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变为语文学习的资源,是学生喜爱语文的一个途径。本文从语言交际、课外读写、各学科、影视、网络、班级学校的各种活动、各种社会文化等方面阐述作者的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语文学习 生活 尝试
我们的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強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非常重视学生与生活的关系,他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发掘、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除了在课堂上利用书本上有限的教学资源,更重视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改变思想,进而改变生活、创造生活。在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学语文的种种渠道和资源,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课外读写中学习语文
课外书籍是我们开拓知识、扩展视野的一种必要的方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中吸取精华,在写作时能思如泉涌。在课外读写的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
1、开展好读书读报活动。开学初,我即根据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和语文教材的指定阅读书籍,要求学生或买或借,在每周抽出一节的语文课由一名同学为大家读一段文章。还推荐学生订阅了《中学生报》、《语文报》。班级内准备一个记录好词好句的本子,我与学生一起将平时读书读报时发现的好文章好语句摘抄到一个本给学生共享,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要与积累相结合。 必背古诗文一定要做到能脱口而出、随手写出,此外还要背一些自选的“古代经典名句”这样,学生高中毕业时,肚子里就装了200多篇古诗文和200多则中外经典名句,使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语文能力逐步加强。
2、我校图书室每周都定期开放,我为每个学生办理了借阅卡,每周带领学生去借阅书籍,并在图书室内观看,让学生有一个集体阅读的好习惯,同学之间能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3、课前几分钟进行的短小语文活动。如读一首小诗,讲一个小故事,唱一支好歌,抄一条名言,记几个条成语,发布一条新闻(包括学校新闻和班级新闻),发表一篇一分钟讲演,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各种说的机会,如讨论、辩论、讲演等,以提高他们的口才。并通过校团委的广播站,定期将学生写的文章在校广播站进行播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既重视写,又重视改。这里的改,指的是学生的自改。自改的方法有:二人互改,小组评改竞赛等。自改与互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6、作文与练笔的命题,尽量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让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二、在语言交际中学习语文
中国文化源源流长,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这就注定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新课标提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根据这个要求,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在与进行语言交流时注意正确使用文明语言,并留心倾听别人的语言,对其好的、美的语言加以吸收,对其不好的、粗俗的语言予以舍弃。如社会上一些文明礼貌用语、校园里一些洋溢师生亲情和同学情谊的话语,都提醒学生记载下来,揣摩品味,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成熟度,增加自己的语言美感,努力达到新课标口语交际的总体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三、在各学科中学习语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教材措辞的严谨、内容的条理,都是大可值得学习借鉴的,几何证明题的逻辑性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像英语中与汉语的不同构成方式、语法习惯,都对开拓学生视野大有裨益。
四、在影视中学习语文
影视是学生喜爱且经常接触的。电视新闻的规范语言,电影、电视剧的剧情结构、语言风格、背景材料,等等,引导得法,都可以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好教材。我就要求学生在收(观)看影视之后的观后感中不但要记故事梗概,还要记好的台词语言,并尽量用自己的风格语言来进行评述。
五、在网络中学习语文
经调查,我班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我提醒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适时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帮助进行监督,还要求学生将查找的资料打印出来,以与大家共享,与大家交流。
六、在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学习语文
“学以致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语文:一个招牌、一条标语、一则广告……小到请假条,大到法律文件,语文几乎无处不在。要让语文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前提就是要学好语文。
“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领域拓宽之后,语文学习的资源更丰富了,我和我的学生们也深深感到语文课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赵福祺.李菀编著《语文教学实施指南》.
[2] 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老师读本》.
【关键词】语文学习 生活 尝试
我们的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強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非常重视学生与生活的关系,他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发掘、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除了在课堂上利用书本上有限的教学资源,更重视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改变思想,进而改变生活、创造生活。在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学语文的种种渠道和资源,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课外读写中学习语文
课外书籍是我们开拓知识、扩展视野的一种必要的方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中吸取精华,在写作时能思如泉涌。在课外读写的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
1、开展好读书读报活动。开学初,我即根据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和语文教材的指定阅读书籍,要求学生或买或借,在每周抽出一节的语文课由一名同学为大家读一段文章。还推荐学生订阅了《中学生报》、《语文报》。班级内准备一个记录好词好句的本子,我与学生一起将平时读书读报时发现的好文章好语句摘抄到一个本给学生共享,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要与积累相结合。 必背古诗文一定要做到能脱口而出、随手写出,此外还要背一些自选的“古代经典名句”这样,学生高中毕业时,肚子里就装了200多篇古诗文和200多则中外经典名句,使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语文能力逐步加强。
2、我校图书室每周都定期开放,我为每个学生办理了借阅卡,每周带领学生去借阅书籍,并在图书室内观看,让学生有一个集体阅读的好习惯,同学之间能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3、课前几分钟进行的短小语文活动。如读一首小诗,讲一个小故事,唱一支好歌,抄一条名言,记几个条成语,发布一条新闻(包括学校新闻和班级新闻),发表一篇一分钟讲演,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各种说的机会,如讨论、辩论、讲演等,以提高他们的口才。并通过校团委的广播站,定期将学生写的文章在校广播站进行播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既重视写,又重视改。这里的改,指的是学生的自改。自改的方法有:二人互改,小组评改竞赛等。自改与互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6、作文与练笔的命题,尽量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让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二、在语言交际中学习语文
中国文化源源流长,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这就注定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新课标提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根据这个要求,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在与进行语言交流时注意正确使用文明语言,并留心倾听别人的语言,对其好的、美的语言加以吸收,对其不好的、粗俗的语言予以舍弃。如社会上一些文明礼貌用语、校园里一些洋溢师生亲情和同学情谊的话语,都提醒学生记载下来,揣摩品味,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成熟度,增加自己的语言美感,努力达到新课标口语交际的总体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三、在各学科中学习语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教材措辞的严谨、内容的条理,都是大可值得学习借鉴的,几何证明题的逻辑性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像英语中与汉语的不同构成方式、语法习惯,都对开拓学生视野大有裨益。
四、在影视中学习语文
影视是学生喜爱且经常接触的。电视新闻的规范语言,电影、电视剧的剧情结构、语言风格、背景材料,等等,引导得法,都可以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好教材。我就要求学生在收(观)看影视之后的观后感中不但要记故事梗概,还要记好的台词语言,并尽量用自己的风格语言来进行评述。
五、在网络中学习语文
经调查,我班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我提醒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适时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帮助进行监督,还要求学生将查找的资料打印出来,以与大家共享,与大家交流。
六、在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学习语文
“学以致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语文:一个招牌、一条标语、一则广告……小到请假条,大到法律文件,语文几乎无处不在。要让语文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前提就是要学好语文。
“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领域拓宽之后,语文学习的资源更丰富了,我和我的学生们也深深感到语文课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赵福祺.李菀编著《语文教学实施指南》.
[2] 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老师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