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物理命题改革谈学生能力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试题历来是被认为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对高考命题方向进行进行分析,对于指导中学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帮助学生理解高考的命题形式,开拓视野。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考物理命题;学生能力培养;新课标
  新课标的出现,导致物理命题改革。一方面来讲带动了知识的进步,另一方面来讲对于学生或者老师都是很茫然。那么就需要教师根据命题改革的方向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由此可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物理命题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考物理学习现状
  现在,我国内地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已经实行了“新课标”的课程改革。然而,在“课改”实施的区域,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在高中物理“新课标”三个系列的选修教材中,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只选1系列(文科)和3系列(理科)教材,对应用技术方向的2系列教材则无人问津,甚至无人订购。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才市场上目前最需要的正是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从人才市场上看,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适合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人才培养上看,由于现行理(工)科高考命题基本上是对应3系列教材,而3系列教材偏重于物理概念、逻辑分析和思维方法。在高考命题的“指挥棒”下,“木块摞木块,滑轮加斜面”的问题依然成为物理习题的主流。从社会效益上看,大部分学生每一天的生活就是听课、做题、考试,很少有独立思考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很多学生只是善于“应试”,而不善于“动手”;另一些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却不善于“应试”,使学生中“会考试”和“能做事”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高考物理命题的改革
  1.高考制度改革
  考试方式的改革改变“一卷定终身”,而采取一年多次考试。可以暂行一年考两次。第一次高考:“研究型本科”招生考试。时间:每年4月初。招生学校及专业:“211”大学和重点大学中的“研究型专业”。培养目标:为我国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新能源、新科技的探索和开发,以及世界前沿的科学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形式:分文理科。第二次高考:“应用型本、专科”招生考试。时间:每年6月初。招生学校及专业:所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专科院校(含清华、北大等重点院校的部分专业),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目标:培养我国急需的、大量的、各行各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及其他应用型人才。形式:分文理科。前一种考试方案,实际上起不到多大作用。而后一种考试方案,很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把应用型命题及提高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作为努力方向。对于准备参加研究型考试的学生,也有了两次参加高考和被选拔的机会。
  2.高考物理命题的改革
  对于研究型考试,命题的宗旨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辩证思维、创新能力及归纳综合和协调能力;考查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中去的能力。即使对研究型考试,也应适当地减少“抽象问题”,着力考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研究型考试命题与现行高考命题相似。应当承认,通过现行考试命题选拔到重点院校的学生,确实是智商很高的学生,但仍需要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对于应用型考试,命题的宗旨是:对知识的掌握只要能很好地理解,并达到课本的基本要求,能熟练地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即可。重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1.注意思维训练
  要解决问题,思维是很重要的。教师注重讲解概念和结果得来的缘由,帮助学生培养完整、独立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得到问题解决方法后能够举一反三。学生要综合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必要时还要加上自己的运算、推理能力等,比如说试卷中的2题,它是牛顿定律的应用,由于题目只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坐标图, 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创建物理模型,弄清弹性球的运动轨迹和过程。公式运用很多,还要求学生有熟练的运算能力。
  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性知识的积累
  物理学与很多学科都有联系,比如化学、数学、自然等,而在生活中,很多的现象又是离不开物理知识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考察会用到一些其他学科的常识,这就要求学生知道很多的应用性知识,明白各种知识之间互相作用的原理。教师在教学时,要多为学生补充一些应用性常识,比如科学发展、生产生活、创造发明等,讲解它们所运用到的学科知识,以及运作原理。加强学生应用性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习惯,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效。
  3.培养快速提取信息,整合消化知识的能力
  虽然近几年高考物理的题量减少,但是考查范围却有所增加,考察的知识点也在增多。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学习好重点的必修部分的同时也能兼顾选修部分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时抓住重点,快速整合消化知识的能力。在复习考试时准确审题,快速提取有用信息,做到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要想兼顾必修和选修部分还要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区分这两个部分的异同点,掌握解决不同类型题目所需要的方法。
  结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那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考延伸能力。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就沟通,在“指挥棒”下积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他们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曲艺.基于高考物理命题改革谈学生能力培养[J].技术物理教学,2013(03).
  [2]于克明.谈高考物理命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物理通报,2012(06).
  (作者单位:西藏林芝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看似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但是关于人文性的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是树立广大青少年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摇篮,是让教育教学无限延伸的肥沃土地。本文结合了笔者的教学实践与当代青少年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德育融入到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进
【摘 要】研究发现法的教学模式,利用其优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发现教学法,激发兴趣探索知识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数学;现教学法;数学教学  发现法是在国外发现学习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发现法由来已久,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尽管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它有局限性,但因为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培养,主张教会学生学习,因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
故障现象:一辆江淮HK6606K型客车,装备玉柴国ⅡYC4F115-20型柴油机,行驶里程9000km。该车因发动机异响、运转无力到服务站检修,研磨气门后起动发动机,运转数秒后发动机自行熄火,且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多种解决方案中找到最优化的方案,体会统筹与优化思想。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
【摘 要】三生教育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但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三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前进步伐,体现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时代特征,它的内容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将三生教育的教育方式应用到物理学中,对学生培养和提高生活生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们掌握并理解三生教育的内涵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本文
面对全球教育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要学会自由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
【摘 要】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学观念。美术教学因其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更适合在欣赏、探索、讨论、活动中进行。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时间、空间和实际操作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期高效。  【关键词】限时;合作;展示;解放  美育不仅开发学生智力,更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中学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一种手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什么样的美术课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