(VP)”表示。只是,“叫”字被动句,对句中各成分的要求,与使役句有很大不同。
  1.主语(NP1)
  “叫”字被动句前的主语是受事,不是施事,这是它与被动句的不同之处。既然主语是受事,那么,它对生命度的高低就没有要求了。如:
  (10)空调上哩遥控器叫小妹儿摆弄坏啦。
  (11)俺家哩小狗儿叫偷狗哩偷走唻。
  (12)我夜儿个叫俺同学拉走逛街去啦。
  上面三个句子的受事主语分别是,无生命的“遥控器”、有生物“小狗儿”、生命度较高的人“我”。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受事主语往往可以省略。如:
  (13)今年哩庄稼原先长哩可好,结果都叫七月里一场恶风暴雨弄歪唻。
  2.兼语(NP2)
  “叫”字被动句中的兼语不能被省略,也就是说,谓语前必须出现一个发出这一动作行为的施事或凭借工具。
  当“叫”字后面的兼语是有生名词时,它充当的是施事。当兼语是无生名词时,它既可以是发出后面动作行为的施事,也可以是凭借的工具等。如:
  (14)夜兒个剩下哩蛋糕没了,不知道叫谁吃了。
  (15)外边儿绳上哩衣裳都叫大风刮跑啦!
  (16)我哩手叫刀割个口子。
  前面两例的兼语分别是,指人代词“谁”和无生名词“大风”,它们都是施事。例(16)的兼语“刀”,不是发出“割”这一动作的施事,而是凭借的工具,因为它是不能主动割伤人的。
  3.谓语(VP)
  跟“叫”字使役义句不同,被动句中的谓语多是及物性动词,而且后面必须带有宾语或者补语。如:
  (17)俺家哩腊梅花儿树叫人家刨走一棵。
  (18)菜地哩菜叫人家偷唻。
  例(17)的谓语动词“刨”后带有宾语“一棵”,而例(18)的“唻”字,则相当于普通话的时态助词“了”。
  很多时候,“叫”字被动句中的谓语是连动结构,表示一套连贯的动作。如:
  (19)碗里剩菜叫她端起来倒狗盆儿里喂狗唻。
  例(19)的谓语是由“端起来”“倒”“喂”三个动词组成,这虽然有悖于口语的简洁性原则,却使句意的表达更加丰富、准确、生动。   (三)“叫”字处置句
  沈丘方言的处置句,也用“叫”字做语法标记,其结构可用“主语(NP1) 叫 宾语(NP2) 谓语(VP)”来表示。
  1.主语(NP1)
  处置句表示的是对某一事物的处置,而能做出这种处置的往往是人。因此,“叫”字处置句的主语,一般来说是有生命的人或物,它们是发出后面动作行为的施事。有时候,主语也可以是无生物,但它们不是施事。如:
  (20)她叫我哩笔弄找不着啦。
  (21)那个小花狗儿叫我哩鞋衔走一只。
  (22)针叫我哩手扎一下子
  例(21)的主語是“小花狗儿”,它是发出“衔走”这一动作的施事。例(22)中的主语是无生物“针”,但在这里充当的角色是工具。
  2.宾语(NP2)
  处置句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用处置标记将宾语提前,从而表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一种处置。所以,为了突出这种目的性和处置,“叫”字处置句中的宾语必须出现。而且,因为宾语位置是被处置的对象,所以对生命度的高低没有限制。如:
  (23)俺侄儿睡着啦,你说话小点声,别叫他乱醒了。
  (24)你下楼哩时候,别叫地上哩小鸟儿踩死了。
  以上三例,无论是否有上下文的铺垫,“叫”字后面都带有宾语。其中,例(23)的宾语“俺侄儿”已在前文出现,但是因为不能省略,所以用第三人称代词“他”来复指。
  3.谓语(VP)
  “叫”字处置句的谓语后必须带有其他句法成分。首先,当谓语是对受事的某种动作性处置时,其后可以带多种类型的补语。如:
  (25)你叫垃圾扔外面去。
  (26)你快叫小孩打傻啦!
  例(25),谓语动词后面带有处所补语“外面”和趋向补语“去”,而例(26)的谓语动词“打”后则加有程度补语“傻”和语气助词“啦”。
  其次,当谓语不是典型的动作,而是受事者受到某种影响后,发生的变化或产生的结果时,谓语后面多带有状态或结果补语。如:
  (27)太阳叫我哩小白鞋儿晒黄唻。
  (28)空调屋里冷气叫我冻感冒啦。
  (四)表示多种语法意义的“叫”字句
  在上文中,我们说过,为了口语交际的简洁性,“叫”字句中的很多成分可以被省略。但有时候,为了表义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我们需要把句子复杂化。在沈丘方言中,一句话中常常会出现两个及以上的“叫”字。
  一种情况是,这两个或多个“叫”字表达的语法意义各不相同。如:
  (29)今儿出太阳了,你叫使恁弟帮你叫处被子晒上。
  (30)你别叫处衣裳挂外面,夜里叫被雨淋湿了。
  (31)你叫使恁弟叫处地上哩鞋带子拾起来,别一会儿叫被狗儿拉走了。
  如上所示,同一例句中的“叫”字,表达的语法意义都是不同的。其中,例(34)的三个“叫”字,分别代表了它在沈丘方言中的三种语法意义。
  另一种情况是,同时出现的两个或多个“叫”字,表示的语法意义相同。如:
  (32)我叫使你来是吃饭哩,不是叫使你玩游戏哩。
  (33)你哩钱不是叫被恁孩子老婆儿花啦,是叫被你自己败光啦!
