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我国更加对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具备适合终身发展的能力,完成教育的最终目标。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渗透,学生对历史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加入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使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深切感受到历史事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
  在历史课堂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意识,针对一些历史事件,能够客观地去分析,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分析问题,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探索中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在高中历史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1.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历史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细数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其中,包含了各个国家的历史变迁,阐述了人们是如何从远古一步步发挥自身的智慧走到现如今的高科技社会的,通过学习这些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中包含的中華民族的魅力,深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等精神的影响,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注重的是学生掌握适合终身发展的能力,在历史方面,不仅需要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历史知识,深受历史知识中文化底蕴的熏陶和渲染,不断纠正自身的思想问题,提升文化境界。还在于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以史为镜”,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和模范榜样,建立规则意识和原则,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严格的遵守,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1.基于核心素养导入课件进行教学
  历史教师在开展核心素养教育之前,需要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发展情况的学案课件,因此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时,可以从“头”出发,从课件入手,完成核心素养的渗透工作。例如在学习近代中国历史时,这一时期的中国是屈辱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需要将重点放在这些条约和战争对社会各界的影响,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线,使学生掌握分析历史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掌握中国的近代社会的无奈和后续的事情发展走向,使学生明确了在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走了不少曲折的道路,经历了艰难险阻才完成了新中国的建立,保障了人们的平安幸福,使学生能够更加珍惜现在,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心。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化教学,巧妙地设置问题情景,将学生带入到问题情景当中,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现状,将核心素养逐步渗透到课堂教育当中。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采用的外交策略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在课前提出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料,将资料带入到课堂中进行讨论。通过探讨,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还明确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强国与弱国的外交策略,丰富了学生掌握的历史内容,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促进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
  3.合作学习,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大家讨论研究,交流各自的想法,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假设,“假如中国历史同时间段开展了工业革命,中国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利用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组内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学生可以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原因,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开展一场辩论赛或即兴演讲,要求各个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散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还帮助学生养成了自主思考的习惯,逐步提升历史知识的实践能力,完成了核心素养的渗透。
  4.将历史观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统一培养教育
  学习历史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还需要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建立清晰的逻辑思维,从而对自身的历史观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历史观的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统一起来,推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成,也能使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对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并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怀,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思想上的进步。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从教材中跳脱出来,结合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完成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历史知识的研究讨论中,提升学生历史知识的实用性,并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生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47.
  [2]张燕.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19(20):12-13.
  [3]徐燕文.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书育人,2019(13):47.
  (作者单位:甘肃广河县广河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时代的新式教育变革,更加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适应性放在改革的首位。改进教学模式、研究新型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增加教学的有效性、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和自觉学习、创造性学习。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 新式教育改革 自觉学习  初中阶段,作为接触化学学科的初始阶段,是构建学生主动了解有关化学学科的知识、学习化
【内容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才能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如何运用微信平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微信平台 运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手机软件中的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平台。据调查微信交流的即时性与便捷性深受初中
【内容摘要】语文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性环节,教师要在深化剖析统编版语文教材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革新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层次化阅读实践中提升语文知识层次与综合素养。  【关键词】统编版 初中 语文教材 阅读教学 实施策略 研究  听、说、读、写是初中语文学科的关键性组成要素,阅读是学生获取
【内容摘要】智慧课堂在我国教育界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通过智慧课堂自主學习是智慧课堂的最大特点,教师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给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活跃有意义的智慧课堂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通过因材施教的方法引导每一名学生正确的面对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难点是每一名教育工作应尽的职责。  【关键词】智慧课堂 初中数学  在初中阶段,青少年智力发展旺盛,教师要通过正确有方向性有目的
【内容摘要】政治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和前提。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合格的学生,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高中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仅区别于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也与初中时期的科学文化教育不同,对培养学生的人格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资源现状和传统的教学观念的阻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单一、机械。为了进一步促进高中政治教育的发展,教师们必须具体分析且借助现代化技术,从而使高中政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也逐渐将消费观念转变成了享受型消费,经常会选择出国旅游等,在这个消费过程中,人们会发现学会英语的重要性,英语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与人交流以及日常生活中,而对于学生来说,英语也是高考必考的一个科目,在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中,英语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據调查研究,学生在英语教学中面临的
【内容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开始日益凸显。因此,相关人士越来越注重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并且如何将化学实验合理地应用在化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由此可见,十分有必要加强对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创新,以此来提升化学教学效率。为此,我国对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应用引起了高度重视,从而让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与国的交往逐渐密切,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英语写作仿写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所以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当前高中英语写作仿写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习兴趣 仿写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英语写
【内容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长期实践中发现,其教学方法上还是有着不足之处,对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阻碍,也无法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地理教学中,比较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针对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比较法 应用策略  现阶段,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其在实际应用中有主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的
【内容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关键性环节,包括课内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能力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教师要围绕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全面、深入把握教材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其和课外阅读有机整合,促使各层次学生在多样化课外实践中顺利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整合的路径。  【关键词】统编版 初中 语文教材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