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博妮英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副文本研究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热奈特的副文本概念,以杜博妮英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副文本为研究对象,发现译者借助密集丰厚的副文本实现下列三个功能,实现译语语境中《讲话》文艺美学思想的重构:一是还原《讲话》的历史语境和文本的原初面貌;二是通过关键词、核心范畴的抽象化和历史语境的剥离,提升《讲话》文艺思想与西方文论的通约性;三是进行《讲话》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溯源,构建译文正、副文本之间的互联互释关系.虽则其中不乏误读误解和强制阐释,但其副文本为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讲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参考文献.
其他文献
现代性在两种意义上发明和激化了文化的问题性:时间轴的文化内与地理轴的文化间.在文化内部,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或二者之间的缠斗、协商和包容;在文化间,是各种文化的相遇、冲突和融合.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的文化研究路线.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多种赋义和版本都不外在这两条轴线上展开.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相比,"文化马克思主义"虽在原则上没有全然放弃经济的最终决定性乃至阶级论的有效性,但对人类学意义上文化概念的汲取,使之打破或松动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二元对立,文化被认
前人在党项语声韵格局的框架下构拟宋代西北方音,未能充分再现党项人所说汉语口语的实情.本文改用"系联法"整理西夏文献中的汉语译音资料,对此前的结论提出以下修正意见:1)中古微疑影喻四个声母重新组合为j-、w-和?-,而不是前人构拟的?-、( )-等; 2)全部二等字都没有前人构拟的i介音,三四等也有少量字不带i介音; 3)部分中古合口字不带u介音; 4)中古阳声韵重新组合为三类,分别带零韵尾和-n、-?两个鼻韵尾,而不是前人构拟的鼻化元音韵; 5)元音舌位大都比前人估计的略低,即前人构拟的u和o实际分别是o
"细读"概念是20世纪初兴起的"新批评"的产物.随着批评实践的发展,"细读"集阅读方法、批评策略和文学观念于一身,成为"新批评"的灵魂.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批评形式代之而起,从固守文本、专注诗艺的"新批评"到指点江山、包罗万象的"理论",其阅读状况也为之一变,从文本阅读向社会政治分析转移,从"细读"向"粗读"腾挪.这一转折在"文学社会学"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文学社会学的不同流派中,值得重视的是罗贝尔·埃斯卡皮领导的波尔多学派,他们弃置囿于文本本身的微观细察,放眼社会历史的宏观视野,并在此基础上提
从1994年步入文坛以来,魏微始终将"70后"代际生存情态作为写作的核心与重要题材,写出了一代人的成长、青春、情感、生活、命运及其与宏阔时代节奏同步的变迁.在日常生活叙事中,她通过成长书写以及对风景、物象和细节的观察与描摹,构成了庄重而隽永的诗性风格;在"时/空"叙事中,她以携带着丰饶记忆的时间序列和"地理学"转向形塑了不同的生命形态,深度介入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波澜壮阔的现实之中;在情感叙事中,她通过父女、母女、姐弟、兄妹等关系的设置及其互动,展现出了不同质地的情感结构与现代生活的图景.魏微笔下涌动着绵密
晚清东亚各国间的文艺交往不辍,且呈现出一些典型性的新变色彩.除了政治格局的变迁外,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是交通与传媒技术的空前发展.由此引发的交往路径的嬗替,其意义不限于方式本身,更影响交往双方的文化心态乃至诗学理念的调整适会.从严辰《辑志图》到石川鸿斋《海外四图》,既是文化认同与反馈的一个完整结构,也是"非共域"各方凭借历史记忆与文学想象,以语图为中介,实现的一次精神体验式唱和.各交往主体具备的灵视显象的主观感知力,使得语图代替身体"在场"成为唱和活动的现实可能.语图耦合,互涉、互补,共同作为文学叙事的一种
班彪在两汉动荡之际写下《北征赋》和《王命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以及汉朝复兴的期待.班固居忧时写下《幽通赋》,感叹自己有志难伸的愤懑.考察《北征赋》《幽通赋》和《汉书》《典引》可知,班彪、班固父子的心态有所不同.在前者,兴复汉朝是发乎自觉的追求;而在后者,"宣汉"似乎又掺杂了政治的胁迫.文学与史学的互动勾连起班氏父子的身世浮沉,其实质则是两汉之际历史运转的时代图景.
通过个人在文莱华人社会田野工作经验的描述和思考,强调田野关系和情感互动在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情感互动是获得田野材料和理解地方社会文化的重要渠道,被研究者的情绪或情感表达与田野中获得的文字、影像或访谈资料一样,都是重要的研究材料的一部分.研究者要在田野中获得真情实感,需要回归到人类学长期的田野工作中,并在深入细致的参与观察中投入情感.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需要,是纵深推进基础教育战线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党建质量的内在要求.中小学生是祖
期刊
基于后现代文化空间化的历史语境,詹姆逊通过恢复辩证法的时间性内涵,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视为一种辩证叙事,认为其作为一个将多样性、差异性的历史统一进单一的世界体系的总体化运动,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效价".对辩证法空间维度的拓展以及对时间或历史维度的强化,形成了詹姆逊独特的空间辩证法理论,他据此对资本主义历史进行文化分期,最终构成了其文化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詹姆逊并没有捍卫马克思思想的基础性地位,其文化批评理论更多地承袭了黑格尔抽象的肯定与否定模式,抽空了现实的具体情境,凸显了形式分析的优先
情境主义创造的异轨概念,既拒斥神学教义的原教旨主义,也不是现代性哲学解释学中对作者原文的复杂解释和读者对原始语境的逼真还原,异轨的出发点已经是超越性的"进步".异轨的本质,在于对一种历史文本内在的话语和词语的"抄袭"与故意挪用,所以,异轨是一个当下话语生产与经典文本之间的差异性关系范畴,由此异轨后的话语情境会是一个诗意的此—彼之间的复杂转喻构式.异轨的具体做法,表现为将原来经典文学文本中的具体表达和陈旧语句删除,替换为思想进步所需要的全新观点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