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考文言文命题对文言文课程目标的回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直指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在高中阶段语文学科之中,不明就里者就会误认为这直指文言文教学——文言词汇繁杂难懂;文言内容古老守旧。由此,“删减文言文”的呼声一直响彻耳畔。那么,文言文是删是留到底要以什么为依据?文言文的课程目标到底是什么?考试命题是否是对课程目标的正向回应?如果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是课程目标的设置不合理,还是考试命题的设置不合理?本文将就以上疑问做出阐释。
  关键词:文言文;课程目标;考试命题
  一、 持续的争议——该不该在语文学科内容中设置文言文板块?
  当下,我们已经完全处在一个非文言的语言环境中,如若在学校坚守文言文就被认为是对“难繁偏旧”的执念,应该受到口诛笔伐。但是,我们坚信,保留经典文言篇目,不是在堅持大流中的逆流,而是不想让经典的表达方式、文化内涵、民族智慧被大流冲刷殆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了文言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形成文化底蕴。”2016年9月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板块下“人文底蕴”素养指出“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
  综上,在高中阶段设置文言文内容的课程,有其独一无二的课程价值。
  二、 高中文言文的课程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相关文件,以及相关论文、著作对文言文课程设置的理解,笔者尝试着对高中文言文的课程目标做出了如下几点总结。
  (一) 积累常见字词,辨析语法规则
  积累常见字词,即对基本词汇、高频词汇,具体表现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掌握;还包括对叠音词、联绵词、同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常见的文言文字词用法的掌握。
  在语法规则上,重点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几类文言常见的特殊句式即可。
  (二) 建构时代大背景,掌握作者小背景
  各个朝代的文言文在遣词造句、主流思想、作品风格上都会存在或大或小差异;理应将纷繁复杂的文言作品分门别类,以便于学生建构长效的知识框架。
  建构时代大背景,是要学生在学习各个朝代的文言篇目之时,明晰选文的朝代,了解对应朝代的文体风格。
  (三) 筛选重要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积累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好比是为建筑备齐砖瓦原料;梳理文章结构,好比是摸清整个建筑的主要框架。只有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悟文章的剪裁布局的基础之上,才欣赏到文言文独有的“建筑美”。
  (四) 汲取民族智慧,传承民族精神
  中学生受社会经历、情感体验、语言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对思辨性的哲理仍然只停留在记诵阶段。要说明同样一个道理,文言文会借助《塞翁失马》的故事,西方哲理的表达则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显然,文言文的学习是中国的学生汲取智慧哲思更高效的一条渠道。
  三、 2016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解读及对课程目标的回应性分析
  (一) 对基础知识的回应
  全国卷Ⅰ第7题“翻译”题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对文言实词“锡”“虔”“责”“救正”“世”,对文言虚词“而”“之”等进行考查。有效考查了学生对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型的掌握。
  江苏卷第6题“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加点词的解释”,是直接对文言文常见实词的考查。第8题,“翻译题”,设计了对文言实词“还”“期”“坠”“先业”,对文言虚词“以”的考查。
  (二) 对时代、作家背景的回应
  全国卷I的选文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是一篇人物传记,在文末标注了文章出处,便于学生调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江苏卷也标注了选文出处——张岱《家传》,但是并未提及文章所出的朝代,没有对文言文课程目标做出有效回应。
  (三) 对行文内容、结构的回应
  全国卷第6题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是对文章内容的正确解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借助这一题的答案设置更加快速地梳理文章内容。
  江苏卷第7题也是考查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但是区别于全国卷,答案设置是对细节的考查,并非对文章整体内容的考查,已经游离于课程目标之外了。
  (四) 对辩证思维能力的回应
  全国卷第6题,选项D中“老谋深算”一词本为中性词,但在中文的语言环境里有贬义色彩,游离在褒义的“深谋远虑”和贬义的“老奸巨猾”之间,偏向贬义。此处,学生如果没有对文本中人物的客观评价,很容易受正向价值观的影响判定其为不正确选项。
  江苏卷的第9题涉及对“科举考试”的概括,这个概括要忠于文本、忠于历史背景;但是由于题型设置,学生不能做过多的原创性解读,建议可以站在开放的角度以主观题的形式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科举考试的看法。
  参考文献:
  [1]刘玲玲.论教材中文言散文知识的呈现与文言文课程目标的契合性——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为例[J].语文学刊,2014,(01):111-112.
