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学生干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开展学生工作的有效保证,同时他们还肩负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工作质量的重大任务,一个团结、高效、合作、务实的团队是学生工作顺利开展,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
高校学生干部团队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1.高校学生干部团队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干部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其中又有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曾担任学生干部,较强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和个人优越感使之缺乏虚心学习、善于合作的精神。第二,学生在选择参与学生工作中趋于务实,部分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第三,学生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很多学生在加入学生组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认为日常较多的事务性工作和简单的工作方式无法满足他们提高个人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出现一系列的罢工现象,导致整个队伍缺乏凝聚力。
2.具有优秀团队精神的学生干部队伍可以促进学生工作的发展。一支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学生干部应该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良好的协作意识、明确的分工模式、畅通的交流平台、敏锐的创新能力、超强的团队凝聚力。(1)共同的工作目标是团队存在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年级、学院,还是更高一级的学生团学组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目标始终是开展工作的前提。(2)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和上下级之间的命令服从是学生干部团队精神的核心,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整个团队工作的精神支柱,亦是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3)科学合理的分工能够使学生干部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明晰自己的职责,是团队和谐工作的制度保证,是各项工作及时有效落实的重中之重。(4)畅通的交流学习,培养具有敏锐创新能力的团队,是学生干部队伍发展的源泉,也是推动我们的活动朝着高文化、高品位方向发展的动力。
培养学生干部团队精神实践探究
1.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并将其渗透到整个团队。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干部团队精神是一项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工作,要分阶段、分层次,以年级、学院为培养阵地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在学生干部承担学生工作之初,就应培养学生干部首先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的习惯,实现学生干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生活动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学生担任学院主要学生干部的阶段,要发挥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工作目标主要由组织中具有决策权的学生干部提出,并且渗透到组织中所有成员,使整个团队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工作方向,围绕目标督促学生做好各项工作,在适当授权的同时密切控制各个工作细节,以便更好地推进整个工作的进程。另外要强化学生干部大局观和一致性,推动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落实,从而使整个学生干部团队具有强烈的归一感。
2.细化工作分工,强化协作意识。学生工作绩效的实现不仅仅依赖于团队共同目标的制定,更依赖于团队明确分工,组织协调,使每个成员明细个人责任,挥洒个人作用。学生干部虽然是学生群体中较为出色的一个群体,但他们也有自身的劣势,由于工作经验不足,他们独立承担部门工作和驾驭大型活动能力有限,所以我们应该在工作中结合学生干部队伍结构,统筹兼顾,落实职责,通过细化的分工使学生各尽其能,最终达到共同的目标,这是团队精神养成的重要过程。在明确工作分工的同时更要强化学生干部协作意识,笔者认为协作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服从上级命令,低年级的学生在进入学生组织之初,对整个工作流程并不熟悉,同时负责的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难免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那么就需要学生调节个人情绪、协调关系,服从命令,完成工作。其次是要成员、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
3.创造交流机会,搭建学习平台,形成良好氛围。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学生干部群体是一个积极奋进,共同进步的集体,通过不断的培养逐渐塑造他们的“共赢”意识。团学组织的每一位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学习,主要学生干部要关心每个成员的状况,作为指导者要适时开展相关的培训交流座谈会,为成员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学生干部团队精神培养的实践中,可以采用现代企业培训中的一些方法,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心理咨询等活动,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团队精神的重要,从思想上受到启发,从心理上产生共鸣,以致带动行为上的变化。与此同时要做好学生干部“传、帮、带”的工作,对于初选上的学生干部更要实施有效的培训和引导,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让学生尽快熟悉岗位职能,提高个人工作技巧,此外通过举办培训会的形式,从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形成学生干部的“共进”机制。经验交流会、工作总结会也是形成学生干部团队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可以消除学生干部工作中产生的误解和隔膜,这一点在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规范工作机制,形成有效激励。在学生工作机制制定的过程中要避免一才多用,要充分调动所有成员,形成多才多用、各尽其能的局面。首先要加强学生干部工作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考核制度,对学生干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评,及时反馈考评结果,允许学生犯错的同时要督促学生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要进行工作量化考核。其次要完善激励措施,形成学生干部社会工作评奖评优与考评考核结果挂钩的激励模式。年级和学院两个层面的教育管理、激励工作要做好衔接,以防对学生干部培养的脱节。此外,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激励,时刻关注学生干部的思想、生活、学习,对最佳合作团队、最能吃苦的学生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总之在学生干部团队精神培养的过程中,要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考核奖励制度,要给予学生干部鼓励和表彰。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8sz004)
参考文献
[1]陈东霞.运用游戏训练法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团队精神[J].科技信息,2007年第18期.
