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大应用写作教学的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一门实践性特别强,又非常讲究实用的学科,《应用写作》在电大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任务。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只注重格式、照本宣科等问题。因此,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展开探讨。
  关键词: 电大生 应用写作 探讨
  
  《应用写作》是电大学生的必修课和重要教学内容。可当今电大的《应用写作》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多数教师把写作课当成理论课去讲授,侧重于一般文体格式和例文的介绍,基本上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封闭式的教学不利于提高电大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因为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实践。学习一些应用写作理论,懂得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技巧是必要的,可以帮助电大生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增加自学性。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行”,在于实践。写作实践不能仅仅是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按文体格式写几篇文章而已,所以如何使电大生熟练地掌握应用文写作,加强其应用写作能力,努力提高应用写作教学的效果,是当前我们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端正电大生的认识,培养电大生的学习兴趣
  
  电大的大部分学生已经参加工作了,他们大都片面认为自己是来学专业管理的,根本不想学应用文。应用文是
  “副科”,学不学无关紧要。因此,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对作为基础课的应用写作则兴趣不大,很少用心去学。针对这种情况,《应用写作》课的教师应讲清这门课的重要性,联系实际说明应用写作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频繁,社会对应用型写作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不能写一手好的应用型文章,很难胜任本职工作。要使学生意识到应用写作课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技能,是实现自我价值,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这样学生才能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觉得学习应用写作实际上是在学习一种本领。只有充分认识到应用写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学习好,才能在相关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此外,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使电大生的学习环境更接近于真实。这样才能激发电大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唤起他们以往的工作或社会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学习能力。
  
  二、强化应用写作训练,逐步提高电大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传统的电大应用写作教学,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这是不合理的。要想使学生真正具备应用写作能力,必须重视写作训练,力使理论讲授与写作训练互相紧扣进行。应用写作训练时,因应用文种类繁多,训练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做到重点突出,常用的、重要的文种尽量要求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法定公文十三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一进行写作训练,可将学生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频率高的通知、通报、请示、报告等文种作为训练的重点。教师可适当借鉴情景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这种情景强化对文体知识的理解和具体运用。例如,在讲授“通知”这一文种时,可针对四川5·12地震受灾的状况,让学生以教育局的名义,向各级学校写一份《关于赈灾捐款的通知》。这样的写作训练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能。此外,应用写作在实践中教学最易见效。电大生有项必修的社会调查实习活动,所以在写作教学中,为了先让学生了解调查报告的格式,教师可以先复印一些调查报告的例文,去掉标题发给学生,让学生认真阅读,然后给文章概括一个恰当的标题;为了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可将整篇文章中的材料打乱顺序排列,让学生根据主旨的需要重新安排。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调查报告的格式,进而为电大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打下基础。而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更深刻地认识到应用写作的作用,增加了学习应用写作的紧迫感。
  
  三、采用多媒体教育先进手段,创设授课情境
  
  应用写作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手法的形象化。随着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了。写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辅助手段帮助营造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运用图表讲解公文格式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这样,既便于教师讲解,又能使学生获得直接的印象。在演讲稿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一些著名演说家演讲的录像,使学生在观看中受到教育,加深印象,掌握演讲稿的写作特点和一般规律。当然,教师自身就要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自觉启发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技术。例如,教师应能自如运用WPS2007、Word2003或写作之星等软件提供的公文模板进行写作,同时又能督促、指导学生掌握上述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因此,作为一名电大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具有开拓精神和较高的应变能力,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更加科学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刘祯兴.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3期.
  [2]韦群英.浅谈职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广西教育,2001年7月.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
摘要: 代课教师是中西部地区特殊的教师队伍,他们是中国城乡二元社会背景下特殊的也是必然的产物,他们支持着西部农村的基础教育,但是现在他们的命运只能用“清退”两个字来结束。本文从公共政策评估的角度认识“清退代课教师”政策,并从这个角度提出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代课教师 清退 公共政策评估     2005年7月28日,《甘肃日报》全文刊发了由甘肃省渭源县委书记李迎新写的《渭源县代课教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出现,多媒体教学在城乡普遍出现,一些地区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的学校甚至规定:教师不会做课件不得续聘,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但实际应用效果怎样?别的科目暂且不论,单就语文来看,现实不容乐观,优势与问题并存。  语文课应该是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甚至神秘莫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外,还要求教师用艺术的方式把文章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浇灌他们含苞待
在新课程实施中,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是,有相当多的教师,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仍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即使承认学生是主体,却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一切按既定教案办,不根据课堂情境及学生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厢情愿”、“单向流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消极的地位。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
目的:分析检测不同采收季节甘肃肉苁蓉HPLC指纹图谱,比较采收季节对其药材质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松果菊苷为参照物,超声提取样品成分,采用AgilentC18色
摘要: 本文针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文章认为,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措施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面广,从字词到句篇、从语法到修辞、从篇章结构到主题思想……几乎无所不含。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语言,语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
摘要: 我们只有提供给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机会,课堂教学才会收到实效,学生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我们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本文提出了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探究式学习的几种方法,与读者共享。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教学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不仅十分强
摘要: 在语文教育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师生都在通过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也是人文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在培养人文素养、张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 传统教育 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开设语文课本来有加强人文教育的意图,但随着中职教育职前培训功能的提升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强化,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