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糖尿病”看上去很美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我国患病人数众多。在各类媒体中,有关糖尿病的广告宣传也非常之多。这些广告宣传中最突出、最常见的几个字就是“根治糖尿病”。相信每一位患者都希望自己的病能早日得到根治,那糖尿病到底是否可以根治呢?
  中西药各有优势,但均不能根治
  读者来信:
  我在上网时看到一则广告。“北京××中医研究院”声称其研制的纯中药方剂安全无毒,只需服用2~3个疗程,便可彻底根治糖尿病,一举解决了长期以来西药治标不治本、肝肾毒副作用较大的世界难题。请问专家,这则广告是否真的可信?
  专家点评: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搞清,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都还不能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只能做到有效控制。控制糖尿病所依靠的手段就是所谓“五驾马车”,即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药可以根治糖尿病。上面提到的某中药方剂能够彻底根治糖尿病的宣传,显然是虚假广告。
  就糖尿病的治疗而言,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就降糖效果来讲,西药(包括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更具优势,中药在这方面则要逊色得多,真正有显著降糖作用的纯中药几乎没有。至于那些服用后确有显著降糖效果的中药丸剂、散剂,虽然对外宣称是“纯中药制剂”,其实几乎都加了优降糖、降糖灵等西药成分——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并已被药监部门检查证实。不知真相的患者如果吃了这些掺了假的中药,血糖虽然也可降低,但却很不安全。患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了这类“掺假药”,很容易出现严重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后果非常危险。
  不过,中药虽在降糖方面不及西药,但在调理和改善症状以及治疗血管并发症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不失为糖尿病治疗的好方法。另外建议,一定要到正规中医院接受治疗。
  新药层出不穷,根治尚待时日
  读者来信:
  我在某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介绍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进口药品。广告上说该药是英国学者研制出来的,攻克了糖尿病无法根治这一世界难题。广告上还说,服用此药时要求糖尿病患者必须停服所有的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减量1/3。请问专家,广告是否可信?是不是可以停服口服降糖药?
  专家点评:
  根据笔者掌握的来自国内外权威专业机构的最新资讯,近年来国内外确有不少治疗糖尿病的新药物、新疗法相继问世,但还没听说有哪种新药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可以肯定,上面的广告又是一则不折不扣的虚假广告。
  我们知道,糖尿病包括许多类型,就拿最常见的1型和2型糖尿病来讲,其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就不一样。因此,糖尿病应当辨证施治,进行个体化治疗,没有哪种药物适用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笔者接诊过的糖尿病患者中,被此类虚假广告误导而上当受骗的大有人在。轻者因擅自停药(如降糖药、胰岛素等),导致病情反复、血糖失控;重者因停药导致酮症酸中毒昏迷甚至死亡,最终往往人财两空。
  特别提醒:警惕糖尿病虚假广告
  许多不法游医和药商在利益的驱动下,将目光瞄准数目庞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群,四处散布虚假广告。这些广告的特点是:打着著名专家、著名科研单位的旗号,利用国人信赖中药的心理,拼凑一些貌似前沿科技、实乃子虚乌有的伪学说,再通过“医托”现身说法,大肆忽悠病人,致使许多不明真相、病急乱投医的患者上当受骗。不仅白花了冤枉钱,还把病给耽误了。提醒患者要对此多加警惕。
其他文献
说说找名院名科的网友  生病了,不知道该去什么医院看病,这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种就医信息的完善,通过网络搜寻符合自己期望的目标医院,成为很多人就医前的必修课。在一般人看来,生个小病似乎不用费心地选择知名医院、知名科室,但如果是严重一点的病特别是疑难杂症,大部分人都希望能找到“对头”的名院名科进行诊治。  不少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在网上搜索,获取了很多介绍医院的资料,并费心费力地
目前,粉剂食品正在都市女性中悄然兴起。不少上班族将木瓜粉、荷叶粉、魔芋粉、薏米仁粉等当成日常饮品冲泡。据了解,这种由蔬菜、谷物或其他可食用植物制成的干燥粉剂,大多通过网络销售。商家宣称,各种粉剂如果搭配饮用,能达到“祛痘、丰胸、瘦身”等功效。于是,不少忠实的“粉粉族”为追求减肥、美容等目的,完全将粉剂代替正餐。那么,这样的饮食习惯是否合理?将各种粉剂搭配,是否真的具有神奇功效?专家在此提醒人们:粉
