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视力的“小偷”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bbitw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眼内压升高是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全世界范围内,40岁以上人群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约为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约为0.7%。据估计,全球目前约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4500万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2020万人,因青光眼致盲的人数约为840万。值得注意的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种族倾向性,因纽特人、华人及其他亚洲人种是该病的好发人群。
  青光眼是“头号”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青光眼的本质是视神经萎缩,神经病变一般不可逆,故青光眼导致的视力损伤也是不可逆的。尽管白内障是世界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但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视力,青光眼则不同,视神经一旦受损,病变是不可逆的。因此,青光眼患者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大限度地保留视功能。
  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传统的观点认为,青光眼是一种老年病,患者一般为中老年人。然而,近些年临床上出現了很多年轻的青光眼患者。青光眼发病年轻化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
  不容忽视的是,近视人群中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近视患者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近视度数快速加深等现象,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青光眼可能。
  症状有时“不可靠”,定期体检很重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青光眼一定会引起眼睛胀痛、头痛、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实际上,上述症状仅出现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期,只是一小部分青光眼患者的表现。大部分青光眼患者并没有明确的、特征性的症状。
  人的视力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平时看书或看电视时用到的视力,医学上称之为“中心视力”,可以用视力表来衡量;另一部分被称为“周边视力”,就是眼睛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即人们常说的“余光”,需要用视野检查来衡量。青光眼与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不同,后两者通常以中心视力下降作为首发症状,比较容易被患者察觉,而青光眼的视力损伤是从周边视力开始的,即首先损伤的是视野,直到病变晚期时,才会影响中心视力,因此早期很容易被忽视。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人是双眼同时看东西,单眼视野损伤往往会被另一只眼的视野所补偿。因此,早中期青光眼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患者在体检时或去医院检查眼部其他问题时被偶尔发现。在病变晚期,中心视力受损后,患者会主动就诊,但此时的视功能损伤已非常严重。因此,青光眼通常被称为“视力的小偷”。
  为早期发现青光眼,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眼科体检,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者。以往青光眼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眼压测量和视野检查。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当视神经损伤超过40%时,才会出现视野检查异常,故单纯以视野缺损作为诊断标准,很难发现真正的早期青光眼。近几年,多种更为先进的诊断设备应用于临床,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等,使医生能够发现很多视野损伤前的早期青光眼患者。
  治疗“新武器”不少
  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不同类型青光眼的治疗策略各不相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以先采用药物治疗(一般是点眼药水),如果控制不良,可以进一步考虑激光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眼部结构异常导致,首先考虑激光或手术治疗,不宜长期采用药物治疗。
  過去,青光眼的治疗药物种类单一,手术方式也仅有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更没有激光治疗。近年来,随着多种药物(尤其是前列素衍生物等)在临床广泛应用,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比例已大大降低;非眼压依赖的视神经保护药物也逐渐受到临床关注,且不少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微脉冲激光、激光睫状体光凝等技术,也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使很多患者免于手术治疗。而在手术治疗方面,微小切口青光眼手术(MIGS)、房水引流装置、非滤过泡依赖的新术式的出现,都使青光眼手术向着更小损伤、更少并发症、更好降压疗效的方向发展。
  必须明确的是,药物、激光和手术只是青光眼的治疗手段,通过降低眼压来达到控制青光眼病情进展的目的。治疗后眼压能否降低到安全眼压范围、视神经病变是否不再进展等问题,需要患者定期去门诊随访才能知道。因此,青光眼患者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视野、OCT等检查,确保患者长期保有良好的视力。
