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51443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种很难的创造性工作,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运用丰富的知识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变换教学方法,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目前,影响语文教学效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跟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很多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好,在课堂上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不与学生互动,课堂上着上着就陷入了僵局。其次,教师一味的扮演着教师的角色,甚至“孤芳自赏”,课堂成为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鸭子听雷般的欣赏着老师的表演。再次,课堂气氛呆板沉闷,缺乏有效的创新,教学仍沿袭传统的模式,教学效率低下。那么,我们应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呢?
  一.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是基于学生现在的知识。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与学生对答,课前教师进行充分准备,一步步的启发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在上课前进行必要的准备,设计出课堂上讨论的基本内容,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摸不到头脑。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上进行必要的学习,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二.教师要变换角色
  教师不能“孤芳自赏”,作为教师,只考虑教师的角色,不管学生的任何想法,一味站在教师的角度,不考虑学生。然而,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学会“角色互换”,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懂得换位思考,这样,课堂效率才会提高,学生才会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可以站主角,提高课堂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互相体谅,换位思考,让课堂在轻松的环境下愉快的进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侧面提高教学效率。
  三.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学语文教学的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师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加强教师的人格魅力,使教师更多的吸引学生,使学生加强对教师的崇拜信仰,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
  由于中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不但理论知识过硬,还要具有较强的文科知识水平。语文对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与素质要求很高。目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这些教师刚刚毕业就走上了讲台,知识跟经验都十分欠缺,讲课的内容照本宣科,内容空洞,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还有一些老教师,他们对前沿信息与理论掌握不足,教学效率也不高。
  四.加强教材建设,熟练应用教材
  语文教材的内容应该适应新课程的发展,与时俱进,加强教材建设,使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使教材上的内容能够充分理解,然后才能在课堂上讲授出来,学生理解也更加透彻,然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五.坚持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也应该坚持创新,打破传统的陈规陋习,不再做毫无意义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课堂中体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六.时刻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下语文教材的不断更新,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要时刻调整教学计划,不断更新自己掌握的教材内容,变换教材中的难点、热点。在变换的过程中经常变换教案,同时根据学生实际的水平和能力制订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避免盲目调整,使学生不知所措,盲目学习,最后导致效率低下。
  综上所述,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见解。总之,中学语文教学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作用是非常大的,中学的语文知识奠定了一个学生今后的文科基础,在我国社会发展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作为我国一个传统的学科,发展到今天也有其独特发展的路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效率是课堂的灵魂,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要效率高,就能取得好成绩,就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继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方式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教师与学生都热爱语文教学课堂。
  林崇山,教师,现居江西吉安。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河南实施已四年多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新的课程理念使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课堂教学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从学案设计到课堂过程的实施等,都需要重新思考,大胆改革和不断实践。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把握教材结构?如何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学生如何能积
【摘要】传统的教师“满堂灌”讲解课文的教法,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都得不到体现。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极为迫切。本文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怎样关注?课堂是师生互动和交流的双向过程,语言就是关注的手段之一。本文正基于此,从更具趣味、更具情感、更加激励三个角度对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锤炼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语言 数学课堂 迷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悬疑和不确定性。经常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意外,这种意外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自然生成,也是教学智慧产生的最佳情境,是课堂中最灵动的教学资源。我们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充满智慧的“灵光一现”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教学走向睿智。让课堂在意外中生成精彩,在灵动中生成智慧。  一.顺水推舟 及时引导反馈 推进动态生成  课堂不是简单的
【摘要】随着中学语文教改的深入,中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美感教育,这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产生的需要。未来社会需要美育,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审美教育,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崇高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和美育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等方面论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命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