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s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动力支持。对学习有了基本的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兴趣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几种方法: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数学知识自身的特征,精心进行设计,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符合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之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每上一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班级学生个性、心理等特点精心设计“开场白”。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提出这样“古怪”问题让学生回答:“小英的妈妈40周岁的生日,才过第十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听了感到十分奇怪,从而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能迅速地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
  二、诙谐言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枯燥乏味,要怎么才能提高课堂气氛呢?实践表明,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能起到良好的功效。小学生充满童心,在适当的时候,不妨来点幽默,把课堂搞得有声有色。例如在一次教学长度单位的练习课上,我问同学们家里的房间有多高,有同学说3米。我又问换算成厘米是多少,小华同学说是30厘米,我没有马上肯定对错,而是善意地开了个玩笑:“30厘米只有箱子那么高,小华同学肯定和孙悟空一样学过法术吧?”同学们马上一阵大笑,小华同学意识到算错了,马上大声纠正说:“我家房间是300厘米高!”我马上表扬说:“小华同学反应可真快呀!”结果在一阵笑声中,小华同学得到了表扬感到很高兴,其他同学也都牢牢地记住了米、分米、厘米的换算方式。
  三、优化练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练习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实践形式,我们要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特征,备课时要从练习的形式、题型出发,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多变。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如讲故事、做游戏、小组竞赛等。在《质数和合数》结束新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号(学号是质数的同学、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学号是合数的同学、没有站立过的同学),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这种有趣的练习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全班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结束一节课。
  四、思维实践,引导学生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做到立足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实践。教师要善于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思维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去推导过程、概括规律、归纳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智能。
  例如在教学《等边三角形》一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后,我采取放手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自己“做”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在动手操作中,有的学生用三根等长的小棒“围”,有的学生用书上介绍的方法“折”,还有的学生“画”出了一个等边三角形。教师鼓励“画”的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先画一个60度的角,以角的顶点为一个端点在角的两条边上分别截取同样长的线段,再将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就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我接着问道“这样画出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学生各抒所见,动手寻求验证。
  在这里我引导学生用已有的三角形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学生在探索研究中积极思维,从而获得活的知识。这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实践活动,不仅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等优秀品质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智能,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老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教学逐步地从教师以传统单一的方式授课转为运用多媒体为辅助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含义很广泛,通常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它有诸多优点,如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趣味性强。英语教学中采用这种flash动画、幻灯片、电影视频片段等多媒体技术组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设,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倍增课堂效率与效果。笔者不断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英语听说读
摘要:阅读是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利用阅读视觉感知,增强学生思考预测的准确性。教给学生基本的文体知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语言因素 语感能力阅读视觉 思考预测 英语教学阅读能力  一、初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与分析  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
书面表达主要考查考生用英语以书面的形式来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能力。近些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对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试题形式多样,花样翻新,题型之繁杂让学生和老师头疼不已。其份量之重又让所有的老师和考生不敢忽视。(它含有大小两个作文,共20分,约占总分的13%)。所以备战中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与技巧。如何在中考前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在中考中写出高分作文,
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艺术,有着无穷的魅力。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它有机地配合口授教学和姿态语言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它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既体现教师的业务素质的优劣,也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掌握了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为,我校语文教研组在本期特将板书设计作为组内专题研讨,组织成员集中学习讨
摘要:学案教学法是一种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案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新课程 学案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精神  一、“学案”教学产生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哪怕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绝大多数的英语教学都是采取“教案”教学。 “教案”教学是“师本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着课堂教学时间少、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多的情况。而政治课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強。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是我们每位政治老师思考的问题。以下是个人在政治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  归纳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提高高中思想
摘要:我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他主张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堂提问是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利用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课堂提问是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对中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
“不读史无以爱其国”,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初中历史课是各门学科中最富于民族性,最能启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富于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的一门学科。利用历史课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要进行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