  特别提醒:很多人认为,青光眼就是“高眼压”,“高眼压”就是青光眼,其实不然。临床上,部分患者虽然经多次测量,眼压始终在正常范围内,但仍然出现了典型的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症状,这类患者被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还有一类患者,尽管眼压总是超过正常值,但视神经及视野始终保持正常,我们称这些人为“高眼压症”。因此,不能简单地将“青光眼”与“高眼压”划等号,而应该注意是否存在特征性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
其他文献
很多试图减肥者,既运动又节食,但最终的减肥效果却并不理想。原因在哪里?有没有一举两得的解决办法呢  减肥效不佳,多吃蔬菜餐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授 陈文鹤  陈文鹤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减肥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  节食减肥“不长久”  发生肥胖的根本原因是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了人体所需,多余的热量经过代谢过程转变成脂肪在体内堆积。于是,有人想通过不吃或者少吃
不要限制孩子喝饮料  贵刊2017年7月有一篇文章《暑假:拒绝宝贝“发福”》,我看了很受启发,并对照着为孩子的暑假生活做了不少有益安排。我儿子偏胖,平常喜欢喝饮料,夏天更甚。听说饮料里糖分太多,喝多了容易发胖,我需要限制孩子喝饮料吗?  上海 王女士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青少年健康所杨东玲:预防儿童肥胖,限制饮料摄入很重要。目前,大部分饮料都添加了糖,如果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等。近几年
近日,本刊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共同主办的“早诊早治,远离肺癌”科普讲座暨义诊活动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成功举办。百余位上海市民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赶到活动现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也派出了由呼吸科主任姜丽岩教授和中西医科主任张铭教授带领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参与活动。《大众医学》杂志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及独家媒体支持,在活动现场派送了最新出版的《大众医学?肿瘤增刊》和《大众医学》杂志。  《爱护肺脏
专家简介  陈津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童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游戏治疗师。擅长儿童喂养及营养、生长迟缓、动作或语言发育落后、睡眠障碍、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感觉统合失调、情绪或行为问题、自闭症、抽动症等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五下午(泸定路院区),周三上午(北京西路院区)  特需门诊:周五上午(泸定路院区)  医生手记  小天妈妈是个标准的白领辣妈,不但严
【古方】  出处: 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  原文:熟桑椹,以布滤取汁,入瓷器熬成  膏收之,每日白汤或醇酒调服一匙。老年服之,  长精神,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桑椹亦可生啖,  宜微盐拌食。可饮汁,或曝干为末,久久服之,  须发不白。  【改良做法】  桑椹子1 000 克,蜂蜜适量(随口味而定)。  制作:将鲜桑椹子洗净,放入瓷盆,捣烂,  以双层消毒纱布裹绞汁,倒入砂锅内,以文火慢 
专家简介  赵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副主任、物质依赖学科带头人,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分会委员等。擅长焦虑、抑郁、成瘾行为、冲动攻击等的诊治。  心理咨询特需门诊:周二下午  生活实例  老张之前一直有少量饮酒习惯, 8年前开始大量饮酒。他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酒,每日必醉,每天能喝1瓶多白酒。家
某年冬天,一位患者问我:夏天时吃了进口西洋参,感觉精神挺好,内火也轻了,于是一直连续吃到现在,没想到作用越来越差,且明显怕冷,不知何故?察其人,面白无华,舌淡苔白;摸其手,冰涼。很显然,在阳气应该内藏的冬季,身体处于寒凉状态之人,服用清热养阴的西洋参,不合时宜!中医养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顺时!  如今,为了健康和长寿,大家都很重视保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情绪,积极运动,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冬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患心脏疾病后,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做心脏超声检查(简称“心超”)。通常,老百姓喜欢按字面意思把“心超”理解为心脏B超。不过,由于心脏在全身血液循环过程中扮演着“泵”的角色,医生检查时常依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注重观察心脏血流情况,因此,专业人士更愿意把“心超”理解为心脏彩超。  心超本领一:诊断各种结构性心脏病  目前,心超主要用于诊断各种结构性心脏病,如瓣膜病、先天性心
一位读者在《大众医学》微信上咨询:  我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以前,我看到报纸上说,骑自行车是有氧运动,有利于性功能。但最近,我又在网上看到不少观点:有种说法是,骑自行车会压迫隐私部位,导致局部充血,会影响性功能,还可能导致前列腺炎;还有种说法是,骑自行车可导致会阴部温度过高,影响精子健康,甚至可致不育;更严重的一种说法是,自行车运动员得睾丸癌的不少,如阿姆斯特朗……现在,我感到非常矛盾。  骑车是
女性之所以不同于男性,内在原因是染色体不同,外在表现为外生殖器官不同,居于核心环节的器官是卵巢。正因為卵巢孜孜不倦地分泌性激素,才能由内而外展示女性的美。但是,女性从出生到老去,卵巢并非全程发挥作用,它也会“老去”。  2种情况,卵巢提前衰退  有些女性,人还未老,卵巢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提前出现功能衰退。  ●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POI) 40岁之前卵巢功能开始出现衰退,称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