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森:“李向阳”在蒲城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位传奇的人物,是后来诸多小说、影视剧作品中作为原形人物最多的抗日名将,包括《平原游击队》的李向阳、《剑吼长城东》的鲍真等。叶剑英称他为“中国的夏伯阳”,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称“他的赫赫战功与英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中”。他是谁?
  包森的故居并不太好找,在手机百度地图中不管输入包森故居还是包森纪念馆,都没有显示,只能将导航定位在蒲城县桥陵镇义龙赵家村。
  在村民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村子中心的包森故居。让记者有些吃惊的是,这竟是一座清光绪年间建成的典型的三进式关中民居建筑,而且与村里其他民居风格迥异。据村民说,这是时任清代地方官员为包森的叔外祖父所建的。
  赵家村是蒲城桥陵附近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若不是因为出了包森这位抗日名将,或许会一直寂寂无名。“2019年国庆节前修复完工对外开放以后,包森故居就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市、县、镇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蒲城县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所以游客和学习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包森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5月11日,中宣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团也到这里进行了采访。”
  故居重修
  “记得我从前在家乡的时候,常常看见他们这些人,往往从外边升官发财回来的或者由本地发家的人们,并不顾他们是做贼钻柳或者丢人丧德的事情,只要得到了官做和财发,那就不知要怎样的奉承他们才好,可说是这种恶劣社会真实面的现(显)露。固(故)然说我们所谓是新青年,新青年是不避旧社会恶俗的,并且是要破除她的存在。
  ——摘自包森给父母的家书
  
  2021年5月11日,渭南市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决赛,蒲城县包森故居的讲解员邢梦婵参加了专业组的比赛,并将讲演的重心放在包森生前给父母与兄长的两封家书中。这两封家书,是邢梦婵深挖了诸多与包森有关的历史资料后选定的特殊角度。
  包森故居是2019年重新修复的,在此之前,这座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的老民居,历经岁月风雨,墙斜雨漏,椽朽瓦破,部分地方坍塌,修缮保护迫在眉睫。
  2016年11月2日,在冀东抗日大暴动八十周年之际,开国上将、抗日英雄邓华之女邓欣受其母委托,同包森的侄孙女赵琦一起来到蒲城包森故居,为包森衣冠冢献上花圈。据邓欣说:“抗日战争时期,包森是我父亲的部下,他屡战佳绩,深得父亲赏识。父亲对于包森的牺牲一直都很内疚,说不该把他留在那里的。当年在一起共事,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常在一起交谈,那种亲密的战友情很难得。我母亲今年90多岁了,她一提起包森还很难过,所以特别嘱咐我一定要到蒲城祭奠包森。”
  其实包森的衣冠冢不止一处,在河北省唐山市冀东烈士陵园、遵化烈士陵园以及野瓠山包森牺牲地、天津盘山烈士陵园,都有包森衣冠冢。而且除了石家庄烈士陵园,在遵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玉田县烈士陵园、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盘山烈士陵园、冀东烈士陵园里,也都修有包森的陵园,或悬挂着包森的遗像。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派人到遵化寻找包森的遗骨,移葬至石家庄市华北烈士陵园。野瓠山包森烈士牺牲地还树起一座纪念碑,碑为正方形,正面镌刻着“包森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在蒲城,包森的生平事迹并不像在燕赵大地那样广为人知,这或许是因为他早年就离开故乡的缘故。曾在2016年11月陪同邓欣祭拜包森的蒲城县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起来有些难受,在东北和河北地区,包森的大名尽人皆知,但我们这里却很少有人知道,甚至有村民都不知道包森是谁!所以,县政府决定修整包森故居以及坟墓,同时整理材料,希望有更多人知道他的事迹,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此后,蒲城县政府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契机。三年后,蒲城绿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景随阳先生慷慨出资130万元,对包森故居进行了修缮。缮后之居修旧如旧,保持原貌,光华重现。
