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观当前的教育形势,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影响下,将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教育观念进行了改革,要用新的教学观认识高中数学,并且用它来指导高中教学教育,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素养,以及促进数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中的美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美育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所使用的教学途径,希望给广大的高中教师一点实质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美育;作用;策略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指出,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数学审美教学必须引起重视,它将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美的国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通过认识数学美,感受数学美,理解数学美,这将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领略数学的强大魅力,产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情感体验,诱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习数学的巨大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鉴赏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发现数学之美。因此,将数学审美教育融进学校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尤为重要,使更多的学生认识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美、发现数学之美,故研究数学美和高中数学的审美课堂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一、高中数学美育教学的作用分析
1.挖掘数学之美,让学生认识数学美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因素,提高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只要学生热爱上喜欢上数学,就能产生积极和持久的求学动力。所以教师应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之美,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数学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完黄金数时,可给学生介绍我国的国旗、国徽、军徽等都采用了五角星图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五角星的美的核心是五条边互相分割成黄金比;教室的窗户,宽与高的比一般也为0.618.
2.展示数学之美,让学生发现数学美
虽然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都是毫无生机并且单调无趣的,但是通过长期观察,慢慢地会发现正是这些数学的公式和符号构成了数学大厦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哲学、朴素、理性的美。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剖析数学内容、采用多媒体和幻灯片等教学方式,使数学教学的内容活起来、展示出来、动起来,从而赋予数学内容以美的生命、发现美的内涵。这样使得学生从数学的显性美提高到对数学隐性美的认识,让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至理性知识,进而形成学生的数学美感。例如,判断以下关系是否正确:①{a}?{a};②{1,2,3}={3,2,1};③?={0};分析: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解:根据子集、真子集以及集合相等的概念得知:①②是正确的,后面的③是错误的,说明含0的集合非空。
3.融贯数学之美,让学生体验数学美
在高中教学教育中,高中生掌握的数学学科知识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高中生能否掌握数学的理性精神才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美的思想去解决问题,感知体验数学之美。数学的理性精神是融贯数学、体验数学和创造数学的根源所在,而這种数学精神的培养过程就是数学美的体验和再创造的过程,数学美的体验创造是数学美的升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的权利交给学生,以美启真,以真化美,教学的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将跃然纸上,学生们在互助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用发现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高中数学美育教学的教学策略分析
1.揭示数学美的本质,掌握数学美的规律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美育,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知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使得学生认识到教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和充满魅力的。例如,著名的欧拉公式e^iθ=cos?θ i sin?θ,若仅仅把它看成一个数学表达时,就不会引起学生对它的关注。但当取θ=π时,欧拉公式便写成了e^iπ 1=0,现在考察一些表示这个关系的要素和运算性质,学生就不能不惊讶这个关系的高度的神秘性和极度的不可思议。e是理论上自然对数的底,π是圆周率,他们都是很常用的数,而且都是很重要的超越数,1和i是复数的最基本的单位,0是自然是中最小的数,像这样一些构成数学基础并在数学中有重要意义的数0,1,e,i,π之间,有一个表达式如此简洁地联系在一起。
2.发展个性,让学生感知欣赏发现创造美
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还十分强调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人们对美好的实物总是十分向往怀着梦想的,所以,高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景,使数学课堂中的各种活动变得生机勃勃和多姿多彩,使学习活动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合成为吸引力,为高中生提供正能量,鼓励高中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例如,衣柜中杂乱地放着8只红袜子和8只蓝袜子,它们除颜色不同之外,其他都一样。现在室内一片漆黑,而大家想取出2只颜色相同的袜子,请问同学们至少得从抽屉中取出几只袜子,才能使得有2只配对成相同颜色的一双?这是联系实际生活较强的一道计数题。学生碰到这样的例子,立刻就集中起了注意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渐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这一点对于高中生学习数学来说至关重要,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没有审美的教育不是现代化的完整教育,没有接受过审美熏陶的人不可能成为现代化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可见数学美育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杜云天.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16):73-74.
