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型
当时之所以选择D5000,翻转液晶屏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对于我这种“尺码较大”的用户而言,非常不喜欢因为低角度取景而采用一些“自虐”的姿势,翻转液晶屏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抛开D5100机身高度降低等外形上的变化,液晶屏的翻转方式可以说是D5100相对前作一个的明显变化:由D5000的向下翻开液晶屏的方式改为了D5100的向左侧翻开。这一改变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D5000的液晶屏需要首先向下翻开后才能转动,因此在置于三脚架上拍摄时,往往会因为云台的阻挡而影响到液晶屏的转动,侧翻式液晶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D5100多角度翻转的显示屏可向侧面开启0~180度,开启后,可顺时针旋转至最大90度,逆时针旋转最大180度。不过,对于习惯左右开弓两只手操控相机功能按键的用户而言,初次上手D5100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因为液晶屏翻转方向的改变,它的机身左侧只保留了一个MENU按键,其他的按键则全部转移到了机身的其他位置。好在经过巧妙而合理的组合,各按键的操作体验还算颇为顺手。值得一提的是,D5100一改D5000的实时取景按钮开关方式,将实时取景拨杆集成在了机身顶部的模式转盘下方,只需向后轻轻拨动即可启动实时取景功能。
液晶显示屏的翻转方向还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但D5100的液晶显示屏却足以令我这个D5000的用户为之感到艳羡。它一改D5000上2.7英寸23万像素的规格,采用了3英寸、约92万像素的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屏。不仅显示面积更大,画面的细腻程度也有了堪称质的飞跃。
延续与进化
与1230万像素的D5000同一时代的佳能EOS500D拥有1510万像素,虽说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用户而言,1230万像素已经绰绰有余,但骨子里却对更高的像素充满了渴望。D5100在这方面显然更为讨人喜欢,它拥有堪比中端机型的1620万有效像素,仅从数值上来看,与更为高端的尼康D7000完全一致。在同档次机型中,D5000出色的高感光度性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日常以记录生活为主题的拍摄中,我通常都是将ISO设置为自动,上限1600,不仅保证了画面的质量,使用起来也各位省事而便利。作为升级机型,D5100将ISO的可用范围进一步扩展,从ISO100(非D5000那样通过扩展得来的ISO100)至ISO6400,并可扩展到惊人的ISO25600。在与D5000进行对比拍摄之后,我得到了两个结论:D5100在ISO100~ISO400的低感光度区间,画面细腻度和纯净度有了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仔细观察D5100以高感光度拍摄的照片,会发现暗部噪点会呈现出轻微的彩色斑点,而D5000的噪点则为灰白色。不过,总体而言,D5100的抑噪水平较前作有了小幅提升,噪点颗粒更为细腻。如果只是日常生活场景的记录用途,可以放心地将D5100的自动ISO上限设置为ISO3200。之所以得以拥有如此出色的画质,正是源于D5100所采用的DX格式CMOS图像传感器及EXPEED 2图像处理器。
进化不等于全面否定,D5000上部分成熟的设计也在D5100上也得到了沿用,例如Multi-CAM 1000 11点自动对焦系统。但如果通过光学取景器观察,可以发现D5100将D5000的方框式对焦点改为了细小的红点。仅就我个人来说,更喜欢D5000的方框式对焦点。
新增功能
在D5100的模式转盘上第一次出现了“EFFECTS”的英文字样,这便是尼康第一次在数码单反相机中采用的“特殊效果模式”。D5100的“特殊效果模式”是由7种特殊效果组成的,包括:可选颜色、彩色素描、模型效果、夜视、剪影、高色调、低色调。无论是静止影像还是短片,都可以即时通过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画面一边确认,一边选择、设定拍摄时希望获得的效果。以“可选颜色”模式为例,使用这一模式必须开启相机的实时取景,利用“向上”导航键选取画面中希望被显示出来的颜色(最多可以添加三种颜色),按下快门后,得到的照片中除了选取的颜色之外,其他色彩皆为黑白,极具艺术感。
对于热衷于风景拍摄的用户而言,HDR是一个非常实用且便捷的功能。D5000没能拥有这一功能曾令我颇有微辞,D5100总算与时俱进。进入D5100的菜单,即可找到HDR(高动态范围)选项,深入其中,即可对曝光差异和范围进行自定义。开启HDR功能后,按下快门释放键即连续可捕捉两张分别针对亮处和暗处进行曝光的照片,然后在通过机身内部的处理,将其组合成具备高动态范围的单张照片,几乎不会丢失阴影或高光部分的细节。当然,部分用户或许希望D5100能为HDR功能设置独立的快捷按键,但作为一款定位于高阶入门级的机型而言,机身上有限的按键注定只能首先满足使用频率更高的功能。
全高清摄像
D5100的前作D5000即已经拥有了高清摄像的功能,但严格来说,D5000的高清摄像功能只能归为“入门级”水准:最高分辨率只有720p,摄像过程中无法实现自动对焦。针对于此,D5100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拥有了拍摄全高清视频短片(1920×1080@30p)的能力。此外,如果将对焦模式选择为全时伺服对焦,那么在拍摄短片时便可实现自动对焦。虽然反差检测对焦的速度还有待提高,但总比手动对焦来得精确和方便。如果将自动对焦区域模式设为对象追踪自动对焦时,还可对画面中的移动对象保持跟踪自动对焦。值得肯定的是,D5100的短片拍摄效果也有了明显的进步,D5000上颇为明显的“果冻效应”在D5100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水平移动镜头时不会察觉到明显的画面变形。
