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担负起为生命奠基的重任,这是我们需要用一生回答的问题。置身于学生中间,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这份工作的神圣,不仅仅在于教师要有德高为范的品德修养、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更在于她要用眷眷的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下面我谈一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用欣赏创造光明的境界
卡耐基指出:“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这种渴望是一种苦恼而持久的人性饥饿。”每个人都有被人承认的渴望。一名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欣赏的眼睛。以欣赏的目光关注自己的班集体,关注自己的学生。你把学生定位在什么位置,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向某个方向发展。我每次带班第一个班会的主题都是做优秀的衡中人,这堂班会的主旨是使学生真正懂得衡中人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做才是一个真正的衡中人,衡中精神的实质是什么,用时代骄子、国之栋梁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时刻以“我是最优秀的”,“我能成为最优秀的”信念鼓励自己,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各方面的严格要求化作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试想,如果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奋力拼搏,你追我赶,全力以赴,为集体做好事,为集体争荣誉,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学生的优秀代表,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形成了,谁还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损害自己的形象呢?当然学生也是难免会出现问题的,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受到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批评学生缺点时也要注意用欣赏的态度,可以先表扬他的几个优点,使他解除戒备,此谓之“先退后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就能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金矿。欣赏优秀学生容易,欣赏有缺点的学生难。惟其难,则更显得难能可贵。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有缺点的学生,你才会心气平和,学生也才会接受你的教育,激发起改正缺点的勇气,教育也才会更有效果,才会有利于学生充满自信,走出自己的美好未来。
二、用真情架起沟通的桥梁。
前不久,我从《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则报导,某校进行民意调查,90%的教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却只有17%的学生认为教师是爱他们的。这个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是单方面的,灌输式的,作为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是不够的。我们虽然经常口头上说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但具体做起来大多表现为简单化地把我们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以灌输式教育取代了学生自己的思想和尊严,甚至有时会因方法的简单、态度的急躁使学生不但不接受你的教育,反而形成与教师对立的情绪。所以一个老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互助关系。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收到沟通情感、互相理解、彼此信任的教育效果。平时我注意以班级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班级的每一个活动,如班会、团活、运动会、远足,和学生融为一体。课间走进教室、午晚休走进宿舍,不但拉近和同学们的距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主动地、全面地、立体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创造教育契机,抓住教育契机。同时我还注意通过“周记对话”与学生交流、沟通。学生在周记中倾吐自己学习、生活、同学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的快乐、苦恼和疑惑,甚至是情感的隐私,我就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以笔谈、面谈或者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和学生交流,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用真心换真情,当你以朋友般的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也将会乐于亲近你。
三、利用榜样力量激起奋发的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比说教作用更大。在工作中我注意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影响学生。
其一、要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光辉的英雄群体形象,牢固地刻下英雄精神烙印,以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鞭策学生。科学界、教育界、体育界,杰出人物群星璀璨,它们的奋斗史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珍贵的教育素材。
其二、要宣传身边的先进典范,特别注意培养一批班级骨干,使他们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成为班级领军人物,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使学生感觉到榜样就在自己身边。
其三、千万不可忘记对后进同学的转化,只要有点滴的进步,也要当作榜样加以鼓励。
其四、班主任身体力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不感染、影响着学生。班主任就是同学们的一面镜子。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注意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普通的一员,严格遵守班规班纪,以自身的榜样示范,对学生产生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
“爱”是相互的。播种爱,也收获着爱。去年教师节那天,我的备课桌上放了一张卡片,上面写了这样一行字:老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愿您已感到我们的祝福。“情”同三尺讲台外,“志”在一寸粉笔中。祝福永远!当时看完后,内心立即涌起一种幸福的感觉。
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它会长成一轮红日;种下一个崇高的理想,它会化作一叶风帆。作为一名老师,让我们用真心弹奏一曲真爱的乐章,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耕耘、播种、培育,创造出人生一种无限美丽的境界。
一、用欣赏创造光明的境界
卡耐基指出:“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这种渴望是一种苦恼而持久的人性饥饿。”每个人都有被人承认的渴望。一名教师,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欣赏的眼睛。以欣赏的目光关注自己的班集体,关注自己的学生。你把学生定位在什么位置,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向某个方向发展。我每次带班第一个班会的主题都是做优秀的衡中人,这堂班会的主旨是使学生真正懂得衡中人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做才是一个真正的衡中人,衡中精神的实质是什么,用时代骄子、国之栋梁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时刻以“我是最优秀的”,“我能成为最优秀的”信念鼓励自己,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各方面的严格要求化作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试想,如果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奋力拼搏,你追我赶,全力以赴,为集体做好事,为集体争荣誉,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学生的优秀代表,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形成了,谁还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损害自己的形象呢?当然学生也是难免会出现问题的,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受到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批评学生缺点时也要注意用欣赏的态度,可以先表扬他的几个优点,使他解除戒备,此谓之“先退后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就能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金矿。欣赏优秀学生容易,欣赏有缺点的学生难。惟其难,则更显得难能可贵。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有缺点的学生,你才会心气平和,学生也才会接受你的教育,激发起改正缺点的勇气,教育也才会更有效果,才会有利于学生充满自信,走出自己的美好未来。
二、用真情架起沟通的桥梁。
前不久,我从《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则报导,某校进行民意调查,90%的教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却只有17%的学生认为教师是爱他们的。这个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是单方面的,灌输式的,作为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是不够的。我们虽然经常口头上说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但具体做起来大多表现为简单化地把我们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以灌输式教育取代了学生自己的思想和尊严,甚至有时会因方法的简单、态度的急躁使学生不但不接受你的教育,反而形成与教师对立的情绪。所以一个老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互助关系。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收到沟通情感、互相理解、彼此信任的教育效果。平时我注意以班级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班级的每一个活动,如班会、团活、运动会、远足,和学生融为一体。课间走进教室、午晚休走进宿舍,不但拉近和同学们的距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主动地、全面地、立体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创造教育契机,抓住教育契机。同时我还注意通过“周记对话”与学生交流、沟通。学生在周记中倾吐自己学习、生活、同学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的快乐、苦恼和疑惑,甚至是情感的隐私,我就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以笔谈、面谈或者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和学生交流,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用真心换真情,当你以朋友般的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也将会乐于亲近你。
三、利用榜样力量激起奋发的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比说教作用更大。在工作中我注意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影响学生。
其一、要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光辉的英雄群体形象,牢固地刻下英雄精神烙印,以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鞭策学生。科学界、教育界、体育界,杰出人物群星璀璨,它们的奋斗史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珍贵的教育素材。
其二、要宣传身边的先进典范,特别注意培养一批班级骨干,使他们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成为班级领军人物,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使学生感觉到榜样就在自己身边。
其三、千万不可忘记对后进同学的转化,只要有点滴的进步,也要当作榜样加以鼓励。
其四、班主任身体力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不感染、影响着学生。班主任就是同学们的一面镜子。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注意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普通的一员,严格遵守班规班纪,以自身的榜样示范,对学生产生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
“爱”是相互的。播种爱,也收获着爱。去年教师节那天,我的备课桌上放了一张卡片,上面写了这样一行字:老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愿您已感到我们的祝福。“情”同三尺讲台外,“志”在一寸粉笔中。祝福永远!当时看完后,内心立即涌起一种幸福的感觉。
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它会长成一轮红日;种下一个崇高的理想,它会化作一叶风帆。作为一名老师,让我们用真心弹奏一曲真爱的乐章,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耕耘、播种、培育,创造出人生一种无限美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