[2]张启敬.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美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3]王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高中数学;美育;作用;策略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指出,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数学审美教学必须引起重视,它将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美的国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通过认识数学美,感受数学美,理解数学美,这将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领略数学的强大魅力,产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情感体验,诱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习数学的巨大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鉴赏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发现数学之美。因此,将数学审美教育融进学校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尤为重要,使更多的学生认识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美、发现数学之美,故研究数学美和高中数学的审美课堂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一、高中数学美育教学的作用分析
1.挖掘数学之美,让学生认识数学美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因素,提高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只要学生热爱上喜欢上数学,就能产生积极和持久的求学动力。所以教师应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之美,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数学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完黄金数时,可给学生介绍我国的国旗、国徽、军徽等都采用了五角星图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五角星的美的核心是五条边互相分割成黄金比;教室的窗户,宽与高的比一般也为0.618.
2.展示数学之美,让学生发现数学美
虽然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都是毫无生机并且单调无趣的,但是通过长期观察,慢慢地会发现正是这些数学的公式和符号构成了数学大厦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哲学、朴素、理性的美。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剖析数学内容、采用多媒体和幻灯片等教学方式,使数学教学的内容活起来、展示出来、动起来,从而赋予数学内容以美的生命、发现美的内涵。这样使得学生从数学的显性美提高到对数学隐性美的认识,让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至理性知识,进而形成学生的数学美感。例如,判断以下关系是否正确:①{a}?{a};②{1,2,3}={3,2,1};③?={0};分析: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解:根据子集、真子集以及集合相等的概念得知:①②是正确的,后面的③是错误的,说明含0的集合非空。
3.融贯数学之美,让学生体验数学美
在高中教学教育中,高中生掌握的数学学科知识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高中生能否掌握数学的理性精神才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美的思想去解决问题,感知体验数学之美。数学的理性精神是融贯数学、体验数学和创造数学的根源所在,而這种数学精神的培养过程就是数学美的体验和再创造的过程,数学美的体验创造是数学美的升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的权利交给学生,以美启真,以真化美,教学的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将跃然纸上,学生们在互助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用发现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高中数学美育教学的教学策略分析
1.揭示数学美的本质,掌握数学美的规律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美育,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知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使得学生认识到教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和充满魅力的。例如,著名的欧拉公式e^iθ=cos?θ i sin?θ,若仅仅把它看成一个数学表达时,就不会引起学生对它的关注。但当取θ=π时,欧拉公式便写成了e^iπ 1=0,现在考察一些表示这个关系的要素和运算性质,学生就不能不惊讶这个关系的高度的神秘性和极度的不可思议。e是理论上自然对数的底,π是圆周率,他们都是很常用的数,而且都是很重要的超越数,1和i是复数的最基本的单位,0是自然是中最小的数,像这样一些构成数学基础并在数学中有重要意义的数0,1,e,i,π之间,有一个表达式如此简洁地联系在一起。
2.发展个性,让学生感知欣赏发现创造美
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还十分强调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人们对美好的实物总是十分向往怀着梦想的,所以,高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景,使数学课堂中的各种活动变得生机勃勃和多姿多彩,使学习活动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合成为吸引力,为高中生提供正能量,鼓励高中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例如,衣柜中杂乱地放着8只红袜子和8只蓝袜子,它们除颜色不同之外,其他都一样。现在室内一片漆黑,而大家想取出2只颜色相同的袜子,请问同学们至少得从抽屉中取出几只袜子,才能使得有2只配对成相同颜色的一双?这是联系实际生活较强的一道计数题。学生碰到这样的例子,立刻就集中起了注意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渐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这一点对于高中生学习数学来说至关重要,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没有审美的教育不是现代化的完整教育,没有接受过审美熏陶的人不可能成为现代化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可见数学美育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杜云天.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16):73-74.
[2]张启敬.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美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3]王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