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玩童”玩创新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f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沙市马坡岭小学,有一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玩童”,他总是把新鲜有趣的事物带到学校,把音乐、魔术等“不相干的元素”融入课堂,把脑海里的奇思妙想带到现实世界。他就是学校的明星老师——易俊。
  把兴趣变成工作
  成为一名科学老师,是易俊在大学里就“注定”了的事情,不仅因为就读了科学专业,更由于他对科技创新的热爱。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书时,喜欢高科技产品的易俊就召集一批同学,成立了航模社团。2008年毕业后,他便进入马坡岭小学,成为了学校第一位专职科技辅导员。
  当兴趣成为工作,他“玩”得更起劲了。上班第一年,玩心不减的他带着学生们尝试了模型、小制作、奇思妙想闯七关。这还不过瘾,第二年,他便成立了电子制作班。“经过尝试后发现自己最擅长小制作,而且我很喜欢定向越野活动,就想教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如手电筒、收音机等,这些在户外活动时都能用上。”易俊说出了自己的“私心”。
  他的爱好也受到了学生们的“追捧”,电子制作班第一期招生异常火爆。活动室只能坐下32个人,但报名人数太多,经过筛选后留下50多个人,有些学生只能坐在过道上。作为学校的热门兴趣班,电子制作班不仅在每周三开课,还在每周六上午以及寒暑假对外开放。只要有兴趣,外校学生也可来上课。
  最好玩的还是每年的“科普艺术节”。自从易俊接管这项活动后,“科普艺术节”就变成了所有学生的“狂欢节”。十多个展区,每个学生都能在里面展示小制作和遥控飞机模型、发射水火箭、做主题演讲等。
  “忽悠”人有绝招
  书本上的知识大多枯燥无味,如果照本宣科,估计没有人愿意听。于是,易俊脑洞大开,把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元素融入课堂中,可能是音乐,可能是游戏,也可能是魔术。易俊笑着说:“效果挺好的,大家都被我‘忽悠’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
  在学习“摆的研究”时,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唱起了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随着摆锤运动速度的变化,他们唱歌的速度也时快时慢,易俊便提出建议:“两个人进行比赛,看谁的老虎跑得快?”
  要想赢得比赛,就得加快摆速。那么摆速与什么有关呢?当学生凝神思考时,易俊就引入摆角大小、摆线长短、摆锤重量等与摆速有关的量,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学生们听得特别认真,然后在游戏中一一验证这些理论,这样,书本上的知识自然而然地记在了脑海中。
  魔术表演也是课堂上的常见项目。大家都玩过一个游戏:把铅笔在头皮上摩擦几下后,铅笔就可以吸住桌上的小纸屑,这就是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然而,在教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时,这些“老套路”早已失去了魅力,如何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呢?
  易俊准备了一根吸管,上面脏兮兮的,于是,他拿出塑料袋把吸管擦拭干净。然后,他把吸管放到玻璃瓶中,说:“老师要变魔术咯。”学生们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过来。
  只见他把手放在吸管周围,手一移动,吸管也跟着移动。原来,经过摩擦后,吸管上的电荷不平衡,产生了静电,而手上的电荷是平衡的,所以吸管就会跟着手“走”。了解其中的原理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当起了魔术师,继续“忽悠”别人。
  在以后的日子里,易俊会“忽悠”更多的学生,让更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有一段关于科技创新的故事。
其他文献
生活中,功能齐全的物品,是人们的宠爱之物,而功能多、结构复杂的东西,就成了人们鄙夷之物。精而巧、小而多能的发明,定受大家喜欢,也是人们进行创新的立足点。  从大到小、从多到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删繁就简,巧剔“枝叶”,便是我们在这种创造过程中的有力法宝。  削一削  六百多年前,教皇把一个神学领域的异端分子关进监狱,目的是不使他的思想得到传播,这个异端分子叫作奥卡姆·威廉。  上帝保佑,卡姆
