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后习题,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lang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是新课标中对课程性质的解读。部编版语文教材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课后练习中,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宝贵资源,如果用得好,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就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为例,从审视课后习题,指导学生做好预习、确定教学目标到抓住练习“要素”,优化阅读策略的探究,力图引发共同思考。
  关键词 课后习题;语言文字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67-02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部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是以单元内容主题贯穿的显性线索;另一条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课后练习中,有梯度地螺旋上升,便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建构、素养的形成,便于教师明确“教什么”、把握教学目标。
  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朱家珑教授说:“课后习题或点明了应掌握的基础,或提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点,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是学生掌握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以及能力训练的载体。”的确,课后练习是教材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新课改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教师教学、学生自学的宝贵资源,如果用得好,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效果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每篇课文后的习题,都是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依据专题学习的重点精心编写。在课文学习之前,让学生依据课后练习提前预习,将会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一)积累识字量
  识字量的积累是一年级语文教学需要突破的重难点,仅凭短短的语文课的时间去完成全部的生字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预习中学生能够有效地初步学习生字,可以为其课堂学习扫清障碍,学得更轻松,学得更自信。部编版一年级教材就在课后练习中为识字教学总结了方法。
  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明晚昨时
  我的发现:几个日字旁的字意思和时间有关。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吃叫吹咬
  我的发现: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
  从课后习题的预习中学生便很易总结出识字的方法:利用偏旁来识记。如此,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率。
  (二)梳理课文线索
  预习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预习的步骤,而且也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后练习就对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了要求。
  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小猴子下山》: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小壁虎借尾巴》:朗读课文。说说小壁虎都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
  利用类似的课后习题设计预习作业,学生就能在课堂教学前理清课文线索,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完整地、有序地表达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提供句式或填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表达。
  (三)查找相关资料
  一年级下学期课后习题开始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来查阅相关资料。如《端午粽》的课后练习: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吗?和同学说一说。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可以将课本牵引出课外,增加课外的积累,同时丰富课堂的语文学习。
  二、审视课后习题,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与终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依据课文内容、学生特点,更要理清教材本身的价值。而课后练习时教材编者意图的直接反映,提示了训练重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目标与重难点。笔者对部编版一年级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进行了细致地整理归类,发现课后习题设置明确指向《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有阶段性地训练朗读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是学习语言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每篇课文课后要求中必有的,但随着语言的积累,朗读的要求在有阶段地推进。
  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第1课的《秋天》: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第8课《雨点儿》: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年级下册:
  第5课《小公鸡和小鸭子》: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第14课《要下雨了》:朗读课文。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再分角色读一读。
  从课后习题对朗读的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从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对话到分角色朗读,有阶段性地训练朗读,从而切实提高一年级孩子的朗读能力。
  (二)积累和运用语言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建议: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识字7《大小多少》:一头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小小的船》: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船:(小小)的船 月儿:(弯弯)的月儿……
  (三)建立由句到段的概念
  2011版的《語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其他文献
摘 要 科技的进步及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变革和更新,为教育界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以多媒体交互式一体机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以灌输式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灵动与活力。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和广泛应用,能够将数学思想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对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针对信息技术在小
摘 要 作为高中阶段最为主要的学科,英语教学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在当前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学生的英语素养也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才的综合发展水平。因此,高中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要重视教学理念的优化,加大力度打造更为高效的教学课堂,以此来不断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
摘 要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一方面是为以后高中甚至更长远阶段的语文学习打基础,另一方面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良好的理解力、分析力等综合能力。当前初中语文教育迫切需要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其注入源泉活水,而合作探究法作为一种在其它学科实践中得到良好效果的教学方法,值得引入语文教学中。本文基于自主探究教学的意义,提出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方式。  关键词 合作探究;初中语文;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
摘 要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学习是有规律、循序渐进的,而学习的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预习”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我转化“学困生”的切入点。简单入手,培养兴趣;逐步深入,提高能力;学会贯通,温故知新。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预习就是阅读教学成功的一半。循循善诱,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逐步使其脱离“学困生”这一群体。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化“学困生”很有必要走好预
摘 要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巧妙的借助学具有利于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知识。在学生操作学具的过程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在享受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让数学课堂真正的灵动起来。  关键词 学具;课堂;操作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
摘 要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没有历史犹如人类没有了回憶。因此学习历史不仅是简单的了解一种文化,还可以打开一个人的知识面,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历史学科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本文多方位的阐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爱上历史。  关键词 回忆;凝固;厌烦  中图分类号:A712,TG1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在小学教育的众多学科中,数学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对学生的逻辑能力与思维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与课堂所講授的知识相结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所设的情境要具有针对性,便于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情境;应用  中图分类号:C931.1,C41,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
摘 要 发展的当今社会,吴文化这个话题仍然被我们广为传诵,有着深厚底蕴的吴文化苏州,作为苏州人的我们,更是对苏州吴文化一尤未尽,“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提供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很显然,这里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生活社区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资源,给我们提供了广博的教育素材,是我园课程建设的宝贵财富。 
游戏对成人来说是消遣放松的活动,而对孩子来说就是生活。他们的天赋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教育专家指出,游戏是学习,尤其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一种最好的学习。  孩子一生下来,就表现出一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而游戏教学活动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儿童要摸、闻、尝、听、看、唱、跳;在游戏教学中,儿童在一起玩耍,相互交流、模仿、探索、创造,遨游于游戏知识海洋中,驰骋于
摘 要《淮南子·说林训》中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恰恰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的重要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一篇课文为例,总结了语文教学中学法指导的四个环节,即教师示范,展示学法;及时回顾,归纳学法;自学实践,运用学法;检查效果,巩固学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有“法”可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