  在维修过程中,蒲城县政府派人前往河北石家庄、遵化等地,收集整理包森的相关资料,并在故居修复后进行了布展。展览内容分为“父母教诲、师长器重”“少年立志、三原学潮”“壮志未酬、血洒冀东”“慷慨悲歌、缅怀敬仰”等八大版块,全面展示了包森作为一位革命者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包森故居重修开放,为将相故里蒲城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增添了新的亮点,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弘扬英雄事迹、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又一红色教育基地。
  铁骨与柔情
  “父母亲:入冬以来,身体安好吗,全家人都安寧吗?自出狱后,这多日以来,东奔西跑,飘泊无定,以致于不曾给家里人写信,使你们老人家为我牵心,这是我的不孝处,望你们老人家饶恕这次。”
  ——摘自包森给父母的家书
  
  蒲城县景陵文物保护中心收藏着三封包森的家书。写给父母的这封书信,是他刚经历了三年的牢狱被释放出来后写的。而赵宝森、赵寒、亥娃、包司令、老包……这些原名、化名、别名,都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遗产。
  1911年7月21日,蒲城赵家村赵连登家第三个孩子出生,父母给他取名叫赵宝森。七岁时,赵宝森被父亲送入私垫读书,因其天资聪慧,深得师长常志伦老先生的厚爱,加之他喜读古代历史的各种演义,特别仰慕善谋略、能征战、有作为的历史人物,渐渐形成了自己急公好义、慷慨豪放的性格。师长常与人说“此子非凡品”,并将家藏几世“武经七书”赠与赵宝森。
  民国初年开始的兴办新学,也冲击到了渭北这个小县城。1927年,赵宝森进入蒲城县第一高小上学。在这所学校里,赵宝森开始接触到很多新知识。他的小学主课老师是中共地下党员张资平,通过这位老师,他有机会接触到了大量进步书籍,也结识了贾拓夫、王菊人等共产党人。
  1930年初,赵宝森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位于三原的陕西省立第三中学。1924年,共产党人魏野畴开始在这所中学任教,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这所学校先后走出了王泰吉、党维榕、张含辉、郭炳坤等著名共产党人。赵宝森也不例外,在这里接受了共产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赵宝森与同校的进步学生组成宣传队,在三原、泾阳等地举行示威游行,并带头冲入泾阳县国民党部,怒砸县党部牌子。回到学校,他又发动学生举行罢课,最后被学校开除学籍,后又遭通缉。
  赵宝森被学校开除回到蒲城后,当时的中共蒲城县委秘书王培荣与他联系,并于1932年2月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赵宝森投身革命的信念更为坚决,新婚不到一个月,就按照组织安排,只身到省城西安,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西安高级中学。
  1932年4月26日,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到陕视察,在给学生演讲中,他只字不提抗日救亡,满口“中庸主义”“攘外必先安内”的论调。在中共陕西地下省委的策划下,现场的赵宝森带头质问,并高呼口号,全场响应。学生们还向台上投掷砖头石块,戴仓皇躲进后台,愤怒的学生掀翻并烧毁了戴的汽车。
  “驱戴”事件后,因多次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赵宝森再次被学校开除。1932年8月1日,中共陕西地下省委组织西安各中学学生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诞生,宣传抗日救国。当局派了大批军警包围了会场,逮捕了大会领导人赵宝森等32名学生。后来西安学联发动全市学生进行抗议,才迫使国民政府当局将赵宝森等人释放。
  1932年,陕甘边区在农民游击战争的基础上建立了新苏区。这年冬季,党组织派赵定森到泾阳苗嘉祥游击队,不久又调他到三原武字区领导游击战争。从此时起,赵宝森使用各种化名进行地下革命工作,但主要以包森这个名字为主。
  1933年春,党组织又调包森到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的新宇白区开辟工作。经过艰苦努力,包森不但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党的组织,成立了游击队,还建立了新的区委。在开展游击战争的同时,扩大了渭北革命根据地。这年7月,王泰吉骑兵团在耀县起义,后编为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党组织派包森到起义军政治部做党务工作。
  也是这年秋,中共陕西省委机关遭破坏,包森又接受了新任务到西安工作,不久被特务发现,第二次被捕入狱,判刑十年。在狱中,包森受尽酷刑,苦熬三年多,西安事变后才获释。出狱之时,恰逢农历新年,包森思乡之情油然而发,提笔写下给父母亲的信:“今日是旧历大年,我想你们该是怎样的快乐。而这种天伦团聚的乐趣,以及往年在家为祖先忘了烧香或者哪里礼仪不到,以至于受到你老人家的责骂,哎,现在和最近的将来是办不到了……”
