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要在学生中有威望,又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发展的时代要求。但一直以来,在教育实践中师生关系仍存在一些弊端,对于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积极主动的承担起责任。教师要深入学生内心,平等尊重每个学生;发掘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赏识;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堂上要多几分微笑与幽默。
关键词:师生关系;弊端;优化
在校园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什么是师生关系呢?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在良好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才会具备最佳的心理状态;学生也才能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情绪,大胆思维的神态;师生才会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实现双赢,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要在学生中有威望,又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发展的时代要求。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把“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看成实现教学与发展的重要基本”。所以说,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得到发展的关键。
在教育实践中师生关系仍然存在一些弊端:
1、一直以来,实际上学校、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就是教学成绩,这就导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筹划一切,学生更多的便是接受性学习,从而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和动力。
2、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思想普遍存在,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侵犯学生个人权利的现象,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3、在传统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严师出高徒”等观念的影响下及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师生双方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集中在课堂教学及书本知识的学习上,从而导致师生情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
课堂实践教学表明,面对生于90年代末期的初中生,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显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来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在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起主要的调节作用,教师的思想品德、观念意识、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及处事风格,对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更多的还是依靠教师。作为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深入学生内心,平等尊重每个学生
尊重是平等的基础。平等对话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新理念,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对话的情感支柱。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多一份关心,学生就会对教师多一份信任。
受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总是遥不可及。如果我们还牢牢禁锢在这样的传统观念里,就使得师生间丧失了沟通的机会,交流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生内心,尝试“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这样学生才会把你当作自己信赖的朋友,从而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发掘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赏识
作为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都希望自己成为同龄人中的杰出者。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着意知觉对方,有意或无意地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也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他们渴望表现,渴望别人的肯定。教师对学生表示好感,学生就会在学业,品德,习惯方面表现进步。教师如果对学生表示厌恶或失望,学生心理就产生负效应,表现为退步。
我们要通过平时的接触去真正了解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在教学表达赏识,让学生有自信心和满足感。成人需要赏识,孩子则更需要赏识。赏识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更是一种教育方法。
三、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在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师生关系,而理想师生关系的灵魂是“民主”。在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才会营造高效率的课堂。
遗憾的是仍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仍然一厢情愿把学生的“课堂”变成教师的“讲堂”。因此,我们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即使是错误的看法,也要从侧面去加以引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多给学生一点“面子”,让学生敢说,想说,从而会说。
四、课堂上要多几分微笑与幽默
一个幽默的人,处处受欢迎,一个幽默的老师,更是受学生的欢迎!我们把幽默看作一个老师成功的基本素质之一。幽默是课堂的调节剂,在教学中我喜欢给学生一个亲切的昵称,用一些幽默语言来讲述课本内容,创设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微笑是心灵的阳光,微笑让人们互相亲近。当我们踏进课堂的时候,无论我们今天的心情有多么的糟糕,我们也要面带微笑,并在课堂上保持我们的微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没有亲和力整天满脸严肃的老师,很难想象能吸引住学生,并让学生喜欢她的课。面带微笑,能够将这种积极的情绪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和喜悦。
总而言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得到优化发展的关键。我们广大教师应该重视师生关系,并主动探索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与途径。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年轻教师,在师生沟通中我仍有許多做的不足和欠妥的地方。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陈凯.伙伴:有效教学的师生关系[Z].四川教育,2007(1).
[2]苏霍姆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78.
[3]李春苗,刘祖平.关于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J].教育探索,1998(1):5-17.
[4]李政涛.教育与生命的重负[J].人民教育,2010(12).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225200)
关键词:师生关系;弊端;优化
在校园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什么是师生关系呢?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在良好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才会具备最佳的心理状态;学生也才能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情绪,大胆思维的神态;师生才会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能实现双赢,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要在学生中有威望,又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发展的时代要求。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把“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看成实现教学与发展的重要基本”。所以说,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得到发展的关键。
在教育实践中师生关系仍然存在一些弊端:
1、一直以来,实际上学校、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就是教学成绩,这就导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筹划一切,学生更多的便是接受性学习,从而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和动力。
2、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思想普遍存在,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侵犯学生个人权利的现象,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3、在传统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严师出高徒”等观念的影响下及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师生双方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集中在课堂教学及书本知识的学习上,从而导致师生情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
课堂实践教学表明,面对生于90年代末期的初中生,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显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来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在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起主要的调节作用,教师的思想品德、观念意识、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及处事风格,对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更多的还是依靠教师。作为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深入学生内心,平等尊重每个学生
尊重是平等的基础。平等对话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新理念,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对话的情感支柱。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多一份关心,学生就会对教师多一份信任。
受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总是遥不可及。如果我们还牢牢禁锢在这样的传统观念里,就使得师生间丧失了沟通的机会,交流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生内心,尝试“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这样学生才会把你当作自己信赖的朋友,从而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发掘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赏识
作为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都希望自己成为同龄人中的杰出者。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着意知觉对方,有意或无意地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也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他们渴望表现,渴望别人的肯定。教师对学生表示好感,学生就会在学业,品德,习惯方面表现进步。教师如果对学生表示厌恶或失望,学生心理就产生负效应,表现为退步。
我们要通过平时的接触去真正了解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在教学表达赏识,让学生有自信心和满足感。成人需要赏识,孩子则更需要赏识。赏识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更是一种教育方法。
三、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在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师生关系,而理想师生关系的灵魂是“民主”。在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才会营造高效率的课堂。
遗憾的是仍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仍然一厢情愿把学生的“课堂”变成教师的“讲堂”。因此,我们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即使是错误的看法,也要从侧面去加以引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多给学生一点“面子”,让学生敢说,想说,从而会说。
四、课堂上要多几分微笑与幽默
一个幽默的人,处处受欢迎,一个幽默的老师,更是受学生的欢迎!我们把幽默看作一个老师成功的基本素质之一。幽默是课堂的调节剂,在教学中我喜欢给学生一个亲切的昵称,用一些幽默语言来讲述课本内容,创设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微笑是心灵的阳光,微笑让人们互相亲近。当我们踏进课堂的时候,无论我们今天的心情有多么的糟糕,我们也要面带微笑,并在课堂上保持我们的微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没有亲和力整天满脸严肃的老师,很难想象能吸引住学生,并让学生喜欢她的课。面带微笑,能够将这种积极的情绪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和喜悦。
总而言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得到优化发展的关键。我们广大教师应该重视师生关系,并主动探索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与途径。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年轻教师,在师生沟通中我仍有許多做的不足和欠妥的地方。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陈凯.伙伴:有效教学的师生关系[Z].四川教育,2007(1).
[2]苏霍姆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78.
[3]李春苗,刘祖平.关于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J].教育探索,1998(1):5-17.
[4]李政涛.教育与生命的重负[J].人民教育,2010(12).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2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