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浅谈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a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习贵在积累,但是积累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积累时间可以安排在晨读时间、课前几分钟、阅读课、放学前的几分钟、讲读课等,但要注意积累一段时间以后,要进行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语言积累的途径很多,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累,可以在熟读背诵中积累,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学习越发显得重要,然而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很苦恼,感觉怎么努力也没有成效。其实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学习中不断的积累,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看得出进步的,它需要时间的考验。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引导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去学习、积累。积累离不开阅读,因此,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积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进行积累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论述该从哪些方面积累,用什么时间,什么方式进行积累。
  一、谈谈时间与方式
  (1)利用好晨读时间。每天早晨学生陆续到校,大都会提前 5~10 分钟到校,这段时间如果充分利用,积累起来也是很充足的积累时间。我经常利用这段时间带领同学们朗读《晨起勉文》、国学经典等,让学生们以良好的状态走进一天的快乐学习。
  (2)利用课前几分钟。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如果利用好了,对学生来说可是受益匪浅的。上课预备铃响后,学生快速进入教室,那么学生们从刚才快乐的游戏中怎样很快回归学习的状态呢?那么就用这个时间组织学生积累一些成语呀,古诗呀,好词佳句等。增强了积累,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每个学期把积累内容下发给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背诵,课前的时间也可以用于背诵或者展示。比如我今年教二年级,教研室规定在二年级语文学习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掌握新课标前 50 首古诗词的背诵,于是我便把这些古诗词整理出来,印发给学生,背诵掌握这些古诗词,配乐背诵、编歌曲舞蹈、比赛展示等形式,既可以填补小学轻松学习的空白时间,又可以增加积累。每节课前,班级中总会听到琅琅背古诗的声音,感觉分外悦耳。
  (3)利用好阅读课。隔周一节的阅读课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时段的积累内容,我认为最好是读书了。可以让学生安静地自己读书,可以让学生交流读书感悟,互相推荐好书,还可以老师朗读一些好文章。与学生一起读书的日子,老师感觉到充实,有满足感的。而学生满是期待的眼神与询问,更让你感觉到教育的神圣。教育无处不在!当用朗读传递爱的时候,胜于所有的说教。阅读对于学生的积累的好处不言而喻,赶快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吧。
  (4)放学前的十分钟不容忽视。放学前做好准备后可能还有一点剩余时间,这段时间如何利用也是很有讲究的。是磨磨唧唧讲些学生已经听出茧子来的道理,是静静等待放学,还是给学生读书?最好就是利用这段时间读书了,这时,最好学生们不用翻书,教师可以利用白板出示优美句段、国学经典等,师生朗读背诵。长此以往,学生的变化绝对会给你一个惊喜。利用这个时段进行阅读积累吧!
  (5)利用好讲读课。讲读课上,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讲完后,要给学生留下朗读体味、感悟升华的时间,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读文、摘记、背诵。日积月累既丰富语言,丰实底蕴,也提高语文能力。
  (6)展示空间。积累到一定时间,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组织专项比赛。如开展背诵朗读比赛,成语接龙游戏,读书收获展等,每个人都有收获,或多或少。老师的物质奖励,精神鼓励,无疑会让学生对积累更用心,更专注。
  二、说说积累途径
  (1)课堂教学中积累语言。语言积累需要大量的阅读,大量的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切都要凭借课堂教学来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以教师引导下的对课文的感知、理解、感悟和运用。要凭借默读、朗读和诵读去充分感知课文,要凭借深入的思索和认真的议论去深刻感悟课文,要凭借品味、分析、比较来正确理解课文。课堂上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等手段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感知和感悟课文,使他们心情激动和心灵震撼,那么,他们将对语言留下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语言的积累就会落到实处。
  (2)熟读背诵中积累语言。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加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面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
  (3)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通过教材的例子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激励他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目。比如,从学生年龄出发,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寓言、卡通等生动有趣的读物,向中年级学生推荐情节动人、曲折的故事,如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向高年级学生推荐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名篇佳作。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
  总之,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只有“积跬步”——不断地积累,才能“致千里”——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中学生的思维还未完全成熟,面对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只有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演示,才能使他们对物理知识更加理解.但传统的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对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进行创新.  一、改进传统的实验方法和装置  中学物理教学中,很多实验仍然在使用传统的实验方法,而有
摘 要: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  关键词:初中体育 改变 突破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既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改变教学模式  1.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  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西方列强铁船火炮的侵略和大量商品及资本的涌入,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也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和渗透。建立于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近代西方文化与建立于长期
摘 要:情境创设只是诸多教学方法之一,它需要广大数学教师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依赖教师自身的调控和驾驭教学艺术的魅力和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去体验和实践。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材的编排不仅密切了数学与自然界及社会的联系,而且把学生推到
摘 要: 高中历史学习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可以直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强其适应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生活能力。本文以前人的学习策略理论研究为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引领下,结合高中历史知识的特点和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特点构建高中历史学习策略体系。同时对高中历史学习策略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策略运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
期刊
课堂教学是目前老年大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改革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形式,就等于抓住了传统教育教学制度的要害和主要矛盾。教学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是一个比较艰巨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现代化建设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在县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图11.如图1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A) 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 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 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 在t1~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