  出狱后,正值共产党与东北军、西北军密切合作,党组织派包森到杨虎城的西北军中任特务营二连指导员,从事政治工作。1937年3月,包森又被党组织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秋从抗大毕业时,抗战全面爆发。在包森强烈要求下,组织派他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一师工作,任三十三大队总支部书记。
  纵马冀东
  “人家年轻,人绝对不可以为我这种漂泊浪子常年四季的收(守)着,难道说咱是那种只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的下家吗?……要晓得,我是永不回来的人了。”
  ——搞自包森给大哥的家书
  自从追随了共产主义,包森就以革命为业,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从此与父母妻子过安稳日子的机会几无可能,于是,他在写给大哥的家书中表明了,不愿意拖累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不能让别人为了我耽误别人一辈子”。他和妻子生过一个女儿,但女儿在10多岁时就因病去世了。
  包森生前留下的影像并不多,最能反映他在抗战前线的一张影像,是在白草洼伏击战后的留影,他所骑战马即此战中缴获。
  到达晋察冀边区不久后,1938年6月,冀东人民在中共河北省委和冀热边特委领导下,筹划发动冀东抗日大暴动,中共中央派邓华支队与宋时轮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配合冀东人民的暴动。6月底,四纵主力一部抵达兴隆县东南,准备进入长城与冀东暴动队伍会师。行动前,四纵首长决定将包森率领的一个连留在兴隆澈河川活动,作为主力部队前进的支撑点。当时大暴动尚未全面爆发,这支小队伍成为深入敌后的孤军,而且人地两生,情况不明,困难很多,任务相当坚巨。
  在渭北领导过农民游击战争的包森深知孤军深入敌后活动,必须将自己队伍隐蔽在群众之中,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方式主动寻找战机,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这支游击队首先攻克了佛爷来(村)伪警察局,还采用伏击战术,粉碎敌人的进攻,俘虏70多名伪军,这是八路军进入冀东的第一个辉煌战例。
  7月中旬,冀东抗日大暴动全面爆发,包森和他的队伍已经开始在长城沿线洪山口一带活动,攻占了龙山口金矿,缴获了矿警的全部武器,并广泛联系同情抗日的上层人士和地方帮会组织头目,还迅速把群众发动起来,使这支四五十人的小部队壮大到200多人,開辟了兴隆东南、遵化东北的游击区,有力配合了冀东抗日大暴动。
  随后,宋时轮、邓华鉴于参加暴动的抗联队伍形成不久,政治素质不高,战斗力较弱,加之供给也有困难,决定将抗联队伍随同四纵主力转移平西根据地进行整训,同时留下少量八路军建立了3个支队,在冀东地区继续坚持游击战争。包森率领的200多人编为第二支队,由包森领导在遵(化)兴(隆)迁(安)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接受任务后,包森率部在敌人反复围攻和“扫荡”中,紧密依靠群众,巧妙运用奇袭、奔龚、强攻和迂回作战等多种游击战术,率领二支队转战在长城内外。半年左右时间,先后攻克迁安、遵化、兴隆、玉田等20多个敌据点,歼日伪军数百人,缴获枪支数百支。将游击区范围扩大到遵化全境,兴隆东半部,迁安西北部和玉田边界,创造了全冀东之冠的战绩。
  智擒赤本是包森一生最神奇的一笔,也是令他在日军和整个晋察冀边区名声大振的一件事。
  1939年春,包森支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包森带领二十八名战士在蓟运河一带打游击,人称“二十八宿”。4月,包森的警卫员王振锡探家,被遵化日军守备队抓获。守备队长赤本威逼利诱,让其说出包森的藏身地。包森得知后,利用各种方式营救王振锡,并与狱中的王振锡取得联系。王振锡将计就计,答应带路去找包森。等到赤本带着守备队行至遵化孟子院村前时,王振锡鼓动赤本单独进村劝降包森。赤本就换上一件长袍,只带一个翻译去劝降,刚进村中就被伪装成农民的战士活捉。等日军守备队追来时,“二十八宿”早已不见踪迹。   赤本被活捉的消息,令日本国内朝野大为震惊,立即组织了“赤本营救委员会”,派出大批日伪军在遵化扫荡一个月之久,终未得到赤本的音信。
  1939年9月,冀东大部地方干部和一、三支队调赴平西整训,上级决定只留下包森带领的第二支队和少量游击队在冀东坚持斗争,成为冀东战场的主力部队。
  1939年秋,冀察军区和分局决定建立冀热察区党委冀东分委,将冀东部队统编为十三支队(后改为冀东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包森被任命为副司令员。
  包森在冀东抗日战争中的卓越才能,受到上级党的极大倚重和关注。1940年元旦,在冀东抗日武装力量和游击区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李运昌在遵化阁老湾主持召开了领导干部会议,决定在冀东建立起统一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并决定包森到盘山去,主持冀东西部的军事工作,开辟盘山抗日根据地。当时盘山是冀东和晋察冀、平西往来的必经之地,地势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有着丰富游击经验的包森承担了这项开创性的任务。1940年春,他率部进入津冀交界处的盘山地区,以盘山为中心,在蓟县、平谷、密云、遵化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并建立了政治处,作为冀东西部地区抗日斗争的最高指挥部;还建立了小规模的学校,训练军政干部,巩固盘山根据地。