  三、小结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叫”字在沈丘方言中是很活跃的,它的使用频率极高,使用范围广,用法也较为灵活。可以说,沈丘方言中的特殊语法标记“叫”字,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词。
  参考文献:
  [1]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张俊雅.河南固始方言中的“叫”[J].语文教学通讯,2016(9).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2018年度许昌学院校内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YB038。  摘 要: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侦探小说主要以叙事和情节曲折离奇为盛。因此,悬念的设置至关重要。纵观西方著名侦探小说家的作品,乔治·西默农的《自杀》和莫狄阿诺的《暗店街》情节引人入胜,其中悬念设置的不同更加引人注目。通过不同悬念的层层铺垫,两部小说“迷失自我”与“寻找自我”的主题得以更好地彰显。本文将从四个方面
摘 要:《汤姆·琼斯》是亨利·菲尔丁在十八世纪四十年代末所创作的其写作生涯中的第三部小说,这部作品同时也是其最为成熟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小说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对主人公汤姆·琼斯从被抛弃被收养到再次被驱逐直至被认回以及收获美好的爱情进行了描述,而无论是小说的情节还是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与批评观都非常引人深思。文章将从《汤姆·琼斯》的创作背景出发,结合小说的基本内容对其中的
摘 要:电影作为一种产业、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当代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类似《饥饿游戏》、《星际穿越》、《分歧者》等电影关于“未来世界”的描述,越来越趋向于一种极端化,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幻灭”、“集权主义”、“压抑人性”等方面,给予人们警示。本文尝试将电影中表现的乌托邦思想和电影中的乌托邦式“未來世界”,以及西方“乌托邦”社会的五大缺陷等线索来分析其利弊以展现电影内涵和现实
摘 要: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旁的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成都市的居所。经过历朝历代的维修保护,现今的草堂,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在杜甫草堂的博物馆体系中,诗意是其最重要的文化因素。成都杜甫草堂立足于杜甫及其诗歌文化,打造成为了诗歌文化中心,吸引来不少仰慕怀念杜甫、瞻仰诗歌文化的游客。草堂园林会给人一种普遍的印象:这是一个诗意的空间。空间本来就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成都杜甫草堂运用文本展示、诗意
摘 要:豫剧目前作为河南最著名的文化品牌,其语言文化也是以河南方言为载体表现出来的,一个是地方方言,一个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二者却紧密相连,豫剧以河南方言为载体而发展,河南方言以豫剧为表现形式广泛流传。一直以来都有对河南方言的研究,也有对河南豫剧的研究,但很少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因为以豫剧为切入点研究河南方言,虽然特别但也有局限性。豫剧与河南方言都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如此,彼此之间联系紧密,
摘 要:美国著名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讲述了一位黑人青年在以白人主导的社会里饱受种族歧视,不断寻找自我身份的艰辛历程。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深刻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黑人群体在白人主导的社会里心灵上的创伤和满腔悲愤刻画得真切感人,极富感染力。本文从拉康三界理论的视角来解读《看不见的人》中的主人公从想象界到象征界,最终到实在界的主体性建构过程及心理嬗变。  关键词:拉尔夫·
摘 要:废名的小说《桥》以乡村生活作为背景,以小林与琴子、细竹三个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穿梭全文,小说通过对众多意象的描写来象征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体悟。尤其在桥与塔两个意象的象征意蕴及二者的关联中,更是蕴含了人物独特的生命意识。小说对意象描绘的独特之处在于将意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独白联系起来,使得诸如桥与塔等一些看似不相关的意象,在同时放到人物身上时,都暗示出一种人物对人生的感悟、对个体存在的思索。
记得8月23日那天下午,我们85人苏州支教团抵达喀什机场,分别乘四辆车前往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在这条路上,在我二十几岁的人生里,第一次看到了广袤无垠的戈壁滩。它是那样的冷峻,让我充满敬畏。如果把苏州的山比作翡翠,那阿图什的山就是黄金。放眼望去,山体覆盖的都是黄色的砂土,几乎看不到任何植被,属于典型的风蚀性“雅丹”地貌。出于生物老师的敏感,随即就开始思考,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哪些生物呢?它们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现代性视域下的英国戏剧研究》(编号:17YJA752010)阶段性成果。  摘 要:《寻找格林先生》是索尔·贝娄的著名短篇,故事情节以芝加哥为背景来展开描述。该篇小说短小精悍,其中的典型场景充分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芝加哥的城市和城市人物特征,本文从城市的角度入手,分析《寻找格林先生》中的芝加哥城市形象与城市中的边缘群体特点,为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2  作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流派,现实主义一般讲究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绘,在写作方式上更加强调站在旁观者角度通过精确细腻的语言对生活本来模样进行描绘。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是描绘的真实性和人物的典型性,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发展历程中,现实主义始终是非常重要的流派,而且伴随着各国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