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文言文句读断句作为古诗文的诵读能力之一,也是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题型涉及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言语感。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诵读停顿的基本规律。在诵读断句时分清哪些地方需要停顿,哪些地方不该停顿,从而正确地理解句意。
例1(2007年四川成都市)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思路解析古诗文中的节奏,指的是朗读时短暂的停顿。从这几句诗的节奏划分来看,七言诗句都划分了两处停顿,这两处停顿都是按二二三的方式划分的,非常符合朗读的节奏。而D项是五言诗句,没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错误。应为“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例2(2007年四川成都市)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实味不同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汉语语句音节的划分。划分音节要注意古汉语的单音词义,不能和现代汉语的词义发生混淆。本题明确要求要划分两处停顿。“其”“实”是两个词。“其”是“它的”,“实”是“果实”,“实味”就是“果实的味道”。因此该句的正确停顿应该是:其/实味/不同。
例3(2007年江西省)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秦王坚自河东还
思路分析“秦王坚”是主语,“自河东还”是谓语,本句主谓之间断开即可。正确停顿为:秦王坚 /自河东还。
例4(2007年沈阳市)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喜 宾 客 其 俸 禄 虽 薄 常 不 使 有 余
思路解析划分诗文节奏,要兼顾音节和意义。这个句子的节奏比较容易区分,第一个是一个动宾短语“喜宾客”,然后是一个主谓短语“其俸禄虽薄”,最后是一个偏正短语“常不使有余”,意义都比较独立,这个句子说了三方面的意思:“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要求断两处,疏通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以此意断开。正确断句为:喜 宾 客/ 其 俸 禄 虽 薄 /常 不 使 有 余。
例5(2007年山西省)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思路解析这四个句子分别停顿了一处,就说明这应该是每句最大的停顿,应把词义结合最密切的放在一起,稍远点的放在另一处。D句划分节奏时却把意义结合密切的地方割裂开了,造成错误。正确的划分节奏应该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例6(2007年青海省)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思路解析A.C.D.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划分音节停顿没有兼顾音节和语义,前后标准也不一致,使得节奏混乱,给理解文意造成不便。正确答案为:B项。
例7(2007年湖北宜昌市)请用“/”为句子断句。
天 何 言 哉 四 时 行 焉 百 物 生 焉 天 何 言 哉
思路解析断句先要明确断句方法:音节和意义两类,再抓住关键词语。此句要注意表示语气的标志词:哉、焉,在语气助词后要停顿。正确停顿应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例8(2007年辽宁大连市)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
自新以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思路解析断句要注意语义的层次,结合密切的划分为一处,不能割裂语句意义。先看这个句子说了几层含义:自新用灯架抛向他们,油污洒满了桌子,脸色严肃指责他们,就像是老师的样子。可见四层意思各自结合密切,可以此断句。答案为:自新以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真题演练
1. (昆明市)请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只断两处)。
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2. (福建宁德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3. (永州市)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4. ( 盐城市)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学而/不思则罔B. 可以为师/矣
C. 盖/学贵善思D. 请铭之坐/右
5. (泰州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天津市)根据你读文的语感,为下面的语句加上标点。
妻 不 以 我 为 夫 嫂 不 以 我 为 叔 父 母 不 以 我 为 子 是 皆 秦 之 罪 也。
7.(宁夏自治区)用“/”标出下面两句中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福建省福州市)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意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答案
1.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2.余/因得/遍观群书。3.此 时/欲 下 一 语 描 写/不 得。4.C 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6.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7.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8. B。
(责任编辑 潘阳凤)
例1(2007年四川成都市)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思路解析古诗文中的节奏,指的是朗读时短暂的停顿。从这几句诗的节奏划分来看,七言诗句都划分了两处停顿,这两处停顿都是按二二三的方式划分的,非常符合朗读的节奏。而D项是五言诗句,没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错误。应为“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例2(2007年四川成都市)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实味不同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汉语语句音节的划分。划分音节要注意古汉语的单音词义,不能和现代汉语的词义发生混淆。本题明确要求要划分两处停顿。“其”“实”是两个词。“其”是“它的”,“实”是“果实”,“实味”就是“果实的味道”。因此该句的正确停顿应该是:其/实味/不同。
例3(2007年江西省)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秦王坚自河东还
思路分析“秦王坚”是主语,“自河东还”是谓语,本句主谓之间断开即可。正确停顿为:秦王坚 /自河东还。
例4(2007年沈阳市)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喜 宾 客 其 俸 禄 虽 薄 常 不 使 有 余
思路解析划分诗文节奏,要兼顾音节和意义。这个句子的节奏比较容易区分,第一个是一个动宾短语“喜宾客”,然后是一个主谓短语“其俸禄虽薄”,最后是一个偏正短语“常不使有余”,意义都比较独立,这个句子说了三方面的意思:“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要求断两处,疏通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以此意断开。正确断句为:喜 宾 客/ 其 俸 禄 虽 薄 /常 不 使 有 余。
例5(2007年山西省)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思路解析这四个句子分别停顿了一处,就说明这应该是每句最大的停顿,应把词义结合最密切的放在一起,稍远点的放在另一处。D句划分节奏时却把意义结合密切的地方割裂开了,造成错误。正确的划分节奏应该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例6(2007年青海省)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思路解析A.C.D.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划分音节停顿没有兼顾音节和语义,前后标准也不一致,使得节奏混乱,给理解文意造成不便。正确答案为:B项。
例7(2007年湖北宜昌市)请用“/”为句子断句。
天 何 言 哉 四 时 行 焉 百 物 生 焉 天 何 言 哉
思路解析断句先要明确断句方法:音节和意义两类,再抓住关键词语。此句要注意表示语气的标志词:哉、焉,在语气助词后要停顿。正确停顿应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例8(2007年辽宁大连市)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
自新以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思路解析断句要注意语义的层次,结合密切的划分为一处,不能割裂语句意义。先看这个句子说了几层含义:自新用灯架抛向他们,油污洒满了桌子,脸色严肃指责他们,就像是老师的样子。可见四层意思各自结合密切,可以此断句。答案为:自新以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真题演练
1. (昆明市)请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只断两处)。
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2. (福建宁德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3. (永州市)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4. ( 盐城市)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学而/不思则罔B. 可以为师/矣
C. 盖/学贵善思D. 请铭之坐/右
5. (泰州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天津市)根据你读文的语感,为下面的语句加上标点。
妻 不 以 我 为 夫 嫂 不 以 我 为 叔 父 母 不 以 我 为 子 是 皆 秦 之 罪 也。
7.(宁夏自治区)用“/”标出下面两句中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福建省福州市)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意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答案
1.大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2.余/因得/遍观群书。3.此 时/欲 下 一 语 描 写/不 得。4.C 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6.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7.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8. B。
(责任编辑 潘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