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省中考说明文阅读题解析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qlhh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题特点
  2007年安徽省中考说明文阅读题有如下特点:
  首先,试题题型呈现多样化、探究性和开放性。既强调了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运用及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而且试题侧重以阅读理解为主,符合一定的阅读心理规律,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试题向考生明确了考查的角度,提示答题的思路,限定答题的方向,答案显得相对集中,便于客观批改评价,体现了选拔的公平性。
  第三,试题着重检测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筛选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基本文体知识的掌握情况。
  
  原题回放
  从织布机到计算机
  你知道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超乎你的想象。摆在写字台上的台式机,塞在口袋里的掌上电脑,挂在腰上的移动电话,乃至你家中的很多家用电器,都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19世纪早期,法国里昂的丝织工人们织出了图案绚丽的丝绸锦缎,然而他们使用的工具却是质量低劣、效率低下的老式手工提花机。这种机器需要有人站在上面,费力地一根一根地将丝线提起、放下,才能织出精细复杂的丝绸,就好像演员在操纵牵线木偶。
  这种烦琐的劳动随着1804年雅卡尔提花机的发明发生了改变。这种革命性的织布机利用预先打孔的卡片来控制织物的编织式样,速度比老式手工提花机快了25倍,就好比从自行车到汽车的飞跃。雅卡尔的打孔卡片不只为丝织业带来革命,也为人类从此打开了一扇信息控制的大门。
  1836年,雅卡尔去世。两年之后,计算机科学先驱、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比奇制造了一台木齿铁轮计算机,用来计算很多数学难题,并利用雅卡尔打孔卡片的原理为这台计算机编程。当时巴比奇的女友称这台木齿铁轮计算机就如同提花织布一样,在编织代数模型。虽然他没有使用语言编程(一个世纪以后才正式出现),但是巴比奇毕竟提出了为计算机编程的思想,这一理念启发了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家。后来,人们将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19世纪未,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尔瑞斯借鉴雅卡尔的打孔卡片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机器,供户口调查员处理数据。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美国的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人口普查变得越来越难以操作,要想对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至少要花上十年的时间。这部被霍尔瑞斯称为“制表机”的机器大大提高了人口数据处理的速度。制表机的原理与雅卡尔提花机很接近,它在卡片上打出一系列的小孔,代表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位公民,不同的孔包含不同的信息。只要运用得当,制表机每小时可以处理几万张卡片。
  20世纪40年代,IBM公司开始制造计算机,计算机的时代到来了。不过那时候的计算机没有放弃类似于雅卡尔提花机上的那种打孔卡片,还在利用它编程。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打孔卡片最终被电子媒介——磁带和光盘所取代。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可以说,计算机不过是台极其高级的织布机而已。这是多么令人惊奇的事情,我们现在视为尖端科技的计算机,竟与织布机血脉相连。当你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本质上你也是在以光速做着编织工作。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本文以________为顺序,介绍了雅卡尔发明的用________控制织物的提花机,巴比奇制造的木齿铁轮计算机,霍尔瑞斯发明的被称为________的机器,IBM公司制造的计算机。
  2.人们为什么把巴比奇称为计算机的鼻祖?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计算机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请举出两例,并加以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雅卡尔提花机的发明,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分条列出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答探因
  1、错例:填写“排比”“比喻”“前后”等。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不清楚说明顺序有哪些,反映出基础知识的薄弱。
  2、错例:巴比奇提出了为计算机编程的思想,启发了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家。回答不够全面,这是对本文主要信息的筛选能力不够而造成的。
  3、错例:19世纪早期的法国里昂是世界闻名的丝织之都。难度较大,答非所问,没有读懂题干,仓猝答题。
  4、错例①:“19世纪未,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尔瑞斯借鉴雅卡尔的打孔卡片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机器,供户口调查员处理数据。”或“20世纪40年代,IBM公司开始制造计算机”。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错例②:意在说明我们现在视为尖端科技的计算机,竟与织布机血脉相连。
  5、错例①:老式手工提花机质量差、效率低下。
  错例②:丝织业带来革命,为人类从此打开了一扇信息控制的大门。
  错例③:科技尖端的计算机可以做令人惊奇的事情。
  
  解题钥匙
  1、此题考查考生对本文主要信息的筛选能力。只要根据试题内容,锁定文中相应的答题区域,即可迅速选出所需答案。(参考答案:第一空填“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顺序”;第二空填“预先打孔的卡片”或“打孔卡片”;第三空填“制表机”。)
  2、回答此题,只要在原文中找到与题干相关的答题区域,即第五段,抓住本段第一句话就可轻松答题。(参考答案:①巴比奇制造了一台木齿铁轮计算机;②巴比奇毕竟提出了为计算机编程的思想,这一理念启发了20世纪的计算机科学家。)
