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作《在亚当之前》看英译汉中增词和转换的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1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
  一篇好的译作不仅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还需要译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克服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合乎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廖美珍教授在翻译的杰克·伦敦的《在亚当之前》中,综合运用了增词、转换、切分、释义、减词、加注、归化、合并等多种技巧,使译文再现了原文的风格。笔者就《在亚当之前》的翻译探讨英译汉中增词和转换的技巧。
  2.译作的翻译技巧
  2.1增词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常要在译文的词量上作适当的增加,满足语法上、意义上或修辞上的需要,从而使译文既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又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2.1.1为了语法上的需要
  (1)He was in full vigor and only sudden and violent death could have taken him off.他当时正处生命的盛年。除非暴死,横死,否则他的生命是不会消失的。
  (2)Oh,believe me,we were amazingly simple.真的,我们那时头脑简单得令人惊讶。
  英语动词有时和体的变化,汉语动词没有对等的表现形式。译者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在翻译上面的两个句子中,分别增加了表示时态的词“当时”和“那时”,译文准确地告诉了读者这些事发生在过去。
  2.1.2为了意义上的需要
  (1)Of this fact I became aware very early,and felt poignantly the lack of my own kind.这一点我很早就意识到了,并痛切地感受到没有同类出现的不幸。
  (2)His mind was too inconsequential to permit him to possess purpose.他的大脑毫无逻辑。因此,行动毫无目的。
  (3)The night-lamp was burning calmly.为我点着的夜灯发出无声无息的亮光。
  英译汉时有必要增加合适的名词、形容词或连词使译文的意思准确无误。译者在翻译上面的第一个句子时,通过增补“不幸”这一名词,把我当时孤苦伶仃的处境描写得淋漓尽致,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完整,读者容易理解。至于第二个句子,译者增补了连词“因此”,使得上下文比较连贯,意思很明确。在第三个句子中,译者增译了形容词修饰语“为我点着的”,这样意思就很明确,读者易于理解。
  2.1.3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增译拟声词是译作《在亚当之前》的一大特色,请看下面的例子:
  (1)The little noises died down in my throat,and I sat as one petrified.喉咙里的咿咿呀呀声消失了,我像呆了一般。
  (2)Still I sat as one petrified,my eyes unblinking as I stared at him,fear eating at my heart.我呆若木鸡地坐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心里吓得扑通直跳。
  (3)She chattered and screamed,and scolded down at the bristling,tooth-gnashing circle that had gathered beneath.口中叽里呱啦地叫个不停。她又是叫,又是朝聚集在树底下那群围成一圈的竖毛咬牙的野猪斥骂。
  在以上三句的翻译中,译者分别增加了拟声词“咿咿呀呀”、“扑通”和“叽里呱啦”,使译文生动而形象。
  除此之外,译者还增译了比喻等修辞,如下面两个句子:
  (1)His conduct served only the more to infuriate the pigs.父亲的举止如火上加油,惹得野猪更加恼火。
  (2)They had come out proudly from their refuge,and we surrounded them in an admiring crowd.他们俩得意洋洋地从洞里出来,立即被我们像众星捧月般团团围起来。
  在翻译这两个句子时,译者分别增补了“火上加油”和“众星拱月”这两个比喻,译文显得生动活泼,读者更容易理解。
  2.2转换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因此英译汉时如果直译就难以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有必要转换视角,改变表达方式,使译文通顺流畅。译者在翻译时,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转换,如词类转换、句子成分转换、正面表达与反面表达转换、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转换、自然语序与倒装语序转换。
  2.2.1词类转换
  (1)It gave the explanation,gave sanity to the pranks of this atavistic brain of mine that,modern and normal,harked back to a past so remote as to be contemporaneous with the raw beginnings of mankind.它解释了我这个返祖的大脑的种种反常现象并证明这些现象都是健康的。否则,人们确实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现代人的健全大脑会常常出现遥远的人类处于蛮荒初始状态的情景。
  (2)The fall through leafy branches and the dizzy heights.从高得令人目眩的地方,从密密麻麻的树枝中摔下来。   (3)I followed with difficulty.我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
  在上面三个句子中,译者在翻译前两个句子时分别将名词“the explanation”和“the fall”转换成了动词“证明了”和“摔下来”,将第三个句子中的名词“difficulty”转换成了副词“好不容易”,这样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易于表达。
  2.2.2句子成分转换
  (1)It was in the period of his becoming that I must have lived and had my being.我经历和生存的时期一定是人类正在形成的时期。
  (2)He was most malicious in his persecution of me.他折磨我的手段十分狠毒。
  译者在翻译以上两个句子时,都将状语“in the period of”和“in his persecution of”转换成了主语,这样比较容易表达,意思很清楚。
  2.2.3正面表达与反面表达转换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别,英语中有些从正面表达的东西在汉语中却习惯从反面表达;有些从反面表达的东西在汉语中则习惯从正面表达。请看下面的例子:
  (1)And of this,one thing is sure:if once we wove withes into baskets,the next and inevitable step would have been the weaving of cloth.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旦我们用枝条编织成篮子,下一步就必然是织布。