  白草洼战斗是抗战中八路军打得最为经典的战斗之一,因为这其实是一场遭遇战,战斗前双方都低估了对方的实力。
  1940年7月下旬,日本关东军武岛骑兵中队倚仗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天津蓟县的盘山一带连续扫荡,扬言要“踏平盘山”。包森得到情报,武岛中队七十余人要进山扫荡,便组织所部四个连设伏于白草洼。白草洼地形险要,两山夹一沟,沟底乱石横生,骑兵无法发挥优势,敌人一旦进入,很难跑掉。日军骑兵在一些山村抢劫后,尖兵队先进入包围圈。他们不停地扫视地形,犹豫一下,突然加速,跑到沟的西北口,朝山上进行火力侦察。八路军的两名哨兵被发现,中弹牺牲。后面的日军听到枪声,迅速向山上冲去,完全进入伏击圈,一进入就被打得人仰马翻。试图后退突围时,由于火力封堵太猛,只得下马,利用地形边还击、边突围,伤亡惨重。最后剩下的十余人钻进一个石洞,固守待援。包森命战士组成突击队,迂回接近石洞,距石洞三十米时,几个手榴弹同时被扔进洞里,敌军全部被炸死。这一役除了一名日军开战前跑回县城报信逃脱,一名日军受伤装死逃过一劫外,其他全部被消灭。
  1991年2月的一天,盘山烈士纪念馆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日本老人,他租了一个花圈,亲手书写了挽幅:“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死之人拜谒包森。”署名“冢月正南”。冢月正南正是白草洼战斗中的“漏网之鱼”。
  血战燕赵
  “我自然有我的任务,有我的志愿,老实来说,我对我的志愿情愿拿性命来护卫它。请你们老人家放心吧,让我完成我的志愿吧,你们老人家既然爱我,当然希望我将来学成个相当的人物,是不是呢?”
  ——摘自包森给父母的家书
  
  如今,包森在他的家乡渐渐为人所知。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包森逐渐为人们所熟悉,这是我们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收获。”他解释道:“只要一说是李向阳的原型,人们就想深知他的历史。随着他的故居重新修复,成了红色教育基地,很多人去参观、缅怀。另一方面,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通过红色故事讲解比赛和宣讲,包森的生平事迹已经广为人知。”
  邢梦婵在渭南市红色故事讲解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当时,市学习党史教育领导小组要求,不能比赛结束就万事大吉,而是要将这些红色故事宣讲到基层。”从5月份开始,邢梦婵随着红色故事宣讲团在华阴市、华州区、韩城、合阳等14个县(区)和旅游点进行了宣讲,包森的生平事迹获得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2021年6月,渭南市档案馆与渭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一个《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题,其中包森的故事也是以他的家书为主线,将他革命的一生贯穿起来。
  包森的故事特别能引发人们的关注与兴趣,这是因为他的生平充满传奇,契合了人们理想中的英雄形象。他不仅作战勇敢,而且指挥有方,在部队中威望很高,当地群众更是盛传包副司令员能识天体、会神算,赛过了当年的诸葛亮。
  在包森曾经抗日的最前沿冀东地区,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他的故事。在冀东抗战中,包森数次经历生死考验,但几乎每次都化险为夷。一次,日军一个大队包围了“二十八宿”,包森被一位老大娘藏进大缸,躲过了日军的搜捕。
  1940年4月,在日军对盘山的一次扫荡中,包森正在指挥战斗,突然,一颗子弹从他的左侧下颚打入、从右太阳穴下方钻出,当场不省人事。经过精心治疗,他奇迹般痊愈了。至今,盘山上还有一处山洞叫“包森洞”,相传是包森当年养伤的地方。
  1940年8月,为配合百团大战,包森率领十三团在兴隆、蓟县、平谷、遵化、密云境内活动。8月23日上午,攻克平谷县城西鲁应庄,全歼伪军40多名,缴获轻机枪2挺。9月初,又解决了三河庄“防共自卫团”,缴获枪支150多支。随即又将蓟县四区的民团260余人全部解决,缴枪250多支。
  1941年7月,冈村宁次晋升上将,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接连对冀东进行了三次扫荡。后因兵力不足,改调四万五千伪治安军来控制冀东。包森率领十三团发动了一系列战役,重创来敌,挫败了日军。这年11月26日,包森率领十三团一部发动了冀东第一次攻坚战——东双城子攻坚战,全歼敌人一个营。之后,他又在劉备寨、梁子河等地重创来敌,其中歼敌最多的是果河沿大捷。
