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高考改革进程加速,概要写作这一题型出现在越来越多省份的高考题中。概要写作是指在不改变原文中心思想的前提下,阅读文本,摒除次要信息,提取重要信息,用自己精练的语言来重述文章主旨大意及核心信息的写作任务。这一题型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加强该题型的教学非常必要。随着科技发展,更多的目光投向线上学习。“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的学习课堂,现代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原理与多媒体、网络、网端平台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如何有效地将网络学习融入普通课堂,让两者深度有机结合,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课题。文章对将混合式学习模式融入概要写作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期待能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所助益。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概要写作;高中英语
一、 概要写作研究背景
概要写作是指在不改变原文中心思想的前提下,阅读文本,摒除次要信息,提取重要信息,用自己精练的语言来重述文章主旨大意及核心信息的写作任务。目前国内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以及国际性的标准化语言考试,如托福、雅思和SAT的考试中都有概要写作相关的题目。根据Brandon(2014)对“概要写作”的定义“读者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文章主旨大意和核心信息的书面写作”,可以归纳出“概要写作”的基本特征:(1)概要写作是原版的简写,必须忠实于原版的意思;
(2)概要写作必须使用读者自己的语言,体现原文的主旨大意。
概要写作过程是学生对所给文章的理解,吸收,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它的写作步骤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文章大意归纳能力和语言文字重组能力,是一项复杂的思维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的精神。2017年浙江省的英语科新高考中规定考查概要写作,2018年11月浙江省春季高考题中出现概要写作。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题型,学生不再思索着如何将文章用华丽的辞藻堆砌到足够的篇幅,以前积累的写作素材,背诵的优美词句和写作技巧不再适用,这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 混合式教学理论依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网络上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从普通网页,知识类网站,到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再到现在流行的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学习途径的增多让人们能更容易了解到新知识,也让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常规课堂的学习,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线上学习,线上教育课程层出不穷,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事实证明网络学习并不能取代课堂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与督促,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网络学习融入普通课堂,让两者深度有机结合,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的学习课堂,现代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原理与多媒体、网络、网端平台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有机结合。何克抗(2004)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组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网络化教学,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和监控作用,又不抹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参与性,引领创造性,使其在网络环境下灵活掌握及运用所学知识,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 将混合式教学融入高中英语概要写作教学实践
概要写作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极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在高中英语概要写作教学中合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习的趣味性,拓宽教学知识的深度及广度。
(一)课前教学资源的混合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教学资源蜂拥而至,唾手可得。如何能高效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学习效率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概要写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读懂原文。它的原文可以涉及民生、经济、科学、自然和人文等多方面,充足而广博的知识积累能让学生更快更透彻地理解好文章。知识面的扩展及理解程度的加深是极为重要的,知识面的扩展需要大量的输入,需要教师有强大的资源储备库。资源库的建立凭一己之力很难办到,这就要求教师队伍团结合作。教师团队不再是单一的英语教师,而是由英语教师、计算机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构成,如有必要,还可以有优秀学生助理加入。团队分工协作,搜集、分类整理教学资源。
概要写作教学首先要解决词汇及句型学习的问题:教师团队先分类整理好单词、短语、例句及其近、反义词。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制作一个小程序,帮助学生记住单词拼写,了解单词意义,掌握单词用法,学会同义词之间的转换;然后可以进行句型转换,句子翻译等练习。
此外,教师要注意对优质文章的积累。研究多年高考真题阅读文章发现,考试文章基本都来自外网原文。因此,教师团队注意搜集英语外网原文,按照文章体裁、主旨大意和难度值将他们分类归纳,整理并改编成合适的篇幅,建立文章资源储备库。教师在备课时候可以根据课堂内容,提供相应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混合
在網络环境下开展混合式英语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及授课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完成的预习任务了解学生相应的词句储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点评,分析学生在词汇学习及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接下来,教师提供相应的文章,在限定的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分析文章体裁、结构和行文逻辑,找出文章主旨大意及段落大意;利用图形组织器等模式弄清文章所给信息的主次关系,提取出核心信息;让学生概括总结文章,然后利用课前学习的词汇及句型,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替换表达,初步成文;然后用不同的句式转换,并在必要的地方使用关联词,使表达连贯通顺。教师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利用视频、图片、PPT课件等学习材料,结合课堂讲授,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及总结归纳技巧。 (三)课后巩固方法的混合
