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l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机遇与竞争并存的时代,人类将迎接来自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而心理素质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在小学期间,学生的情绪不是很稳定,控制能力较差,面对一些挫折与困难,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强烈的反应。在这个时期,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我,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互相了解、互相协调,搞好人际关系,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调查的原因
  近段时间来,部分教师反映,有些学生在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时,常常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和许多心理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出现焦虑、厌学的情绪,造成自卑、懒惰、冷漠、羞怯等人格障碍,影响教师的教学教育工作。
  二、成因分析
  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孩子兴趣、习惯的场所。我们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小学,大部分学生属于外地农村户口。学生家长是从外地农村来珠海打工的人员,家长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家长主要是小本经营的个体户、小贩及菜农等,他们为了养家糊口,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对子女的教育无暇顾及、疏于管教,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
  2. 居住环境。
  孩子多居住在城乡结合地带,这里人员相对复杂、卫生差、治安复杂、建筑规划杂乱无章。“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熏陶作用”,所以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从调查统计看,城郊边沿学校小学生心理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心理问题。
  3. 社会的发展。
  这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生活的改变,部分学生在各种物质的诱惑、影响下,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理发生了变化;加上杂乱的环境、盗窃、打架、黑网吧等不利因素,学生的心理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学生虽然聪明但比较任性,行为偏激,学习上出现困难,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学生本人、教育者及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调查的结果和方向
  为了证实和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情况,学校多次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心理系的八个学生共同调查研究,经过商量和讨论,我们一起做了归因风格的心理研究。所谓归因,是指对自己或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是人主动地从行为的结果中提取意义,并从因果关系上推断原因的心理过程,而成功与失败归因则是指“对成败结果所进行的原因推断,它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国外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学习的成就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了解学生的归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性别、年龄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方面了解學生的归因方式,对其不正确的归因方式进行疏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我们对四到六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总人数为298人,有效问卷261份,有效回收率为87.58%。男生137人,女生126人,其中四年级79人,男生为39人,女生为40人;五年级77人,男生40人,女生37人;六年级103人,男生53人,女生51人。问卷共设置了42道题目,采用单项选择的方式回答。情景内容可以分为学习、生活、与人交往三个方面,有关学习方面的题目有6题,有关生活事件方面的题目有24题,有关与人交往的题目有14题。选项方面,分别编制A、B、C、D四个答案,A为个人能力,B为任务难度,C为人人努力,D为运气、身体情况和他人帮助。记分方式为统计A、B、C、D四项的分别得分,受试者选择哪个答案最多,则具有被归因方式(个人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的倾向。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超过八成学生倾向于个人努力程度,部分学生倾向于学习中的任务难度、家庭环境及学习方法。四至六年级学生中,倾向于努力程度的归因方式,少数学生倾向于任务难度、个人能力和运气的归因方式。总体上,高年级学生在归因结果上,男生和女生没有差异。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归因结果比较集中地倾向于“努力程度”,比例分别达到87.34%、81.82%和82.52%,均远高于其他三种归因方式(个人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四、对策研究方向
  通过此次调查,学生对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有了客观、全面的正面评价,在面对生活上的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有一个正确而积极的态度。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水平还是健康的。
  对于部分学生或者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具体原因,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如成长中的烦恼,不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周围环境的刺激,防止和克服心理冲突,让学生懂得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往往十之八九,要善于请教他人,善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不如意,学会松弛,学会适度。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就是有自尊心,有自知之明,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缺乏自尊心的人,容易产生郁闷、烦恼,甚至颓废。另外,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区、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友好往来,增进了解和认识,增强集体观念,这样也有利于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因此,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规律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研究城市绿波信号控制对城市道路交通情况的使用效果,根据金州大道的道路交通情况和干线协调控制理论,对金州大道进行了绿波带信号控制优化研究,提出了交通优化方案,通过VISSIM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金州大道在绿波方案下相关指标有所优化,绿波信号控制是解决城市干道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绿波带;干线协调;VISSIM;微观仿真  doi : 10 . 3969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深入,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越来越关注现阶段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目前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因此,在具体的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和广泛运用开放式教學模式,还要分析具体的教学概况,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
高考是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高考命题的导向和依据,高考应为新课程改革服务。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最为重要的途径。高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引导和推进着课程改革。综观近几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按照先中国史、后世界史,先古代史、后近现代史)基本保持稳定,打破了“必修模块 专题”的形式,整合为“通史 专题”的形式;改变
【摘要】古诗词的阅读、教学、赏析,旨在弘扬国粹,锤炼学生文化修养。古诗词个性化阅读技巧的培养便成为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师在传授古文化知识的同时,如何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融汇到文本中,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技巧,也成为一道教研课题。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见解,以求多方位地探讨古诗词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力争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古诗词;刍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
一、阅读理解与英语测试关系及重要性  阅读能力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获取信息。在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和读是接收信息的途径。通过阅读这一重要手段,我们便可以大量的获取知识,扩展知识面,还可以增强语感,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因此一个人外语阅读能力的强弱可以说是评价其外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之间有生活经验的差异、思维水平的差异、原有基础的差异等,这就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既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寄望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消灭差异,否则,将使我们的教学又回到过去只注重学生知
【摘要】完美教室,是新教育十大教育行动之一。我校追随着新教育的脚步,秉承“上善若水、泽木成荫”为办学宗旨,着力打造完美教室。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室是同学们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我校缔造完美教室是实践新教育实验的重要内容,我校从班级核心建设、教室文化氛围建设、班级特色建设等多个方面打造完美教室,使同学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和谐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多样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促进了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达到了更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合作学习的课堂实践应用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参与意识,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意义,同时提出可行的教学实践应用措施,促进初中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策
一、教学内容  义教课标2011年版六年级下册第86页例1、例2,练习十八相关练习。  二、学情分析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是“空间与图形”复习中的重点内容,其中的知识点、方法、思维训练和应用都比较多,真正是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知识的一次大汇总。面对容量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学中在复习对长度、面积、体积的认识和多边形面积间的关系、体积计算时,通过摸、描、涂、量、折、剪、猜测、验证
有效的作业设计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积极探索和努力的目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为学生减负,学生的课后作业不能布置得过多,因而,有效的课堂作业设计显得非常重要,它是学生课堂学习取得高效的关键。本文主要与大家分享有效课堂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  一、针对考点,落实基础  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明确让学生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从而节省时间、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