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美育的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gl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观当前的教育形势,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影响下,将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教育观念进行了改革,要用新的教学观认识高中数学,并且用它来指导高中教学教育,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素养,以及促进数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中的美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美育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所使用的教学途径,希望给广大的高中教师一点实质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美育;作用;策略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指出,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数学审美教学必须引起重视,它将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美的国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通过认识数学美,感受数学美,理解数学美,这将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领略数学的强大魅力,产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情感体验,诱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习数学的巨大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鉴赏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发现数学之美。因此,将数学审美教育融进学校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尤为重要,使更多的学生认识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美、发现数学之美,故研究数学美和高中数学的审美课堂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一、高中数学美育教学的作用分析
  1.挖掘数学之美,让学生认识数学美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因素,提高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只要学生热爱上喜欢上数学,就能产生积极和持久的求学动力。所以教师应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之美,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数学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完黄金数时,可给学生介绍我国的国旗、国徽、军徽等都采用了五角星图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五角星的美的核心是五条边互相分割成黄金比;教室的窗户,宽与高的比一般也为0.618.
  2.展示数学之美,让学生发现数学美
  虽然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都是毫无生机并且单调无趣的,但是通过长期观察,慢慢地会发现正是这些数学的公式和符号构成了数学大厦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哲学、朴素、理性的美。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剖析数学内容、采用多媒体和幻灯片等教学方式,使数学教学的内容活起来、展示出来、动起来,从而赋予数学内容以美的生命、发现美的内涵。这样使得学生从数学的显性美提高到对数学隐性美的认识,让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至理性知识,进而形成学生的数学美感。例如,判断以下关系是否正确:①{a}?{a};②{1,2,3}={3,2,1};③?={0};分析: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解:根据子集、真子集以及集合相等的概念得知:①②是正确的,后面的③是错误的,说明含0的集合非空。
  3.融贯数学之美,让学生体验数学美
  在高中教学教育中,高中生掌握的数学学科知识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高中生能否掌握数学的理性精神才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美的思想去解决问题,感知体验数学之美。数学的理性精神是融贯数学、体验数学和创造数学的根源所在,而這种数学精神的培养过程就是数学美的体验和再创造的过程,数学美的体验创造是数学美的升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的权利交给学生,以美启真,以真化美,教学的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将跃然纸上,学生们在互助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用发现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高中数学美育教学的教学策略分析
  1.揭示数学美的本质,掌握数学美的规律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美育,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知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使得学生认识到教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和充满魅力的。例如,著名的欧拉公式e^iθ=cos?θ i sin?θ,若仅仅把它看成一个数学表达时,就不会引起学生对它的关注。但当取θ=π时,欧拉公式便写成了e^iπ 1=0,现在考察一些表示这个关系的要素和运算性质,学生就不能不惊讶这个关系的高度的神秘性和极度的不可思议。e是理论上自然对数的底,π是圆周率,他们都是很常用的数,而且都是很重要的超越数,1和i是复数的最基本的单位,0是自然是中最小的数,像这样一些构成数学基础并在数学中有重要意义的数0,1,e,i,π之间,有一个表达式如此简洁地联系在一起。
  2.发展个性,让学生感知欣赏发现创造美
  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还十分强调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人们对美好的实物总是十分向往怀着梦想的,所以,高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景,使数学课堂中的各种活动变得生机勃勃和多姿多彩,使学习活动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合成为吸引力,为高中生提供正能量,鼓励高中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例如,衣柜中杂乱地放着8只红袜子和8只蓝袜子,它们除颜色不同之外,其他都一样。现在室内一片漆黑,而大家想取出2只颜色相同的袜子,请问同学们至少得从抽屉中取出几只袜子,才能使得有2只配对成相同颜色的一双?这是联系实际生活较强的一道计数题。学生碰到这样的例子,立刻就集中起了注意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渐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这一点对于高中生学习数学来说至关重要,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没有审美的教育不是现代化的完整教育,没有接受过审美熏陶的人不可能成为现代化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可见数学美育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杜云天.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16):73-74.
  [2]张启敬.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美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3]王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处于校园的青少年们,大部分的时间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因此建立的同伴关系深深影响着青少年的人格发展。深入研究同伴关系,对于研究青少年人际交往,促使青少年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同伴关系;青少年  一、同伴关系的意义  同伴关系指的是指年龄相仿的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同龄人交往过程中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青春期是个体社会化
摘 要:本文将在奈达形式对等理论下对有关it的翻译进行探讨,总结出了it的四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直译法,还原译法,转换译法和省略译法。  关键词:奈达;“形式对等”;it;翻译策略  一、引言  奈达对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关系,得出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还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的不同类型有两种: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要求:译者根
摘 要: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法,对高中二年级学生英语教学进行实验性研究,得出过程写作法对英语成绩的提高,特别是写作和阅读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过程写作法;实验  1前言  1.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高考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也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挑战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能运用包括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进行简单评论;能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文字通顺、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的环境和学生的特征也日趋复杂。高校是学生接受专业知识和思想引导教育,同时也是学生生活的地方。突发事件的完善处理,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在突发事情的处理中,必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方向,既解决了事情,同时也防患于未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全人教育。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研究  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化,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作
摘 要:美育可以运用到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中。为了适应时代需要和大学生审美发展需求,需要将科学的美育方法运用到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中。本文将应用认知美学原理,以大学英语教材中课文《为女儿抽烟而哭泣》为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大学英语;美育;认知美学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为手段,以动之以情、理在情中为特征,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旨在培养和提
摘 要:写作将要伴随人一生的能力,无论是闲时随笔还是文案要件,都离不开写作。本文以小学作文教学为例,研究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能够自由灵活的、得体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写出让人回味无穷的文章。  关键词:学生写作;提高水平;策略  人们往往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个人的文学素养往往是对人们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的体现,小学阶段作为人们学生生涯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对于客观事物的初步物理认识,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做出总结,通过教学情境创设与实验教学方式归纳出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旨在提升我国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具创新思维的课程模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一、引言  物理学是站在科学角度对自然事物的总结和思考,而其中创新思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那么在初中物
摘 要:当前文化价值多元化已成为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大挑战。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人才的重要任务,探讨思政理论课本身的“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为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入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生态。  关键词: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生态;教学改革;路径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业已成
摘 要:本文以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的现状为出发点,对新生户籍档案的迁入情况以及毕业生户籍档案的保留情况及迁出情况分别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在业务学习、信息管理、政策宣传以及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革新建议。  关键词:高校户籍;现状;革新  一、前言  高校学生的户籍管理是我国户籍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是由高校所处辖区的公安机关直接进行管理。同时,它也是高校
摘 要: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发展成为社会中比较关注的问题。而党团建设能够对学生的理念进行引导,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传达他们的诉求,在关注其成长的基础上发挥工作的时效性。因此,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党团建设现状入手,对建设方式和意义进行探究。  关键词:主体视阈;高职院校;学生党团建设;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成为了高职院校中的一大课题,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