课后巩固是整个教学活动相当重要的一环,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促使学生真正转化课堂所学,并能正确灵活运用。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的课后巩固提供充足的资料及学习方法。首先,学生可以利用平台检测课中学到的词汇及句型,加深记忆。其次,教师提供给学生阅读材料,学生阅读文章并收集文中词组、句型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以及对句子的应用能力和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后复习材料,比如写作技巧总结,微课视频等;学生再通过线上渠道将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每天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并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环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升学习效率。
(四)学习评价的混合
课后评价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理解掌握程度的估量。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做出及时调整,以获得更好教学效果。传统的常用评价是终结性评价,以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估。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往往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可能让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厌恶英语学习。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师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重视结果,又强调过程。
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形成性评价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它主要包括课前预习效果评价,包括单词、词组及句型的掌握程度;课堂中文章理解,信息提取归纳准确度评价;习作自评及小组互评;课后复习,作业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一个专题学完之后,在形成階段考试,检验阶段学习成果。教师可适当提高形成性评价比重,强调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一步步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能够明显看到自己通过一步步努力慢慢进步,慢慢提升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最终获得理想的成绩。
四、 混合式学习反思
混合式学习模式融入英语课堂,将网络、生活中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技术带入课堂,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生学习的深层次融合,给英语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教师团队的合作,促进师生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便捷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但与此同时,由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特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自觉性差和学习主动性低的学生来说效果可能欠佳。同时,混合式学习增加了网络运用,网络平台的建立与维护,这对于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及计算机能力,以便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功能,给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
五、 结语
传统课堂教师满堂讲授的方式不再适合新课标下新题型的学习,混合式学习进入课堂是教学的必然趋势。课前充分预习准备,课堂高效学习理解,课后巩固并能及时反馈。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扩大了学习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运用好各种资源,不断精进,不断加强概要写作的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凯.混合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2]何莹.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研究,2020(4).
[3]吴琼.概要写作及其教学范式解析[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8(2).
作者简介:刘灵玲,福建省泉州市,福建泉州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概要写作;高中英语
一、 概要写作研究背景
概要写作是指在不改变原文中心思想的前提下,阅读文本,摒除次要信息,提取重要信息,用自己精练的语言来重述文章主旨大意及核心信息的写作任务。目前国内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以及国际性的标准化语言考试,如托福、雅思和SAT的考试中都有概要写作相关的题目。根据Brandon(2014)对“概要写作”的定义“读者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文章主旨大意和核心信息的书面写作”,可以归纳出“概要写作”的基本特征:(1)概要写作是原版的简写,必须忠实于原版的意思;
(2)概要写作必须使用读者自己的语言,体现原文的主旨大意。
概要写作过程是学生对所给文章的理解,吸收,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它的写作步骤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文章大意归纳能力和语言文字重组能力,是一项复杂的思维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的精神。2017年浙江省的英语科新高考中规定考查概要写作,2018年11月浙江省春季高考题中出现概要写作。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题型,学生不再思索着如何将文章用华丽的辞藻堆砌到足够的篇幅,以前积累的写作素材,背诵的优美词句和写作技巧不再适用,这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 混合式教学理论依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网络上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从普通网页,知识类网站,到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再到现在流行的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学习途径的增多让人们能更容易了解到新知识,也让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常规课堂的学习,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线上学习,线上教育课程层出不穷,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事实证明网络学习并不能取代课堂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与督促,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网络学习融入普通课堂,让两者深度有机结合,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的学习课堂,现代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原理与多媒体、网络、网端平台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有机结合。何克抗(2004)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组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网络化教学,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和监控作用,又不抹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参与性,引领创造性,使其在网络环境下灵活掌握及运用所学知识,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 将混合式教学融入高中英语概要写作教学实践
