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m82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职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名词概念多,内容抽象枯燥,教学中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教学目标。本文主要谈谈作者关于该课程的一些教学经验。
  关键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积极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职学校机械类、近机械类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涉及的金属材料种类多,性能千变万化,名词术语多、概念多、内容抽象、难懂;相关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综合性。而现在中职学校的生源基础相对偏差,对机械行业及金属材料、热处理等领域缺乏基本的感性认知,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如下。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实验学科,虽然大的实验无法在学校里完成,但教师可以创造条件, 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例如:在讲钢的火花鉴别演示试验时,可以在学校实训室准备好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让学生用砂轮机分别打磨这三种钢材。通过现场演示及讲解,学生很容易掌握不同含碳量钢的火花特点,并且可以通过火花来分辨材料。在讲钢的热处理原理时,教师可将一根细弹簧钢丝截成两段,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并分别进行空冷和水冷,现场弯曲对比其性能。这一试验可以让学生在回忆儿时玩烧铁丝游戏的同时对热处理原理有初步认识,并能让学生改变本课程抽象难懂的印象,确立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观念。
  二、将民间俗语融入教学,由现象探究本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材料的国家之一,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实践经验的积累使不少民间俗语(成语)广为流传,贴近生活。若在教学中,能够挖掘教材隐含内容,用俗语来总结纯理性的知识,以易懂的俗语(成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学习,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1)在介绍钢铁材料冶炼过程的基本知识时,教师以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提出问题,再问铁怎样才能成钢、钢比铁性能好在哪里等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抓住时机抛出“恨铁不成钢”这一俗语,在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领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这样融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2)在讲述铁碳合金相图应用及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趁热打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向学生讲解趁热打铁打的不是“铁”而是“钢”。当把钢加热到1150℃至1250℃时,钢的组织为面心立方晶格的单相奥氏体,塑性最好,最适合锻打成形。并可由此做适当引申,提醒学生把握好学习机会,做一名老师眼中具有“可塑性”的好学生。
  (3)在讲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时,教师可先分析我国众多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如故宫、颐和园等都靠木材这种脆性材料支撑起来的事实后,点出“立木顶千斤”,继而引出铸铁等脆性材料虽然很多力学性能不如钢材,但抗压性能远比抗拉性能好,故脆性材料常作受压件的实质内容,让学生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习惯。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让知识直观易懂
  本课程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较紧密,所以在讲授过程当中应多联系实际。但讲课前学生对生产工艺和设备了解较少,加上受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课堂上仅靠教师的描述很难理解,即使借助挂图也很难把抽象的内容讲“活”。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抽象、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金属的结晶过程时利用视频演示,可以将不断形成晶核和晶核不断长大这一微观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在讲钢的热处理这一章时,主要内容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钢的表面热处理。这“四把火”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抓住“工艺—目的—组织—性能—用途”这一主线,建立起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其条理化的同时,结合多媒体视频演示,则可以把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样使学生不出教室就可置身于实验室和工厂的车间之中,且所学的知识更贴近生产实践,更实用。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小结
  总之,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而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有趣、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将知识用生动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吸收并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抽象难懂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邢台现代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教育规模一般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但是我国的高职教育却是缺失的,这既不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又使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完全具备了授予学位的条件,本文依据筛选假设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分析了设置高职学位的价值,并提出构建高职教育学位体系,以期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职学位 价值 构建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
<正>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难以就业的群体,就业为民生之本,如何通过职业指导的方式来实现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是每个职业指导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整个国
摘 要:如何激发农村职业中学学生的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研究者是每个农村职业中学教师都需去尝试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所在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主动研究者 自信心  教师进行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尝试与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系统深入学习,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基于这一目的,我们首先要
图书馆决策信息服务的发展受到党政机关领导对图书馆认知不足,信息服务缺乏反馈机制等制约.图书馆应通过主导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资源和服务的有效对接来提高决策信息服务
摘要:当前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的大流通服务模式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极大便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中特型书比例较高的艺术类图书更是首当其冲。为了避免或减少乱架、破损和拒借率升高等问题,提出了图书分区排放、增加索书号级别、采用架位号定位、薄本图书处置和增加防滑倾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补救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艺术类图书;特型图书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DOI:
摘 要:随着高校发展模式逐步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高校迫切需要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将财务管理重点从传统财务会计转移到致力降低办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和战略风险上。本文分析了高校推行管理会计的作用和必要性,初步探讨了管理会计体系在高校的应用,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 管理会计 应用探索  2014年财政部出台《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