  1941年12月15日,攻打治安军战役首先在遵化四十里铺揭开。李运昌、包森、曾克林率十二、十三两团各一部,在四十里铺附近布成一个长10公里的袋形阵地,伏击自三屯营向遵化进驻的治安军第三集团第六团。敌军进入伏击圈后,八路军全线出击,只用几十分钟的战斗便歼其团部,毙俘敌400余人,缴获轻机枪5挺,步枪300多支,首战告捷。冈村宁次哀叹:“到冀东如入苦海。”   1942年1月12日晚,包森得知驻玉田的治安军第二天将进燕山口扫荡,便率部连夜急行军,于13日凌晨一时布阵于遵化县西南果河北岸蔡老庄、蔡二庄一线。以三个连兵力正面牵制,以四个连兵力分两路连夜渡河迂回至敌后的燕各庄,形成包围之势。1月13日拂晓,包森部三个连集中火力从正面猛击敌方机炮部队,歼敌二百余人。失掉重武器的伪军大乱,余部五百多人向南狂逃至燕各庄,进入包围圈。这股敌人最后被毙伤百余,生俘四百多。另一股三百多人的伪军,在日本教官的率领下,逃入山上古庙,据险顽抗待援。包森得悉伪军第三团正赶来救援,便派出警戒部队阻击,并亲自指挥部队对古庙内的残敌强攻。赶来增援的伪军第三团是治安军精锐,但听到四团被歼,恐惧立即笼罩全军,其先头部队向包森部发起试探性进攻,包森部立刻猛烈地反冲锋,伪军生怕重蹈四团覆辙,扔下重武器夺路溃逃。一天之内,包森率部以伤亡三十余人的代价,连歼敌两个团,俘敌八百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如此辉煌的战绩,使晋察冀军区在接到战报时大喜之下惟恐失实,曾令重查再报。日军二十七师团长铃木启久闻讯后,也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中国的夏伯阳”
  1942年2月27日,包森带领特务连和一营一连,驻扎在遵化县城西10公里的野瓠山北沙坡峪,遭到日伪军的袭击。包森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勇猛反击。率领部队抢占北山后,包森正用望远镜观察敌情,一小股日军从八路军未及防范的小山沟偷袭过来。敌虽被击退,但包森却被敌狙击手击中胸部,伤势严重。
  据包森的警卫员高大章回忆,“子弹从左胸打进去,一下子胸口满是鲜血。”包森断断续续地说:“注意隐蔽……我……不行了,快去找苏营长,让他……指挥……”当高大章背着他转移到战场东侧的小山下时,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年仅31岁。
  包森牺牲的消息传出后,整个冀东党政军民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日军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在所有报纸上作“包森司令长官战死”的郑重报道。
  1942年3月17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为包森撰写社论,称赞道:“他的赫赫战功与英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中!”“英名永在”。叶剑英将他比作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的传奇英雄夏伯阳,称他为“中国的夏伯阳”。
  1945年11月,晋察冀边区冀热辽行署在蓟县南部建立包森县,以纪念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1946年初复名蓟南办事处。
  随着包森生平事迹在家乡的传播,蒲城县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采取更多方式加大了对包森事迹的宣传力度。
  2021年7月11日上午,在蒲城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蒲城景陵文物保护中心邀请县美术协会成员,在林则徐纪念馆召开了《抗日英雄包森》連环画创作座谈会。据介绍,这部连环画创作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其间多方搜集资料,几经修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抗日英雄包森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连环画面世后,将会为渭南市和蒲城县党史教育学习增添新的内容。
其他文献
灵长类动物是森林植物种子的重要传播媒介,它们的取食行为和栖息地利用影响着森林植物的种群更新。天行长臂猿是云南高黎贡山的明星物种之一。研究天行长臂猿的果实性食物和种子传播潜力有助于认清濒危动物的种子传播功能并评估它们对森林植物更新的贡献。于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对云南高黎贡山赧亢的天行长臂猿家群的果实性食物和种子传播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表明:天行长臂猿取食21科26属的33种果实。长臂猿取食果实的频次在季节间存在差异,以秋季(9—11月)最高。果实性状影响长臂猿的食物利用。小型肉质果、绿色和红色
意大利苍耳已经开始入侵乌拉尔甘草农田,然而对其入侵后果目前知之甚少。通过研究意大利苍耳与乌拉尔甘草的种间竞争关系,以期为意大利苍耳对乌拉尔甘草农田生态系统的入侵能力及入侵后果的评估提供试验依据。模拟了甘草农田的土壤水肥条件,采用取代试验法,设置意大利苍耳与乌拉尔甘草的单种种植和混种种植2种种植模式,待意大利苍耳生育期结束后进行收获,分别比较了该两种植物的个体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在单种种植与混种种植两种
基于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理论,对杜牧的《清明》及其二十二篇平行英译本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发现及物性理论运用于英译古诗词时方法具体、分类清晰,具有可行性,且在评析译文时能提供较为客观和系统的结论,因此,及物性理论可以作为评析英译古诗词的一种客观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译文在努力实现及物性过程模式对等的基础上,需兼顾参与者和环境成分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尽量使译文神形兼备,意形兼得,从而展现原诗的意境。