  [2]刘永翔,吕咏梅.先秦两汉散文[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8-10.
  [3]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7:47-49.
其他文献
摘 要:生物教学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初中阶段的生物课堂逐步走向彰显个性的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学生们的科学创新精神和个性化的思维习惯。因此,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保留一些新鲜
摘要:水墨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它利用水和墨的浓淡不同变换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有利于幼儿大胆创作,这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水墨画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巧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激活幼儿的兴趣,她们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来,具有“画龙点睛”——化平凡为神奇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水墨画  水墨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它利用
摘 要:问题是思考的来源,数学的学习是在不断的提问、不断的思考的过程当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探究当中得到进步,并且在思考中将数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对于中职的数学教学,多多地提问,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习惯,逐渐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养成,就会学习到好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问题教学;中职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在中职阶段,学习数学和英语是学生最为头痛的地
摘要:翻转课堂是以微课为主要手段,以网络为主要渠道,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视频自主学习相关教学内容,在课中依靠教师引导自主交流各自学习情况,在课后借助微课视频拓展巩固所学内容。因为翻转课堂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与课后复习这些传统教学环节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即变成了课前预习兼学习,课中复习兼升华,课后拓展兼巩固等,所以被称之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
摘要:寄生现象是否形成了寄生阶层?若是冷静和理性考察,答案是不难确定的。寄生阶层显现出哪些时代特征或特点?则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和梳理。寄生阶层的滋生和蔓延,既有其历史渊源,也有当下时代“催促”之因素。寄生阶层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和反感,并出台各种政策予以治理和打击。本文注重其特征分析,并提出若干治理举措,试图遏制其“生长”态势,打击其违法犯罪,回归“风清气正”的绿色文明与生态景象。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学校教育的趣味性在于我们生活的多彩性与趣味性。生活教育是让我们的生活与教育经历同一个过程即社会生活的场所亦是我们教育的场所。他的学说和理论非常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可以渗透生活教育的思想。本设计主要研究在生物实验教学设计中增设生活情景,指导学生健康生活。  关键词:生活情景;实验;教育  一、 教学设计中知识的“活学活用”  对于知识的“
摘要:本文以新旧两版英语专八考纲以及2013至2017年的真题为样本,基于考试任务特征角度,从输入语篇特征和预期回答特征两部分入手,对新旧考纲下英语专业八级阅读理解任务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望对新考纲下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未来英语专业教学与学习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TEM-8;阅读理解;专八考纲;考试任务特征;内容效度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是国内唯一专门
摘要: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的学习就是一项日常活动,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数学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究竟有多远?我们在课堂上所做一切的究竟是“走近生活”还是“走进生活”?  关键词:扇形统计图;人口;百分比  我以《扇形统计图》一课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 真实的情境、现场制作,让扇形统计图走进学生的
摘要:  独生子女受家庭教养态度和方式的影响,很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不愿合作,依赖而不愿自主探索。随着课程游戏化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精神吹进每一个幼教人的心里生根发芽,我们尝试开展了大带小户外混龄游戏,让大小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材,探索不同玩法。在开放的环境和丰富的材料互动下,异龄幼儿摆脱自我中心,营造了合作、交往的游戏氛围,大小幼儿的语言、亲社会行为、体能等在游戏中得到多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英语课堂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绿色课堂”作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自然成长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课堂,无疑是符合其理念要求的最佳选择。本文从师生关系,课堂氛围,评价手段三方面入手,围绕如何构建绿色课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绿色课堂;初中英语;学习兴趣;可持续发展  绿色课堂所倡导的是“崇尚自然,施展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