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嬉乐儿童诗课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域嬉乐儿童诗课程是将地域嬉游活动与儿童诗创作教学整合的课程。课程追求一种属于儿童的清贫诗意、一种属于生态的自然诗意,更是养护一种属于余裕的自由诗心,目的是为童诗创作教学提供更丰富、更新鲜的题材;同时,通过儿童诗创作教学的驱动、关注、定格,使地域化的儿童嬉游活动更稳定地介入学生的生活,使他们热爱家乡、记住乡愁。
  [关键词]诗心语文 地域嬉乐 儿童诗 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10
  地域嬉游活动与儿童诗创作教学的整合课程,简称“地域(江海地区)嬉乐儿童诗课程”。该课程研究是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它是指从小学儿童诗教学的视野出发,选择性地动化地域性的儿童嬉游活动,从而有效地吸纳其中的诗歌资源,为童诗创作教学提供更丰富、更新鲜的题材;同时,儿童诗创作教学的驱动、关注、定格,使地域化的儿童嬉游活动更稳定地介入学生的生活。
  一、追求一种属于儿童的清贫诗意——尝试性复活,梳理传统游戏的“活性项目”
  “江海传统型儿童嬉乐活动”除了具有愉悦生产性、合作分享性、渐进生成性、生活亲和性以及年段匹配性等特征外,还具有儿童趣味性、地域特异性等表征。传统型儿童嬉乐资源内涵极为丰富。要全面推开江海传统型儿童嬉乐活动,让学生的嬉游活动拥有更广阔的空间;要向童诗教学提供更丰富、更新鲜、更童化、更本土的表现题材,我们就要建设起强大的共用资源库。为此,我们将嬉乐童诗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推进到家庭、社区,推进到田园。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组适合中高年级的家庭嬉乐作业。让学生回家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请教,了解祖辈、父辈小时候是怎么玩的,有哪些有趣的玩法;请他们讲述童年的嬉游乐趣;还要求学生和家人一起嬉游,尽量多地学会祖辈、父辈的童年嬉游活动。活动之后,可以补记爷爷奶奶的童年嬉游,也可以实时纪录自己的嬉游体验。这样,按照家人示范—儿童模仿—家人讲述—儿童纪录的过程,形成一条嬉乐作业链条,从而搜集到大量的优质嬉乐活动资源。为了更好地建设嬉乐作文资源库,我们将其规划为树趣、农趣、水趣、苇趣、筝趣、车趣、排趣、捕趣、采趣、割趣、推趣、斗趣、养趣等,形成了“地域嬉乐16趣”:
  (1)放牧丛林,生成树趣资源;
  (2)走进村野,生成农趣资源;
  (3)怀旧体验,生成节趣资源;
  (4)课间穿插,生成戏趣资源;
  (5)融入水乡,生成水趣资源;
  (6)走进苇海,生成苇趣资源;
  (7)制作放飞,生成筝趣资源;
  (8)实地制作,生成车趣资源;
  (9)比拼晋级,生成排趣资源;
  (10)亲近自然,生成捕趣资源;
  (11)现场采摘,生成采趣资源;
  (12)劳动体验,生成割趣资源;
  (13)炫秀技巧,生成推趣资源;
  (14)设置擂台,生成斗趣资源;
  (15)实战演习,生成武趣资源;
  (16)亲近动物,生成养趣资源。
  二、追求一种属于生态的自然诗意——季节性搜索,寻觅嬉游活动的“新生空间”
  江海传统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方式,与岁时节令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游戏活动与岁时节令之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一定的游戏活动形式,总是出现在一定的岁时节令之中,以致形成了大量的岁时节令性游戏;二是游戏活动在一定的岁时节令中,往往有着十分集中的表现,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等节日中,古人总是要进行大量的游戏活动,尽情地玩乐嬉戏;三是某些游戏活动的时间由于不断地重复,逐渐演化成为一种特殊的节日——游戏节。可见,江海传统游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一定的岁时节令而进行,它们与岁时节令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开发地域嬉乐儿童诗,要取得最佳的课程效果,就应该顺应岁时节令的规律。
  另外,小学生的地域嬉乐儿童诗和他们的生活是高度相关的。他们嬉乐,写童诗,都应该敏锐地感受到物候的变化。大地上的事情,我们努力让孩子们知道。在嬉乐的时候,就是他们写童诗的时候。真实的地域嬉乐活动都是季节性的。这样的嬉游必然是属于自然的,属于地域的。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按照季节的顺序来确定嬉乐儿童诗活动的总体框架,充分考虑嬉游和地域自然的匹配性,让自然地域为儿童的活动提供最佳的场域和最丰富的材料,让嬉游活动走在季节的天空下。比如,春天江滩挖蟛蜞,夏天坐盆采菱角,秋天苇海捉迷藏,冬天野外打雪仗等。具体说来,我们采用“季节主题化”思路,丰富了童年嬉游的活动项目。具体主题及项目如下:
  我们根据四季的变化,走进田园,走进苇丛,展开大规模的搜索,发现嬉游活动的新空间。在夏天,我们发现了油菜花的乐园、红蟛蜞的童话、蚕豆鸟的故事,其中油菜花的积木空间,就是我们发现的一个新地带。
  三、养护一种属于余裕的自由诗心——非正式学习,捕捉儿童诗意的“生态流向”
  非正式学习情境,往往是自然的环境,总是和江海田园联系在一起。学生有机会亲近自然,凝视景物,体察变迁,因而有更多的发现的机会,容易获得更多有趣的发现。显然,地域嬉乐有助于学生成为真正的缪斯。同时,非正式学习情境,实际上更多的是嬉乐的情境。因而,这样的学习更符合儿童,和学生的身心具有最佳的相似匹配性。为了让地域儿童诗成为沉浸地域自然的嬉乐之歌,成为儿童心灵舒展的缪斯性图画,我们努力建设一个开放的学习机制。童诗在窗外,嬉戏在田园。写地域嬉乐儿童诗,不能把学生牢固地“控制”在教室内,而要在每个月设立三四个“田园嬉乐自由日”。地域嬉乐,就应该允许学生像小鸟那样在蓊蓊郁郁的丛林中自由飞翔,像小兔那样在纵横交错的庄稼地里尽情奔跑,像小鱼那样在一碧千里的芦苇荡里快乐回旋……他们可以到果园做一只猴子,上树摘桑葚;到江滩和蟛蜞打地道战;到蚕豆田里“孵化”活泼可爱的蚕豆鸟……尽情地嬉戏,尽情地快乐,才有勃发的诗情,才有可能写出更多更好的地域嬉乐儿童诗。孩子们玩得尽兴、玩出创意,激活了诗心,就一定会产生好的儿童诗。田园自由嬉乐,是创写童诗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是最好的策略。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害怕写作文,教师害怕教作文,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最关键在于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一件简单的事,让孩子们乐于写作。那么,教师就要在习作指导上下功夫。从备教材、解困惑、语言铺垫三个方面探讨作文指导的策略。  [关键词]审题;自信心;信息;交流;轻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85-01  
