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128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2017年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必须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面对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面对数学课程目标,面对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教师应采取哪些策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
  一、教师理念最优化策略
  课程的任何改革举措都由教师落实,所以教师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素养。教师要想提升素养,必须转变观念,苦练内功。首先,为了转变观念,教师必须改造自我,接受新观念。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师生合作,学生积极参与、生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过程,教师的一言堂或学生一言堂的做法都是要改变的。其次,教师要苦练内功。“干到老、学到老”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教师要开展以学习《课程标准》、研究课本、研讨教学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通过网络和外出学习培训,教师能不断获得新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在理论上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提问精准化策略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开始。”从思维的角度来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激发思维的开始与通道,可以提示思考的起点和探索的方向;问题也是思维的载体,教学知识、信息经常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等充斥课堂,这些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研究课堂提问,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有启发性、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程标准》指出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四基”的继承和发展。为了设计出精准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准确评估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和认知水平,准确把握所授知识的逻辑脉络。在教学中,如何设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论述:
  1.起点问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直击知识主题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脱离生活实际谈数学,那么数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枯燥、抽象的。因此,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就要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选择学生关心的话题精心设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家里相对于学校的大概位置,让学生体会“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在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是数学的一个模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问题要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给学生观察、归纳的机会
  很多高中数学知识因为高度抽象性使得学生难以真正理解,还有一些概念用简练枯燥的语言描述,学生易读但不易懂,使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不愿身在此山中”。要想揭开这层面纱,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遵循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线》时,教师可以设问:“①请画出函数y=2x的图像,设想如何使各点函数值直观化?(向x轴引垂线);②在单位圆中,你如何使正弦值直观化?你能用线段长表示吗?将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引出有向线段);③类比问题2的解决方案,自行定义余弦线。”总而言之,问题的设置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原则,便于学生参与。
  3.系列问题要体现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走向,符合量力性原则
  数学课程目标特别强调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点。如在引入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设问:①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量吗?②数学中有这样的量吗?③这些量有什么共同特征?数学概念、定理、模型和应用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设问①和②是具体的问题且有一定开放性,不同的学生根据已有相关知识可以给出不同答案,设问③给了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总结的机会。这一系列问题反映出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走向。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巧妙设计问题,水到渠成形成新概念,达到课堂的高效。
  三、重视过程体验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学习未来发展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四基”的继承和发展。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有亲身经历,在实际操作中磨炼,才能获得经验、知识、思想和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设置学生阅读理解、动眼观察、动手操作、预测结果、探究成因,筛选优化、研究与猜想等环节。而过程的教学不仅仅是指在授课时讲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呈现方式,还指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思考过程、反思过程。因此,在组织学习活动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课堂的高效。
  从“双基”教学的产生,到三维目标的提出,再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理念的研究,教育目标的实施变得更加具体、明确、可操作。为了达成教育目标,教师必须加快研究和实施构建高效课堂策略。
  参考文献:
  [1]谭淑萍.试论核心素养视觉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8).
  [2]李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四种策[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6).
  (作者單位:河北省南和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技工学校办学理念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技工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重心也和其他学校不相同。在新形势下,技工学校班主任有必要协调性规划工作重心。本文在论述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存在的相关困难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形势下技工学校主任全新的工作重心,借此推动技工学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 技工学校 班主任 工作重心  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技工学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技工学校教育
摘要:学生教育离不开兴趣,兴趣是开展学生教育的最佳动力。因此,在进行知识传授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抓好学生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学生体育活动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展开了讨论,以期提高高中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的目标,即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阅读兴趣、方法、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更好地体现阅读的阶段性和过程性呢?  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立体、开放、全面的评价方式,它能够提供丰富的相对真实的信息和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多元化文化的不断冲击,少年儿童的生命成长遇到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农村孩子,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不能陪伴他们左右,使得他们缺少家长的保护,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遇到的问题不断增加。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给予这些孩子生命教育,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处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形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了内蒙古地区17所将太极拳项目设置为公共必修课的普通高校考试情况,发现大多数学校仍未摆脱“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观念,致使学生在學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心,甚至厌恶上体育课。本文根据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的调查访谈分析,总结出内蒙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 普通高校 公共体育课 考试现状 对策分析 太极拳  体育是高等学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普遍不集中,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意识,所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注意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并提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措施,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注意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
网络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开放性、共享性及自由性等特点,虽然为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也为学生的写作想象力插上了翅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  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作文学习中。然
摘要:小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对课堂教学效率存在诸多影响,所以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特性进行创新性教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对提升学生注意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注意力 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基础知识,如加、减、乘、除和24小时计时法等,这也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知识。步入小学前,家长都会教给孩子一些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初中教育应全面关注人的生命,这也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在生命教育中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教育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命教育  在压力剧增的初中,语文教师开展生命教育是迫切的、非常有必要的。每当看到有的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自杀的新闻,笔者就觉得特别揪心,学生的抗压能力太弱,没有理解生命的价值,不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然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掌握能力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开展教学。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加强差异化教学的对策,希望能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差异化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