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渑池怀旧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品读
  苏轼(字子瞻)与胞弟苏辙(字子由)不仅手足情深,更是毕生的文友。他们彼此推重,经常交流、切磋,兄弟情意几乎是他们歌咏最多的题材。要品读苏轼这首诗,也得先从两人共同的经历谈起。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20岁的苏轼与17岁的苏辙赴京参加科举考试,途经渑池(今河南渑池),投宿于某寺庙,并在老僧奉闲的房舍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
  嘉祐六年(1061),苏轼被任命为陕西的地方官,要离开京城。苏辙为兄长送行,一直送到了汴梁以西几十里之外,这是兄弟俩平生第一次分手。
  由这次送别,苏辙联想起种种旧事,作《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当初两人由家乡来京城,路过渑池;后来,苏辙曾被授渑池县主簿,因故未就任,渑池人民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位县吏;如今苏轼西行又要经过渑池,可惜昔日兄弟相伴,如今却各自东西。与渑池这个地方,道是无缘却有缘,毕竟曾经路过,也留下了踪迹;说是有缘又如此浅淡,总是匆匆而过,从来不曾驻留。寒冬古道,雪泥遍野,面对行路之艰辛,苏辙叹息分别之无奈,以温暖平和的笔触,回忆与兄长相处的点点滴滴,挂怀往日的种种情由,不能释然。
  苏轼却拓展了苏辙的感慨,说不必如此。
  人生有目的,但是没有目的地,从来处来,往去处去。犹如飞鸿掠过,指爪在雪地上留下些痕迹,鸿雁旋即飞去,哪里会在乎这区区爪印?同样的道理,人因为某些事由,经过某些地方,过去就过去了,又何必念念不忘?即使曾经在寺院墙壁上题诗,可是老僧已死,僧房毁坏,题诗荡然无存,也正像雪消冰融,鸿爪了无痕迹,何必伤感,何必挂怀?禅家有类似的比喻:“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景德传灯录》)
  这些都不能留住,也就罢了。“往日崎岖”作为兄弟俩共同的经历,却永远是鲜明的存在,曾经分担旅程的艰苦,在逆境当中相伴,这是属于他们共有的珍贵记忆,一切仿佛昨日。这首诗,否定了物质层面的痕迹,却肯定了精神层面的印记,在看似随意的表达中,自有深远醇厚的情感。
  物质空间是外在的,有限的,容易毁坏,精神空间却在人的头脑里,只要你愿意记住,它就永远存在。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回到曾经居住或停留过的地方,旧日熟悉的街道、房舍已面目全非,无处可寻,但是,发生在此地的往事在脑海中却历久弥新。这就是永恒的精神空间对有限的物质空间的补偿。
  苏轼将兄弟离合的情谊升华为对人生境况的思考,富有理趣。同时,诗中意象优美,既有浓郁的诗情,又发人深省,说理而不落理障,这种理趣增加了诗歌的厚重感,耐人寻味。
其他文献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期刊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品读  天宝四载(746)前后,李白寓居东鲁之地,杜甫也来此,与李白同游。沙丘城即今天的山东兖州一带,《沙丘城下寄杜甫》就写于这个时期。而后,李白南下江东(今浙江东部一带),杜甫则西行求取功名,在渭水北边的长安城里,写下了《春日忆李白》。  李白比杜甫年长约十一岁,其风采、诗才令杜甫深深
期刊
一读为官之德  《论语·颜渊篇》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子路篇》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话强调的都是表率作用。“政”,首先就是“端正”,领导干部带头端正了,有谁还敢不端正呢?《论语》中的为官之德,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要求群众做到的,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一般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为政者只有端正自己,才能端正天下。  二读从政之道  在从
期刊
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在宋以前,对他非议的还不多,甚至如唐太宗还作文祭他,唐玄宗自称阿瞒(曹操的小名),杜甫的《丹青引》有“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之句,可见对曹操也还没有微辞。到了宋以后,中国社会内部封建主义更向高级发展,专制君主政体的形式更是加强,科举制的盛行,无形中又加强了思想的统一,正统思想深入每一个“士子”的心里,而曹操正是弑后盗国、要想夺位做皇帝的野
期刊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列子》里记载了不少富于情趣和哲理的寓言故事,《九方皋相马》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篇。善于相马的伯乐向秦穆公推荐了九方皋。三个月后,九方皋找到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叫人去看,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生气地说:“九方皋这人连雌雄颜色都不分,怎么会相马呢?”伯乐叹道:“九方皋所看见的是内在的素质,发现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内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像九方皋这样
期刊
看,大海的寂寥。一道无法穿越的线封锁着它;这道线与整个穹隆连在一起,只在海滩处留下空隙。一艘船,意志高昂,带着隆隆的轰鸣驶离了海岸。西斜的太阳,温和的云朵,阵阵海风催人远行。船在前进,在空中留下黑色的烟尘,在海上留下白色的浪花,前进,行驶在平静的波涛上。它驶到海天交接处,穿越那道界线,只剩下高高的桅杆依稀可见;这最后的迹象也终于消失了!那无法穿越的线又变得神秘莫测!谁能否认它的存在呢?它就在那里,
期刊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产生的。近代之前,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过辉煌,我们的国力曾经非常强盛。但是,后来中国人落伍了。特别是1840年以来,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欺负过我们这个民族。伴随着每一次侵略战争,都是中国的割地赔款,都是民族的巨大屈辱。中华民族是带着巨大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那个时候,八国联军分区占领北京,可以想见,不大的北京城挂满了外国旗帜。所以,从1840年开始,中国人就有一个中国梦,就是实
期刊
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  ——《孔子家语·贤君》  大意:政事中最急需做的事情,没有比使老百姓富裕起来并且活得长寿更重要的了。说明当权者应该为人民谋利益,使人民富足。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汉〕贾谊《新书·无蓄》  大意:在百姓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君主能把国家治理好,这种情况,从古到今还没有听说过。说明君主要重视人民的生活情况,才能达到国泰民安。  下有忧民则上不尽
期刊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有重要影响的世界性历史事件。有着90多年历史、执政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最终解散,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最终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接连垮台,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些地区整体消失,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厦轰然倾覆,确实令后人难以忘怀。  苏东剧变的历史进程  从时间顺序上看,东欧“政治地震”在先,苏联解体在后,但这场重大事件的肇始者和实际源头在苏联,主要
期刊
清朝初年,由于连年灾荒加之兵燹战乱,使得民贫如洗、国力衰微。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康熙帝决定以民情为重,任用了一批思百姓之苦、念百姓之危的清官循吏,从而改善了民生,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陆在新,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松江府学教授近二十年,后被举荐成为江西庐陵知县。知县任上,他洁身自好,发誓不受一钱贿赂;为政期间,他体恤民情,成就了很多利民善举。当时官府向百姓征收税金时,会因运输和镕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