  3、这是考查整体阅读的能力,要求答出计算机为什么是“1804年诞生的一台织布机的后代”的原因,需要考生对前后内容进行整合,现成的答案是没有的。第四段说巴比奇制造了一台木齿铁轮计算机“利用雅卡尔打孔卡片的原理”,第六段说到IBM公司开始制造计算机“没有放弃类似于雅卡尔提花机上的那种打孔卡片”,这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参考答案:因为从最早的木齿铁轮计算机到现代的IBM公司最早开始制造的计算机,都运用了雅卡尔提花机以打孔卡片控制信息的原理。)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是否能理解把握。这要求考生首先要在文中选出两句运用了作比较的句子,然后写出其作用。然而考生只举例不说明或举了例子而说明不准确的情况较多。(参考答案:①把雅卡尔提花机与手工提花机作比较,说明了前者编织速度快;②把制表机处理数据的速度与人工处理数据的速度作比较,说明前者处理数据的速度快;③把制表机和雅卡尔提花机作比较,说明两者的编程原理相通。)
  5、这是一道较开放的好题。失分情况主要表现在没有吃透文本。答题时应注意要紧扣科学发明的承前启后、意义影响等方面来答,不要信口开河,脱离题干信息。(参考答案:①科学技术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的。②革命性的发明创造会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③科学发明往往是与社会生活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④读书学习也需要借鉴吸收前人的知识和经验。)
  (责任编辑 潘阳凤)
其他文献
开放性试题是近年中考改革中强调的重要的主观性题型,主要测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组织、归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讨问题的创新能力。所谓开放题是指没有确定的标准答案、依赖于评分者经验判分的试题,是主观题的一种。考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的试题。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  现以中考题为例,来说明这类题的特点及解题时的注意点。  
期刊
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文言文句读断句作为古诗文的诵读能力之一,也是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题型涉及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言语感。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诵读停顿的基本规律。在诵读断句时分清哪些地方需要停顿,哪些地方不该停顿,从而正确地理解句意。  例1(2007年四川成都市)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自
期刊
一、积累运用(2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两个不正确,请找出并改正。(2公)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08的绝对值是( )  A.-2008B.2008C. D.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x2008+x2009=x4017B.(a+b)2=a2+b2  C.(-a)·(-a)2=-a3 D.a6÷a2=a3  3.据中新社报道: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将达到54
期刊
初中数学的一些性质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这些性质是行程最短的理论依据。它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倍受命题者的青睐,近年来在中考或数学竞赛中频频出现。现对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作如下探讨:    一、利用勾股定理,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  例1如图,这是一个供滑板爱好者使用的U型池,该U型池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半圆柱”而成
期刊
文题    请以“我在______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①先从“阅读”“倾听”“活动”“做实验”“帮助别人”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③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⑤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
期刊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2007年化学试题,在考查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过程与方法,再现真实的探究活动;注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归纳、对比、分析、推理、迁移探究、求同求异思维方法;考查善于发现问题、批判性的审视和评价一些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试题创设的情境,力求呈现一个个鲜活的实验探究过程,描述一个个熟悉的真实故事,由此甄别真假探究,考查学生真实探究
期刊
将一个图形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着中心沿着相同的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组成的角度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这些性质给解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利用旋转的基本性质解题  例1如图1,在Rt△ABC中,∠BAC=90°,将△ABP绕着A点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D重合,如果AP=3,求PD的长度
期刊
中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这已是一个不争之实。作为操纵这根“指挥棒”的命题专家,也只有高度正视这一极其敏感的导向作用,才能用好中考既选拔可造之才又指引中国教育走向最佳之道的双重功用。这两年中考命题的明显变化和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出台,已体现了教育部有意将“指挥棒”指向了素质教育。这种素质,除了做人和生存的能力之外,还包括了扎实而全面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发明的能力。中考试卷将
期刊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比较突出地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选择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要在考场中写好命题作文,除了要把握好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之外,考生还要特别注意命题作文的特点,掌握命题作文的写作策略,从而实现命题作文写作的突破。    一、析词审题,理解内涵  由于题目的一致性,命题作文不存在“自拟题目”的劳神,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审题变得异常重要。题目没有审好,容易出现“一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