概要写作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极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在高中英语概要写作教学中合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习的趣味性,拓宽教学知识的深度及广度。
(一)课前教学资源的混合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教学资源蜂拥而至,唾手可得。如何能高效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学习效率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概要写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读懂原文。它的原文可以涉及民生、经济、科学、自然和人文等多方面,充足而广博的知识积累能让学生更快更透彻地理解好文章。知识面的扩展及理解程度的加深是极为重要的,知识面的扩展需要大量的输入,需要教师有强大的资源储备库。资源库的建立凭一己之力很难办到,这就要求教师队伍团结合作。教师团队不再是单一的英语教师,而是由英语教师、计算机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构成,如有必要,还可以有优秀学生助理加入。团队分工协作,搜集、分类整理教学资源。
概要写作教学首先要解决词汇及句型学习的问题:教师团队先分类整理好单词、短语、例句及其近、反义词。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制作一个小程序,帮助学生记住单词拼写,了解单词意义,掌握单词用法,学会同义词之间的转换;然后可以进行句型转换,句子翻译等练习。
此外,教师要注意对优质文章的积累。研究多年高考真题阅读文章发现,考试文章基本都来自外网原文。因此,教师团队注意搜集英语外网原文,按照文章体裁、主旨大意和难度值将他们分类归纳,整理并改编成合适的篇幅,建立文章资源储备库。教师在备课时候可以根据课堂内容,提供相应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混合
在網络环境下开展混合式英语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及授课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完成的预习任务了解学生相应的词句储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点评,分析学生在词汇学习及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接下来,教师提供相应的文章,在限定的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分析文章体裁、结构和行文逻辑,找出文章主旨大意及段落大意;利用图形组织器等模式弄清文章所给信息的主次关系,提取出核心信息;让学生概括总结文章,然后利用课前学习的词汇及句型,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替换表达,初步成文;然后用不同的句式转换,并在必要的地方使用关联词,使表达连贯通顺。教师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利用视频、图片、PPT课件等学习材料,结合课堂讲授,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及总结归纳技巧。 (三)课后巩固方法的混合
课后巩固是整个教学活动相当重要的一环,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促使学生真正转化课堂所学,并能正确灵活运用。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的课后巩固提供充足的资料及学习方法。首先,学生可以利用平台检测课中学到的词汇及句型,加深记忆。其次,教师提供给学生阅读材料,学生阅读文章并收集文中词组、句型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以及对句子的应用能力和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后复习材料,比如写作技巧总结,微课视频等;学生再通过线上渠道将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每天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并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环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升学习效率。
(四)学习评价的混合
课后评价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理解掌握程度的估量。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做出及时调整,以获得更好教学效果。传统的常用评价是终结性评价,以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估。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往往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可能让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厌恶英语学习。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师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重视结果,又强调过程。
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形成性评价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它主要包括课前预习效果评价,包括单词、词组及句型的掌握程度;课堂中文章理解,信息提取归纳准确度评价;习作自评及小组互评;课后复习,作业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一个专题学完之后,在形成階段考试,检验阶段学习成果。教师可适当提高形成性评价比重,强调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一步步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能够明显看到自己通过一步步努力慢慢进步,慢慢提升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最终获得理想的成绩。
四、 混合式学习反思
混合式学习模式融入英语课堂,将网络、生活中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技术带入课堂,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生学习的深层次融合,给英语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教师团队的合作,促进师生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便捷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但与此同时,由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特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自觉性差和学习主动性低的学生来说效果可能欠佳。同时,混合式学习增加了网络运用,网络平台的建立与维护,这对于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及计算机能力,以便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功能,给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
五、 结语
传统课堂教师满堂讲授的方式不再适合新课标下新题型的学习,混合式学习进入课堂是教学的必然趋势。课前充分预习准备,课堂高效学习理解,课后巩固并能及时反馈。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扩大了学习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运用好各种资源,不断精进,不断加强概要写作的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凯.混合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
[2]何莹.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研究,2020(4).
[3]吴琼.概要写作及其教学范式解析[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8(2).
作者简介:刘灵玲,福建省泉州市,福建泉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