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 妙在赏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pl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的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而且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此,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通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在作文教学中,我通过运用赏识法,不断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本人的做法:
  一、赏识渗透在作文评改中
  评改作文,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主要环节。我在评改中,总是用赏识的眼光去评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总是特别注意发现每篇作文中的“珍珠”。以赏识的眼光评改学生习作,重在激励。我通常采用下面三种方法评改:
  1、符号赏识。我用的符号赏识是画圆圈。批改作文时如发现了作文中的妙词、佳句、精段,便会画上红色的圆圈,别小看这些圆圈,这圆圈作用可大呢,这些圆圈如同将一窜窜闪光的勋章奖给学生。学生看到这些嘉奖的勋章,一定会有激励作用:我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我要写出更好的作文!
  2、批语赏识。利用眉批尾批进行赏识。这是比符号赏识更有效的方法。遇到作文的妙词、精段,除了用赏识符号外,尽量多批赞语,不要吝啬鼓励性的语言:“这个标点用的恰当!”“你的词汇真丰富!”“这个句子把人写活了!”“读你的文章简直是一种享受!”“你的作文很有大家风范,将来一定是个大作家!”如此的评价性的语言一定让学生“喜出望外”。例如,一次,有个后进生交了一篇只有一行字的周记,字迹也很潦草。我没有为此生气,而是写了这样的批语:“你的选材真有意思,如能多写几笔,一定能把逗蚂蚁的事情写得更好。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在批语中我有意夸大他作文选材有意思这个闪光点,尊重他的情感,关注他的体验。周记发回去后,第二天他交给我一篇重写的周记,端端正正地写了足足一页。我给他的习作评了一个优秀加星的等级,这个学生高兴极了。后来,他端正了习作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习作水平也逐渐提高了。
  3、评分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所以,老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魅力,让赏识教育成为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所谓评分赏识,就是差异评分,树立“信心”。差异评分法指同一次作文,优生与差生的评分标准不同,佳作优惠,给足高分。96分、98分,甚至99分、100分都可以。“差生”优待,即使他的文章在与他人比较时算不上好,但在与自己作纵向对比时已有很大进步的习作也可给好分数。对差的作文尽量不打不及格的低分。因为打不及格,无异于老师在斥责学生:“你写的是什么?”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来说打击是很大的。长此以往,他们会失望、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不愿练笔。分数只是一个数字,只要能激起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何必吝啬分数呢?因此,差异评分,也是一种较好的鼓励。
  二、赏识贯穿在作文讲评中
  作文讲评,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作文讲评,我主要采用两种形式:1、提名赏识。将上一次作文写得好的或进步大的同学,逐一提名表扬。2、范读赏识。将优秀作文(整篇或选段),进行范读。它不仅是对作者的极大鼓励,而且会使其他同学产生羡慕和学习心理。记得有一次考试,作文要求写一件难忘的事,有一位学生就是写老师在作文课上赞赏他作文的事。他这样写道:那是一节作文评讲课,老师读了几篇作文后说:“下面我们一起听听××的作文。”我一听,心里顿时嘭嘭跳起来,真怕受到老师批评,同学们嘲笑。可谁知老师接着说:“××这次作文写得不错。”我听了,心里一下子激动起来,心里喃喃说道:“想不到老师会读我的,还说我写得不错,看来我的作文也能写好。”“也许是内心太激动,连老师读什么我都听不进去,只想着回家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由此看来教师要善于赏识每一个学生的作文进步的一面,像珍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肯定他们,必定会给学生带来上进的信心。
  三、赏识体现在作文延伸中
  所谓作文延伸就是在作文讲评后,把学生的佳作进行展示或推荐发表。这样,不仅能对佳作的作者有激励作用,而且能使其他学生在赏识中提高写作水平。我通常采用下面三种做法:
  1、编写优秀作品集。收集本班的优秀作文,加上教师点评,编成集,同时编写优秀日记集、优秀周记集,装订成本,每月一本,同学间互相传阅、学习借鉴。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
  2、推荐发表学生佳作。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校作文报或一些期刊的中学生园地发表,使同学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写作也由课内到课外扩展了。这样,既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而这些所有的关键都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比如,管海晶同学发表文章后,我把她的作品复印给班上的同学,并写上寄语“亲爱的同学们:你的同学管海晶的作品可以发表,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作品也一定能发表。”
  3、引领学生赏识习作。每位同学的作文都有闪光点,每次作文讲评后,我都积极引领同学们学习别人的長处,或用词,或行文思路,或开头结尾,或过渡照应等。在赏识中拓展思维,拓宽文笔,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多年来,我通过赏识学生作文,通过引领学生赏识别人的作文,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热情,树立了学生作文的信心,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实践让我深深知道,作文批改,妙在赏识。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4  写文章大致要经过思考酝酿、初步成文和修改完善三个阶段,而修改完善是一篇文章精彩与否的重要阶段,也是写作水平逐步提高的必经途径。好的作文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推敲而写成的。很多大作家、文章高手都很重视这个修改阶段,“文章不厌百回改”是他们的共同经验,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写成之后,自己看,优点何在,毛病何在。眼光渐高,笔下渐熟,定会写出好东西。”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训练中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学生最经常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也就是"随文练笔"。  一、"练笔"的特点和作用  "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在写法上,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来。如我爱故乡的杨梅》,
伴随着海量个性化需求的涌现,单一化的产品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吸引消费者进而在市场中获胜,现在的厂商无一不提供一系列满足消费者相似或相同需求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这一系列的产品被称为厂商的产品线。然而,厂商同一条产品线内产品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之间会相互竞争相互蚕食对方需求的现实,给厂商产品线定价决策带来很大的困难。学者们对产品线定价决策做了不少研究,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价格对产品感知质量的影响经常
中图分类号:G623.23  一、初学写诗,轻松入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孩子通过联想、想象,借助多媒体展示画面,让学生漫步诗境当中,领略诗歌的意境,把诗歌变成故事,把诗歌变成美丽的画面,并联系自己色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说话时要掉中学生的感官,把想象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请看《流动的画》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你们自己读第一节诗歌,一边读一边在脑中画画。等会儿老师 请你们说说,你们读的时候都
冬至阳生,寒气严凝。  当此际,冰霜彻骨,凛凛朔风,  山阴道上足迹窮(过板)。  白茫茫霜华遍地,瑞雪飞空。  乐陶陶,在那暖阁偎炉(卧牛)。  把高歌颂。  唱的是,踏雪寻梅浩然公,飘然兴致迥不同。  庾岭千株开正盛,映寒光,含香弄影报嘉平。
期刊
摘要: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构成小学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小学作文教学一样,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采取相应的培养策略,从而将使教学目标充分实现。本文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尽可能实现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今后小学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