课本一向被认为是权威的,然而它也有出错的时候,“说”过一些科学谎言。你被这些科学谎言骗了吗?  钻石来自炭块  想要钻石的话,你可以到当地的珠宝店买一颗,或者买一块厚厚的炭块,将它埋到后院里。  大約1万年后把它挖出来,你就拥有了一大颗亮闪闪的钻石,因为钻石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是炭和高压。  事实:虽然科学家目前还不知道钻石的主要原料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炭块不能形成钻石。  钻石的基础元素是碳,
赵思宇最近发明了一种新游戏——斗蚕。他和彭潇、胡骏翔用厚厚的故事书在桌上搭一个简易的擂台,让自己的蚕斗士在上面打擂。谁的蚕斗士爬到了另一个身上,并且停留了5秒钟,谁就胜出。  3个蚕斗士齐齐出动,扭动着身子,活动活动筋骨。赵思宇首先介绍道:“我家这只叫桦桦,战斗力最强。你瞧,它多精神。”桦桦背上有些许黑点,身材修长,长着8对腿,是天生的“美少女”。它听到主人夸赞自己,扭得更欢了,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
雨,从小到大,一直在记忆里缱绻。喜歡雨,更喜欢下雨的日子里,清凉中漫溢着的温暖。  儿时,在农村老家,大人们每天像个不停歇的陀螺,忙不完的活儿。尤其是一进夏天,父母一大早就去地里干活,直到日中午后,才稍微休息。但是母亲从来不睡午觉,她要趁着好天,拆洗被子。唯有下雨天,才是老天给农人放的假。  但是庄户人家,很懂得运用统筹方法。晴天有晴天的活计,雨天有雨天的安排。  下雨了母亲也不闲着,把以前拆洗好
耳机这个好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在家中,在车上以及各种听力考试考场都有它的身影。虽然耳机一直是其他电子产品的附属品,但是不少人特别是音乐发烧友,都随身携带着耳机。  耳机非常神奇,仅仅凭借纽扣那么大的扬声器便发挥出了高档音响所能带来的效果,把声音以一种私密而且动感的形式传入人的耳朵。那么是谁发明了耳机呢?  德国科学家尤根·拜尔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发烧友,1924年,他在柏林开了一家电子公司,
真情实感是语文教学焕发生命力的催化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情感的重要性,从多个角度挖掘情感因素,酝酿自己的教学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  上课时,教师抖擞的精神、和蔼的面容、鼓励的目光、亲切的话语,能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他们忘情地进入角色,情真意切地讲述课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将艺术作品的情思、形象再现出来,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这就要求教师情感丰富,以情动人。面对语文教
出生贫民窟的安妮·迪维亚,活成了印度的全民传奇。童年的梦想就是她奋斗的远方。她说,翅膀一直都在,只要去挥舞它。  童年梦想,开着飞机去远方  1987年,安妮出生在印度东南边的安德拉邦,那里人口密集,十分贫穷。当年,没钱上学的安妮父亲选择了从军,为安妮的飞行梦埋下伏笔。  安妮从小跟随父亲生活在空军基地附近。她常常趴在铁丝网外,看飞机徐徐起飞。对她来说,飞机能去的地方就是远方,她想带母亲去看看外面
明朗的夜空,繁星闪烁,我们不禁会陷入对宇宙的无尽遐想之中。宇宙,它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1948年,前苏联物理学家伽莫夫认为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高达100亿度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  他甚至预言,那次爆炸至今仍残留着大约10K(K为宇宙绝对温度单位,3K相当于零下270摄氏度)的余热,成为微波背景辐射。  微波背景辐射真的存在吗?  60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射电天文学家迪克和皮布
发明背景:  我们刚接触有理数时,对有理数的定义、计算都搞不太清楚,进行有理数加减运算时总爱运用之前学过的加减运算法。有些同学即便掌握了有理数加减运算法,计算时也常出错。有理数加减法是六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于是,我设计制作了有理数(整数)加减法计算尺。  设计原理:  有理数(整数)加减法计算尺引用了数轴、线段的加减运算。  研究过程:  我先尝试设计了有理数(整数)加减法计算尺。  不管这
点金石是一块小小的石子,它能将任何一种普通的金属点化成纯金。点金石就在黑海的海滩上,和成千上万的与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石混在一起。  一个穷人在一本书里发现了寻找“点金石”的秘密:真正的点金石摸上去很温暖,但普通的石子摸上去是冰凉的。  所以,当他在黑海的海滩上摸着石子是冰凉的时候,他就将它们扔到大海里。  他这样干了一整天,却没有捡到一块是点金石的石子,然后他又这样干了一星期、一个月、一年、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