当时之所以选择D5000,翻转液晶屏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对于我这种“尺码较大”的用户而言,非常不喜欢因为低角度取景而采用一些“自虐”的姿势,翻转液晶屏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抛开D5100机身高度降低等外形上的变化,液晶屏的翻转方式可以说是D5100相对前作一个的明显变化:由D5000的向下翻开液晶屏的方式改为了D5100的向左侧翻开。这一改变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D5000的液晶屏需要首先向下翻开后才能转动,因此在置于三脚架上拍摄时,往往会因为云台的阻挡而影响到液晶屏的转动,侧翻式液晶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D5100多角度翻转的显示屏可向侧面开启0~180度,开启后,可顺时针旋转至最大90度,逆时针旋转最大180度。不过,对于习惯左右开弓两只手操控相机功能按键的用户而言,初次上手D5100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因为液晶屏翻转方向的改变,它的机身左侧只保留了一个MENU按键,其他的按键则全部转移到了机身的其他位置。好在经过巧妙而合理的组合,各按键的操作体验还算颇为顺手。值得一提的是,D5100一改D5000的实时取景按钮开关方式,将实时取景拨杆集成在了机身顶部的模式转盘下方,只需向后轻轻拨动即可启动实时取景功能。
液晶显示屏的翻转方向还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但D5100的液晶显示屏却足以令我这个D5000的用户为之感到艳羡。它一改D5000上2.7英寸23万像素的规格,采用了3英寸、约92万像素的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屏。不仅显示面积更大,画面的细腻程度也有了堪称质的飞跃。
延续与进化
与1230万像素的D5000同一时代的佳能EOS500D拥有1510万像素,虽说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用户而言,1230万像素已经绰绰有余,但骨子里却对更高的像素充满了渴望。D5100在这方面显然更为讨人喜欢,它拥有堪比中端机型的1620万有效像素,仅从数值上来看,与更为高端的尼康D7000完全一致。在同档次机型中,D5000出色的高感光度性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日常以记录生活为主题的拍摄中,我通常都是将ISO设置为自动,上限1600,不仅保证了画面的质量,使用起来也各位省事而便利。作为升级机型,D5100将ISO的可用范围进一步扩展,从ISO100(非D5000那样通过扩展得来的ISO100)至ISO6400,并可扩展到惊人的ISO25600。在与D5000进行对比拍摄之后,我得到了两个结论:D5100在ISO100~ISO400的低感光度区间,画面细腻度和纯净度有了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到,仔细观察D5100以高感光度拍摄的照片,会发现暗部噪点会呈现出轻微的彩色斑点,而D5000的噪点则为灰白色。不过,总体而言,D5100的抑噪水平较前作有了小幅提升,噪点颗粒更为细腻。如果只是日常生活场景的记录用途,可以放心地将D5100的自动ISO上限设置为ISO3200。之所以得以拥有如此出色的画质,正是源于D5100所采用的DX格式CMOS图像传感器及EXPEED 2图像处理器。
进化不等于全面否定,D5000上部分成熟的设计也在D5100上也得到了沿用,例如Multi-CAM 1000 11点自动对焦系统。但如果通过光学取景器观察,可以发现D5100将D5000的方框式对焦点改为了细小的红点。仅就我个人来说,更喜欢D5000的方框式对焦点。
新增功能
在D5100的模式转盘上第一次出现了“EFFECTS”的英文字样,这便是尼康第一次在数码单反相机中采用的“特殊效果模式”。D5100的“特殊效果模式”是由7种特殊效果组成的,包括:可选颜色、彩色素描、模型效果、夜视、剪影、高色调、低色调。无论是静止影像还是短片,都可以即时通过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画面一边确认,一边选择、设定拍摄时希望获得的效果。以“可选颜色”模式为例,使用这一模式必须开启相机的实时取景,利用“向上”导航键选取画面中希望被显示出来的颜色(最多可以添加三种颜色),按下快门后,得到的照片中除了选取的颜色之外,其他色彩皆为黑白,极具艺术感。
对于热衷于风景拍摄的用户而言,HDR是一个非常实用且便捷的功能。D5000没能拥有这一功能曾令我颇有微辞,D5100总算与时俱进。进入D5100的菜单,即可找到HDR(高动态范围)选项,深入其中,即可对曝光差异和范围进行自定义。开启HDR功能后,按下快门释放键即连续可捕捉两张分别针对亮处和暗处进行曝光的照片,然后在通过机身内部的处理,将其组合成具备高动态范围的单张照片,几乎不会丢失阴影或高光部分的细节。当然,部分用户或许希望D5100能为HDR功能设置独立的快捷按键,但作为一款定位于高阶入门级的机型而言,机身上有限的按键注定只能首先满足使用频率更高的功能。
全高清摄像
D5100的前作D5000即已经拥有了高清摄像的功能,但严格来说,D5000的高清摄像功能只能归为“入门级”水准:最高分辨率只有720p,摄像过程中无法实现自动对焦。针对于此,D5100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拥有了拍摄全高清视频短片(1920×1080@30p)的能力。此外,如果将对焦模式选择为全时伺服对焦,那么在拍摄短片时便可实现自动对焦。虽然反差检测对焦的速度还有待提高,但总比手动对焦来得精确和方便。如果将自动对焦区域模式设为对象追踪自动对焦时,还可对画面中的移动对象保持跟踪自动对焦。值得肯定的是,D5100的短片拍摄效果也有了明显的进步,D5000上颇为明显的“果冻效应”在D5100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水平移动镜头时不会察觉到明显的画面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