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是对现实的反映,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因而它既有积极的功能,也有消极的作用。例如明媚的春光令人愉快,学习获得了成功或被评为先进时产生的喜悦……这些都是因为客观现实满足了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而产生的愉快、喜悦的情绪体验;再如自己说错了一句话或做错了一件事引起的不安,甚至烦闷、忧虑,这些都是因为客观现实未能符合人的需要或愿望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在学习中,情感和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
  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明确目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所谓责任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完成学习任务时产生的一种情绪。当一个学生有了高度的责任感,他就会对完成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认识,并时刻督促自己认真努力地去学习。因此,我利用教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及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创设机会,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及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介绍数学史,介绍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的故事,介绍我国数学领域的伟大成就,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因此,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了求知欲,哪里就没有学校。”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中,就可以知道,作为一个教师,要能充分认识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努力学习。
  例题:某工厂储存350吨煤,由于改进炉灶结构和烧煤技术,每天能节约2吨煤,使储存的煤比原计划多用20天,储存的煤原计划用多少天?每天烧多少吨?
  按上节课和学生一起归纳的一审二设三列四解五验六答六步法让学生自己解题,他们带着问题、带着求知的欲望积极解答,既开拓了学生求知的思维,也加深了对方程的应用知识的更进一步的认识。
  又如在讨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为何是(上底 下底)×高÷2时,大多数学生都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但也有一些学生把一个梯形通过割移论证,培养了思想的开阔性,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
  三、表扬激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不管是谁,在自己取得成绩之后都会感到非常快乐,这实质上就是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必然影响他的后续活动,激励他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当学生有了一点进步或取得了一些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实践证明,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特别是那些被打入“冷宫”的后进生,更是如此。
  如下面这道开放性试题,就是一个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的典型事例。
  某饭店的厨师老张每千克大米蒸出的米饭比老李多了0.2千克。现在用同样多的大米,小张蒸出了24.2千克的米饭,而小李只蒸出了22千克的米饭。问小张、小李每千克大米各蒸出多少千克的米饭?问题:大米蒸成米饭后为什么质量会增加?用同样多的大米,为什么有的人蒸出的米饭多,有的人蒸出的米饭少?米饭质量、每千克大米蒸出的米饭质量、大米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带着问题,学生自然会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
  四、理解信任,培养学生的自信感
  相对小学生而言,初中生都有一种“我已长大了”的心理,希望大人能理解他们,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千万不能往他们身上泼凉水。
  有一次,我放手让他们自己组织了一次室外数学活动,效果挺好,从“口算竞赛”到“找朋友练习”,从“学具制作”到“数学猜谜”,形式灵活,丰富多彩,事后和他们交流,他们都希望我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關心爱护,培养学生的自尊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初中生虽然年纪还小,但他们也有自尊心,同样享受被尊重的权利。当某个学生受到欺负或被别人歧视的时候,老师应站在正确立场上,张扬正气,主持公道,千万不要灭杀了学生的自尊感。当然,老师更应该起表率作用,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要关心爱护学生,鼓励他们张扬个性,树立自尊,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和形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能够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杂问题简单化,由此可以达到数学问题化难为简、化繁为简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  数学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的教学,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
【摘要】从教材体系看,整个小学教材贯穿着两条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明线),另一条是数学思想(暗线)。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显性的数学知识中,却决定着数学学习的方向。在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全面提高思维素质。貌似简单的“计算”,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数学思想的教育素材,教学中应充分抓住算理的形成过程,使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挖掘和提炼。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计算
【摘要】亲切、感人的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开始,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个个“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快乐轻松中主动学习数学。  【关键词】低年级农村生活环境说话能力准确的数语  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很容易被忽视,尤其农村小学学生说话能力相对较差,受农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