生活实例  李小姐是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财务,平时工作很紧张,常加班到深夜。闲暇时,她喜欢吃坚果、牛肉干等零食。3个月前,她偶然发现自己在张口和吃饭时,右侧耳朵前方有“咔,咔”的声音。起初,她没怎么在意。一天早晨,她在刷牙时,突然觉得嘴巴张不大,用力张嘴时,右侧耳前有明显疼痛,吃饭时也有疼痛的感觉。她很害怕,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怪病,便去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诊断她患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医生的
近期在看门诊时,遇到了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她因为反复的背部疼痛到医院就诊,本来以为只是工作时姿势不良引起的腰肌劳损,最后通过检查发现是晚期乳腺癌,并发生了骨转移。这是一位45岁的女教师,她完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因而反复问我:“医生,我洗澡时经常会检查一下乳房,从未摸到有乳房肿块,也不痛不痒,为什么我竟然患有晚期乳腺癌?”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多乳腺癌患者共同的问题。  自查:难以发现早期乳腺癌  随着乳
夏季来临,气温急升。不少中老年人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慌、失眠等不适症状,这些都是缺氧症状加重的表现。如果缺氧状况得不到改善,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和恶化。  夏季为何会导致中老年人缺氧症状加重呢?中老年人的呼吸能力原本就比年轻人弱,再加上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心脏的工作量增加,耗氧量也大增,故在夏季更容易出现缺氧症状。  缺氧是一切慢性疾病的根源  现代医学已证实,缺氧会导致人体代
任何食物可以吃的前提是必须安全。但饮食具有不安全的固有特点,食品需经过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使食品受到污染,所以任何食品都不能保证是绝对安全的。其中还存在一些人为的问题,例如,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含量”,面粉中加太多的增白剂以改善感观性状,等等。有句话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事实上,饮食安全是个世界性的问题。由于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反映他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不但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贡献与影响,而且对医药也很推崇。  《论语?乡党第十》中,对饮食方法就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有些经典的语言,在今天看来亦颇具科学性,值得我们借鉴。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今日观点:粗细结合富营
近来有“心情保鲜”的说法,即让人心情处于良好,正性,新鲜有活力的状态。研究发现,这样做对健康非常有利。而且,“心情保鲜”特别适合于老年人。众所周知,人到老年,让人心情不好的事情似乎也多起来了a事实上,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家与精神医学家都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听觉与视觉衰退,躯体疾病增多,人际交往减少,都可致使有些老人从环境中退缩,变得孤僻、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常有怨恨情绪或易发脾气。但这些并非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是自然分娩的常见并发症,与感染,营养不良、贫血、季节、缝合技术等多因素有关。症见会阴伤口不完全裂开、周围红肿有触痛,创面有脓性或淡红色分泌物。  中医学认为,会阴伤口感染裂开为产后阴户破损感染邪毒所致,应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为主。我们采用双料喉风散局部治疗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取得良好疗效。在我们治疗的病人中,伤口愈合期最短5天,最长10天,平均6.9天。    方法:  用0.5
生活实例  “医生,我又长‘奶结’了。”新妈妈小王哭丧着脸,蓬头垢面地来到我的门诊。宝宝呱呱坠地,原本让全家非常开心,但哺乳的事情却让小王和家人苦不堪言。原来,生完孩子后的两个月,小王发生乳房结块伴高热已有3次。虽然经过治疗后转危为安,但小王一直很担心自己会患上急性乳腺炎,因此一旦乳房发胀就急于排乳,连夜里也不例外。情绪焦虑加上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才好了没几天,小王乳房又结块了。现在,小王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