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模式构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ei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学反思与教学模式的发展,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现出应试教育下的诸多弊端,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自身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少教多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应通过深入剖析“少教多学”教学方法的深层含义,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阅读课堂应用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0023-02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重在教师的讲解部分,而大大压缩了学生的自我发挥空间,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却忽略了过程方法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初中是学生人格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够通过对具有正确价值观、深刻思想、深厚情怀等文学作品的自我解读,形成积极向上的独立人格。
  一、“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含义
  “少教多学”教学理念主要是改变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将教师由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引导者、管理者,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其对知识的兴趣与渴求,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自我理解和学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少教、多学两个部分,下面简要阐述一下。
  少教,指的是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应该改变知识传播的单向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少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减少教授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减轻教学任务,相反的,少教比多教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精讲精练,在简化授课内容的同时,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敦促,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探究水平。教师可以减少文本性讲解,多一些引导性阐述与提问,将讲解的环节转换到学生身上,进而以教师少讲促进学生多学。
  多学,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收获,传统的课堂学习只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掌握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更不要说在阅读中深入体会其人文价值观念和深厚的思想底蕴。可以说,传统的“填鸭式”阅读教学只能教授学生一些皮毛,无法使其学习到对成长大有裨益的精髓。究其根源主要是,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思考,知识皆由教师思考总结后进行传授,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新式教学方法中,我们强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
  二、阅读课堂中的教学应用策略
  1.增强教师对“少教多学”教学方法的认同
  在阅读课堂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心态,将自身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可以说,教师对于“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认同才是该教学模式能否顺利落实的关键。只有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自觉自愿地观察、理解、引导学生实践学习,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
  譬如说,在讲解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如果教师完全以自我为课堂主体,按照文章的发展顺序进行文章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思想内涵的层层讲解,看似条理清晰、内容简洁明了,可是,在讲解过程中不能激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思考,那么学生的学习收获其实是大打折扣的。本篇文章的切入点是童年回忆,而初中生刚刚经历过童年阶段,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追忆童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学习兴趣,然后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去感受另一个时代的鲁迅先生的童年,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名人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摒弃学生迷信权威的思想。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来锻炼学生的沟通与表述能力,最后通过专业讲解,强化文章传递的文学价值,完善学生理解的不足之处。
  2.正确运用“少教多做”学习方法
  在建立新式师生课堂教学关系之后,我们简要分析一下如何用教师少讲推动学生多学,使两者形成动态有机的统一整体,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实现教学愿景。
  就教师而言,在课堂上应该将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所讲授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同时,利用提问等方式,根据及时掌握的学生理解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细节补充。比如,在讲解老舍先生《济南的春天》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印象里的冬天,进而带入不一样的济南的冬天。在讲解完文章生字,保证学生可以进行无障碍阅读后,给予学生恰当的阅读与思考时间,并由教师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总结出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之后由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有效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在赏析优美句子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同题材的文学创作,让学生既能欣赏美文,又能加强文笔练习。
  就学生而言,自由的课堂氛围不意味着懒散。在学生的自学时间里,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严格维护纪律的同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比如,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与父母相处的感动瞬间,利用积极发言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教育。在讲解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就身边的桥文化进行发言,提升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等方式对桥体的基本结构进行探究,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更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总的来说,就是以教师少讲多引导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收获。
  3.以教学效果作为教学行为的反馈与指导
  在课堂末期或者课后练习中需要选取有甄别性的问题,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教师不作为课堂的主体,但是必须担当课堂的管理者。通过“少教多学”的新式教育方法,教师不仅需要完成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更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依据检验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讲授方式,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改进。
  比如说,通过《宇宙里有些什么》这一课的学习,如果学生只知道课文里存在的,而不知道宇宙里另外存在的或科技进步带来的发展,这就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拓展性思维,没有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书刊文件等去进行探究,即没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式,也没有再进行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所以,即使学生掌握了文章内容主旨和基本文学知识,也没有真正达到阅读文章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是应该反思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改进。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的学习就传统模式而言,主要采用“学生略读,教师对文章结构脉络、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中心思想等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学生理解记忆”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无论是从课堂教学时长比例还是参与度来看,教师都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则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同时针对一些有理解断层和困难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及时总结补充,进行统一讲解,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这样更适合于初中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李伟杰.“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8(25).
  [2] 史艳丽.试析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4).
  [3] 苏亚平.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
  (责任编辑 诺 依)
其他文献
[摘 要]探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产生的焦点弦问题,并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让学生在解题时极大地减少运算,同时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焦点弦问题;抛物线;核心素养  [中圖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6-0033-02
从六个方面,探讨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摘 要]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能使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心理上得到满足,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主动去学习。课堂评价语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语是进行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评价语;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
熟练地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快速、高效地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侧重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注重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具体应用手段,并让学生注意总结、
[摘 要]初中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赏识教育,因材施教,严格要求,家校合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从而将“关爱后进生,温暖班集体”的管理理念落实到位。  [关键词] 后进生;温暖班集体;高中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8-0086-02  管理是一门
[摘 要]初中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要想合理、有序地管理班级,最重要的是协调好学生、科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这就离不开沟通,为确保有效沟通,班主任要在沟通技巧上下功夫。班主任首先要端正认识,走出传统沟通误区,展开科学沟通,并通过建立多元沟通平台、讲究语言艺术、采取个性化的沟通方式等途径,深入开展多方沟通,努力取得理想的沟通效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从而使班级管理更加顺畅。  [关键词]初中班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师要关爱学困生,创设问题情境,注重美育,加强分层教学,引用历史和名人事件,让学困生多参加实践,擅长多媒体教学,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困生;学习兴趣;做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53-02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维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开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学习,进而提高名篇阅读的效果:读听结合,梳理行文思路;读说结合,加强情感体验;读思结合,注重思维练习;读写结合,借鉴语言技巧。  [关键词]多维结合;名篇阅读;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22-0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学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