沉水植物是浅水湖泊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水深和基质是影响其生长的关键因素。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中常见的沉水植物,水深变化与基质类型对苦草生长的影响已有部分研究,但结合苦草叶片生理性状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研究使用沙土和泥土,在3个水深(40,120,200 cm)下种植苦草,探讨不同水深和基质下苦草的形态响应和生态生理适应策略。研究发现,浅水(40 cm)和深水(200 cm)区苦草通过改变株高、分株数和叶片数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绿素浓度来适应胁迫环境。中等水
营商环境的优劣是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直接影响陕西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陕西省营商环境已大幅改善,但与北上广深等发达省份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政府行政服务水平较低、发展要素保障能力不足、市场监管秩序亟待规范、人力市场发展不成熟等问题。未来应从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监管创新、优化并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三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陕西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各方面对企业活动产生
基本公共服务关乎民生,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伴随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就要求政府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必须与时俱进。目前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供与需的矛盾是制约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凸显问题。摸清南疆四地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量”与“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探索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十分必要。
中国经济社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格局,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期刊
利用PS-TDP8插针式热扩散探针技术,在不同生长季节对吐鲁番盆地杏树树干液流变化进行监测,并同步记录果园气象因子,分析杏树树干液流变化规律,建立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干旱地区杏高效、节水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杏树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6、7月液流速率日变化峰值为最大,分别达到0.71、0.78 g·s-1;杏液流速率表现为晴天高于阴天,且晴天液流产生时间比阴天早1 h;夏季液流启动时间于07:30—08:00左右,比春季和秋季早1 h,
为探究水位、水温等因子对七里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2020年分别在高水位(丰水期)、平水位(平水期Ⅰ、Ⅱ)和低水位(枯水期)对七里湖展开4次鱼类调查,同
为了探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各个组分热值和群落能量现存量的影响,以福建省三明市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3种造林密度(1800、3000和4500株·hm-2)杉木林为对象,对杉木林生态系统各个组分热值进行测定,并结合生物量数据,研究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各个组分热值和能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在垂直空间上,杉木林树干和树皮能量现存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宿留枯枝和宿留枯叶热值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能量现存量随高度增加表现先增后减趋势;其他组分热值和能量现存量则在不同高度上无明显一致变化规律。不同径级根上,根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