[2]魏萍.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钱佩忠,钟丽娜.团队精神解读和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6年02期.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
高校学生干部团队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1.高校学生干部团队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干部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其中又有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曾担任学生干部,较强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和个人优越感使之缺乏虚心学习、善于合作的精神。第二,学生在选择参与学生工作中趋于务实,部分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第三,学生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很多学生在加入学生组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认为日常较多的事务性工作和简单的工作方式无法满足他们提高个人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出现一系列的罢工现象,导致整个队伍缺乏凝聚力。
2.具有优秀团队精神的学生干部队伍可以促进学生工作的发展。一支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学生干部应该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良好的协作意识、明确的分工模式、畅通的交流平台、敏锐的创新能力、超强的团队凝聚力。(1)共同的工作目标是团队存在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年级、学院,还是更高一级的学生团学组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目标始终是开展工作的前提。(2)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和上下级之间的命令服从是学生干部团队精神的核心,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整个团队工作的精神支柱,亦是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3)科学合理的分工能够使学生干部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明晰自己的职责,是团队和谐工作的制度保证,是各项工作及时有效落实的重中之重。(4)畅通的交流学习,培养具有敏锐创新能力的团队,是学生干部队伍发展的源泉,也是推动我们的活动朝着高文化、高品位方向发展的动力。
培养学生干部团队精神实践探究
1.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并将其渗透到整个团队。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干部团队精神是一项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工作,要分阶段、分层次,以年级、学院为培养阵地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在学生干部承担学生工作之初,就应培养学生干部首先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的习惯,实现学生干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生活动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学生担任学院主要学生干部的阶段,要发挥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工作目标主要由组织中具有决策权的学生干部提出,并且渗透到组织中所有成员,使整个团队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工作方向,围绕目标督促学生做好各项工作,在适当授权的同时密切控制各个工作细节,以便更好地推进整个工作的进程。另外要强化学生干部大局观和一致性,推动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落实,从而使整个学生干部团队具有强烈的归一感。
2.细化工作分工,强化协作意识。学生工作绩效的实现不仅仅依赖于团队共同目标的制定,更依赖于团队明确分工,组织协调,使每个成员明细个人责任,挥洒个人作用。学生干部虽然是学生群体中较为出色的一个群体,但他们也有自身的劣势,由于工作经验不足,他们独立承担部门工作和驾驭大型活动能力有限,所以我们应该在工作中结合学生干部队伍结构,统筹兼顾,落实职责,通过细化的分工使学生各尽其能,最终达到共同的目标,这是团队精神养成的重要过程。在明确工作分工的同时更要强化学生干部协作意识,笔者认为协作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服从上级命令,低年级的学生在进入学生组织之初,对整个工作流程并不熟悉,同时负责的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难免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那么就需要学生调节个人情绪、协调关系,服从命令,完成工作。其次是要成员、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
3.创造交流机会,搭建学习平台,形成良好氛围。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学生干部群体是一个积极奋进,共同进步的集体,通过不断的培养逐渐塑造他们的“共赢”意识。团学组织的每一位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学习,主要学生干部要关心每个成员的状况,作为指导者要适时开展相关的培训交流座谈会,为成员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学生干部团队精神培养的实践中,可以采用现代企业培训中的一些方法,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心理咨询等活动,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团队精神的重要,从思想上受到启发,从心理上产生共鸣,以致带动行为上的变化。与此同时要做好学生干部“传、帮、带”的工作,对于初选上的学生干部更要实施有效的培训和引导,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让学生尽快熟悉岗位职能,提高个人工作技巧,此外通过举办培训会的形式,从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形成学生干部的“共进”机制。经验交流会、工作总结会也是形成学生干部团队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可以消除学生干部工作中产生的误解和隔膜,这一点在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规范工作机制,形成有效激励。在学生工作机制制定的过程中要避免一才多用,要充分调动所有成员,形成多才多用、各尽其能的局面。首先要加强学生干部工作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考核制度,对学生干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评,及时反馈考评结果,允许学生犯错的同时要督促学生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要进行工作量化考核。其次要完善激励措施,形成学生干部社会工作评奖评优与考评考核结果挂钩的激励模式。年级和学院两个层面的教育管理、激励工作要做好衔接,以防对学生干部培养的脱节。此外,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激励,时刻关注学生干部的思想、生活、学习,对最佳合作团队、最能吃苦的学生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总之在学生干部团队精神培养的过程中,要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考核奖励制度,要给予学生干部鼓励和表彰。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8sz004)
参考文献
[1]陈东霞.运用游戏训练法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团队精神[J].科技信息,2007年第18期.
[2]魏萍.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钱佩忠,钟丽娜.团队精神解读和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6年02期.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