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理论视阈下《清明》及其英译文的对比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a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理论,对杜牧的《清明》及其二十二篇平行英译本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发现及物性理论运用于英译古诗词时方法具体、分类清晰,具有可行性,且在评析译文时能提供较为客观和系统的结论,因此,及物性理论可以作为评析英译古诗词的一种客观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译文在努力实现及物性过程模式对等的基础上,需兼顾参与者和环境成分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尽量使译文神形兼备,意形兼得,从而展现原诗的意境。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马尾松人工林在不同演替阶段下林分空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林分空间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根据典型抽样方法,依据演替序列设置18块样地,其中马尾松纯
上海图书馆藏宋刻巾箱本《新刊山堂先生章宫讲考索》丁集十卷、己集十卷,南宋章如愚编纂,山书院刊本。己集前附有金华曹氏中隐书院刊本《考索》甲集目录残叶及汪有开序,学者多因此误会二集为中隐书院本。中隐书院本刊于南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是现存《考索》的最早刻本,也是其他宋刻本的祖本,山书院本正是其翻刻本。宋本《考索》后经吕中增广,元明两代刊刻时又多有附益,使其文本面貌不断发生变化。上海图书馆所藏丁、己二集未经后人改窜,保留了宋本的早期形态,在校订今本文字、还原宋本早期面貌以及考察后人增改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由于碳酸盐岩广泛出露,土壤Cd和As的高含量往往由地质高背景引起。有机Si肥料是一种新型的Si肥,可有效降低植物中重金属积累,但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盆栽实验,对田间小区实验和大田实验效果了解甚少。本研究通过为期1年(2个生长季节)的田间小区水分管理和有机Si施用实验以及大田Si肥施用实验,探究不同农艺措施对Cd、As共污染阻控能力。结果表明,早稻大米中的Cd浓度(0.33±0.04~0.43±0.11 mg·kg-1)明显低于晚稻(0.77±0
为构建区域土壤-水稻籽粒镉(Cd)耦合关系模型,通过文献调研获取369组数据,采用广义线性回归(GLM)、梯度提升机器(GBM)、随机森林(RF)和Cubist等方法,以文献共有的土壤p H和总Cd含量(SoilCd)为自变量、水稻籽粒Cd含量(GrainCd)为因变量构建模型,并以实测土壤pH、SoilCd和GrainCd数据验证,分析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GLM、GBM、RF和Cubist模型的性能接近,其决定系数R2都在0.5左右,但RF模型对实测数据的拟合效果最好(R2
冻害是冬小麦生产中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气候变暖和冬季气温升高并没有明显减轻冬小麦越冬期冻害风险.本研究通过大田盆栽和室内低温箱处理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冬性(农大211,
土壤中微生物通过分解土壤中的有机残体为植物提供养分,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海南岛热带雨林土壤真菌的组成及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以海南省五大热带雨林区——吊罗山、五指山、鹦哥岭、霸王岭和尖峰岭雨林旱季和雨季土壤真菌为对象,基于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热带雨林不同地点的真菌组成差异显著,不同季节的真菌多样性差异较大,全氮和全磷是影响旱雨季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解释率分别为13.07%和17.86%。热带雨林土壤真菌群落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
广西碳酸盐岩分布区是典型的土壤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有色金属冶炼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准确区分冶炼活动与地质背景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贡献是源解析研究的难点。本文选定广西典型地质背景区某有色金属冶炼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了土壤中Cd、Hg、As、Pb、Cr、Cu、Zn、Ni等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采用溯源方法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及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主要污染物为Cd、Zn、As和Pb,表层土壤Cd超标程度较重的区域呈强烈生态风险状态。土壤中Cd、Hg、As、Pb、Cu、Zn主
根据2018年12月在日本海采集的舍氏贝乌贼(Berryteuthis magister shevtsovi)样本,对其形态特征、胴长与体质量、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与肥满度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
灵长类动物是森林植物种子的重要传播媒介,它们的取食行为和栖息地利用影响着森林植物的种群更新。天行长臂猿是云南高黎贡山的明星物种之一。研究天行长臂猿的果实性食物和种子传播潜力有助于认清濒危动物的种子传播功能并评估它们对森林植物更新的贡献。于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对云南高黎贡山赧亢的天行长臂猿家群的果实性食物和种子传播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表明:天行长臂猿取食21科26属的33种果实。长臂猿取食果实的频次在季节间存在差异,以秋季(9—11月)最高。果实性状影响长臂猿的食物利用。小型肉质果、绿色和红色
意大利苍耳已经开始入侵乌拉尔甘草农田,然而对其入侵后果目前知之甚少。通过研究意大利苍耳与乌拉尔甘草的种间竞争关系,以期为意大利苍耳对乌拉尔甘草农田生态系统的入侵能力及入侵后果的评估提供试验依据。模拟了甘草农田的土壤水肥条件,采用取代试验法,设置意大利苍耳与乌拉尔甘草的单种种植和混种种植2种种植模式,待意大利苍耳生育期结束后进行收获,分别比较了该两种植物的个体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在单种种植与混种种植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