  在这个句子中,译者没有将“inevitable”机械地译为“不可避免”,而是变否定为肯定。这样使译文更生动、更丰富,同时再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
  (2)He hated to forego the meal,and we were just so much meat,cornered but inaccessible.他不甘心放弃这一顿美餐,这么多食物已被逼上绝路,却眼睁睁得不到。
  译者在翻译这个句子时,没有将“hate”直接译为“厌恶”,而是变肯定为否定,将老剑齿虎那种气急败坏而又无可奈何的处境描写得淋漓尽致,译文显得生动而形象。
  2.2.4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转换
  英语中被动语态用得较多,而汉语中被动语态用得相对较少,因此英译汉时被动语态常常可以转换成主动语态。
  (1)But they quickly left me alone,being replaced by a dozen curious and teasing youngsters.但她们很快就走了。接着又上来十几个看新奇,好戏弄人的小孩。
  (2)He did not come out,yet,as before,he concluded at my elbow and was chased by me a third time into the cave.他没有出来,但像刚才一样,他又在我身边咯咯地笑起来。我又一次把他追进洞里。
  在上面的两个句子中,译者在翻译时都将被动语态“being replaced by”和“was chased by”转换成了主动语态,这样既使表达容易理解,又避免句型过于单调,还使译文简洁明了。
  2.2.5自然语序与倒装语序转换
  (1)Always he went into the cave,never did he come out of it,yet always did he arrive there at my elbow and mock me.每次他都进了洞,根本没从洞口出来,却又总是出现在我身边,戏弄我。
  (2)In my days only did I attain any measure of happiness.我只有在白天才能享受到一点快乐。
  为了加强语气,突出重点或平衡句子结构,英语中经常使用倒装语序,汉语中倒装语序则用得相对较少,因此英译汉时常常将倒装语序转换为自然语序。译者在翻译时,将上面的两个倒装语序转换成正常语序,这样比较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结语
  译者在翻译《在亚当之前》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增词和转换等多种翻译技巧,既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思想内容,又使译文优美生动,不愧是一篇佳译。其他翻译技巧将后续讨论。
  参考文献:
  [1]华先发,邵毅.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廖美珍译.在亚当之前[A].杰克·伦敦文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陆金燕.从等效因素看《在亚当之前》的翻译[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69-70.
  [4]叶俊.从译作《在亚当之前》看英译汉中否定含义的体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38-41.
其他文献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畜牧兽医学校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承担对畜牧兽医人员畜禽疾病诊断的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必须掌握畜禽临床诊断和畜禽治疗技术两方面的技能。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紧扣教学大纲,本着“以临床实用技术为本,以教会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如今,高职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兽
摘 要: 在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素质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要做到科学编排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培养语文能力,重视发展非智力因素,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积极开展课外语文活动,树立素质教育思想。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师资队伍建设 思维能力  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在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方面起奠基作用。教学改革涉及所有的科目
摘 要: 中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满足企业、市场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如何通过加强专业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值得探索。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及质量评估机制等方面对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职机电专业应以培养学生职业实践技能作为专业课程建设的重心,以职业素质为重点进行全面实践型教育。  关键词: 中职机电一体化 专业建设 职业技能  随着我国科技
摘 要: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成了语文教师面对的新课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改 教学经验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一次考验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的编排特点,领悟和掌握其内在规律与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成效。在使用新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教师应当深刻领悟教材编排方面的特点,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针对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的特点,引入现代教学手段拓展信息;针对教材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加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优化;针对阅读写作要求融合的特点,实施联动教学提高教学成效;针对教材编写空间延伸的特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即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那么,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1.教学策略  1.1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究教学策略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