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踝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内固定顺序和方法。方法:研究2003~2009年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结果:48例均得到随访,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根据梁军等改良Baird-Jackson的主客观及X线评价标准,包括疼痛、踝关节的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踝关节活动范围、X线测量距骨移位、距骨倾斜程度、关节间隙的变化进行综合评分,本组优26例,良15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5.4%。结论: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并稳定踝关节的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手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146
  
  資料和方法
  
  2003~2009年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平均45岁。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46例。急诊手术30例,余均在6天后手术。
  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下上气囊止血带,内外踝均采用标准内外侧切口,将内踝切口延长,同时显露内外踝及后踝。固定顺序是后踝、内踝、外踝及下胫腓联合。将后踝骨折块游离、复位,如骨折块大,可用松质骨螺钉自前向后拧入;骨折块较小可自后向前拧入。复位内踝,用空心钉固定。复位外踝,可用重建钢板或1/3管形钢板固定腓骨骨折。用1~2枚皮质骨螺钉,经钢板贯穿三层皮质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踝关节用石膏托固定4~6周,撤石膏行背伸、跖屈练习。术后3个月在扶拐保护下逐渐负重。
  
  结 果
  
  本组48例均获随访,时间0.5~2.5年,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踝关节功能评价参考梁军等改良Baird-Jackson的主客观及X线评价标准,包括疼痛、踝关节的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踝关节活动范围、X线测量距骨移位、距骨倾斜程度、关节间隙的变化进行综合评分(总分100分),活动时无疼痛至疼痛不能忍受记20~0分,余8项分别记10~0分。其中踝关节的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踝关节活动范围自正常至明显受限或异常分别记10~0分,X线测量距骨移位0~2mm记10~0分,距骨倾斜0°~10°记10~0分,关节间隙变化0~2mm记10~0分。总分96~100分为优,91~95分良,81~90分为可,80分以下为差。本组优26例,良15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5.4%。
  
  讨 论
  
  后踝骨折块的处理:后踝骨折通常通过踝关节侧位片来评价的,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不是很强,结果往往比实际情况要偏大。CT检查对于判断后踝骨折块的大小很有帮助。当后踝骨折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以上并且移位>2mm时需切开复位内固定,以稳定踝关节及减少关节面不规则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危险性。骨折块较大时可选择自前向后固定,骨折块较小时可使用螺钉自后向前固定,力争2枚螺钉固定,可控制旋转增加稳定性。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处理:对于内外踝均能解剖复位并牢固固定者,认为无需进行下胫腓联合的固定。如果有三角韧带损伤或内踝不能牢固固定,认为需根据腓骨骨折的水平决定是否需要固定下胫腓联合:如腓骨骨折在踝关节水平间隙上方3~4.5cm以内,则不需要固定下胫腓联合,否则需要固定下胫腓联合。胫距关节间隙上方2cm,平行胫距关节面且向前倾斜25°~30°是最佳进螺钉位置。螺钉穿透三层皮质,使螺钉顶端位于胫骨髓腔内,允许在踝关节屈伸过程中适应下胫腓联合的正常宽度变化的活动。下胫腓固定螺钉于下地负重前取出,以防止负重后螺钉折断。
  
  参考文献
  1 梁军,于建军,郑得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华骨科杂志,2002,22(10):604.
其他文献
风潮迭起的企业并购实践呼唤企业并购立法。并购行为复杂、繁琐,且涉及多元的利益主体,为使并购规范、有序地进行,必须贯彻体系化的立法思想,建立我国企业并购的法律体系。本文首
PEKS仅适用于特定环境下的关键词密文与特定单个用户之间的一对一通信,存在不能被多方查询的局限性,为此,结合无证书公钥密码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属性的可认证搜索加密方案。该
摘 要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根据月经的不同阶段用西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局部热敷等进行周期性综合治疗。结果:经治疗~6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 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科收集慢性盆腔炎患者
捷联惯导系统的精度是导航的关键。传统的捷联惯导算法受惯性传感器更新速率限制,其精度和实时性在高动态下受到极大影响。在研究传统捷联惯导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捷联
为解决嵌入式软件测试自动化程度低下的现状,对现有的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构造一个半虚拟化仿真环境,以测试用例复杂度作为调度策略
针对MDA在建模、模型间转换以及最终代码的生成的过程中,系统的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混合在一起,同一类型的功能分散,系统不具备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的特性的问题,提出将
为提高车道检测与重建检测效率,提出基于混合贝塞尔曲线的检测算法,采用基于小区域的扩展搜索方法确定边界区间。扩展搜索通过连续、非连续以及弯曲搜索检测初始位置的边界区间,混合贝塞尔曲线模型用双贝塞尔曲线重建车道曲率变化较大的外边界。该算法包括初始区间的确定、扩展搜索、二值化处理和不同的场景下的车道线拟合,提高了车道重建质量和搜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应对阴影干扰和光照变化具有鲁棒性,平均每帧处理时
为有效提高搜索引擎中网页排序的效率,针对当今PageRank算法优化方案的加速效果仍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网络规模所带来的数据处理需求现状,提出一种二级加速优化方法。对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