[摘 要]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读是基础,写是提高。教学《牧童与画家》一文,要打通“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做到教前找点、读中学法、迁移运用,让学生沉入文本,真正理解文本的言语内涵和表达秘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读写结合的效能,让学生读得到位、写得精彩。  [关键词]读写结合;整体设计;迁移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对于语文应该教什么,一直以来争议很大,但都逐渐形成这么一个共识:语文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换句话,就如华东师范大学吴钟豪教授说的“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落实到语文实践中,关键是如何定好教学目标。结合一次观课经历,探讨语文教学如何恰当设定教学目标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目标;;教学;知识技能;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教学《詹天佑》一文,教师应解读文本,探寻詹天佑的人物本色,读出他的杰出才能和爱国之情;同时也要研读文本以事写人的特质,把握它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艺术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思维导图、强化朗读、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特质;人物本色;思维导图;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不能回避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从朗读层次、认识规律、书写指导三个方面入手,化难为易,使识字课充满文化气息。  [关键词]朗读层次 遵循规律 书写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92  “识字八”(第一课时)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组识字教学内容。教材中有一张“偏旁古今演变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有《嫦娥奔月》《普罗米修斯盗火》《开天辟地》《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一线教师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去解读,引导小学生领略神话的神奇魅力?下面以《哪吒闹海》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抓住文体特征,领悟神话之共性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尽管已经有数千
[摘 要]巧妙的导入是落实高效课堂的基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铺下适切的情感基调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学《金蝉脱壳》一文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认知动力和认知起点,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为更好地展开教学做好准备。  [关键词]高效课堂;艺术导入;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72-01  俗话说:“好的开端
[摘 要]文本解读时,应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重点、难点、空白处等放慢脚步,细细体会,不轻易放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式乃至一个空白点等散发着语文味的基本着力点。抓住这些着力点,品文字之美、赏句式之妙、领迁移之力、感空白之点,在反复的推敲、咀嚼、运用过程中,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使课堂散发出语文味。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味;品文字;赏句式;感空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以学为中心的低年段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要制定适度的目标,把握低年段革命传统类课文教学的总体方向;要前后勾连,树立群文教学意识;要图文结合,引导低年段学生初识革命年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唤醒体验,激情朗读,使学生感受到革命人物的可贵精神;要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尝试复述课文,咬定“语用”不放松。  [关键词]学为中心;低年段;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
[摘 要]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获得一定的人文体验,从而丰富词汇量,扩大知识面。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就在于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双重陶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趣味性;教育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58  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阅读,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需要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