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的执行困境与现实超越

来源 :菏泽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战略既是现实要求亦是应然之举。目前,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存在着扶贫方式粗放、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多元参与主体缺失等问题。因此,应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发挥贫困人口的内生性作用以及促进政府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等方式,促使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其他文献
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周年诞辰。开天辟地,这个日子赋予伤痕累累的旧中国崭新的生命,并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讴歌、
作文教学难。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本期选登的这三篇文章是作者多年作文教学探索的经硷之谈,其共同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融合。
政通路小学的校名中含有“政通”二字,意即“政通人和”,政通体现的是一种正直的风气,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东汉文字学家刘熙的《释名》,称“政,正也,下所取正也”;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称“政,正也”。可以说,“政”与“正”的含义在一定情况下是相通的,都可以理解为“正直”。“通”则引申为“通达”之意。于是,我们就从学校校名的引申含义中挖掘出有效的、有价值的德育元素,把“品正慧通”作为学校的德育
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那么如何创设与学生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几点体会。  一
近年来,笔者注重通过发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明创造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果,共有100多项小发明、小创造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有两项发明先后获南京市和江苏省青少年发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突破传统的“满堂灌”或“一言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今教师不断思索与探讨的问题。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突出主体性,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转变观念,树立人本思想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想、有追求的鲜活生命,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所以,教师
我站在扬州何园一个栅栏前沉思良久。栅栏上写着一句很普通的语句:“你一定知道栏杆的作用。”我被这句饱含平等、尊重、提醒等意味的话震撼了——它不是耳提面命的传授,不是居
传统美术教学更注重形似.讲究技法的传承性.学生在教师的“填鸭式”教法下.单一地进行临摹,创作思维受到限制、禁锢。由于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加之安全上的考虑.学生很难走出教室.到
因为种种原因,我需要接一个“二手班”,听到这个消息,我很为难。这个班以前的班主任和学生关系非常好,我接手后肯定会有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学生和我的关系会有一定的隔阂。如何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我,是让我非常头痛的问题。  果然,刚一上任,问题就接踵而至:管理卫生的老师告状说卫生区没人扫;任课教师反映上课有人说话,学生作业不按时交;升旗仪式时班级因为行动慢、纪律差而被点名批评……一时间,我手忙脚乱,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