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活动在心理健康课中的运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383910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众多途径中最为广泛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它注重通过主体性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进而在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可见,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才能让活动课焕发光彩,切实实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标。在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体验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体验 小学 心理健康活动课
  一、团体心理游戏,激发情感体验
  团体心理游戏是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最常见的活动形式,也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在游戏中,儿童摆脱了外在的控制与束缚,能够尽情地展露自我,获得切身体验和感受。因此,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团体心理游戏有助于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课堂活动的效果。
  二、角色扮演活动,演绎内心世界
  角色扮演是一种运用行为代替或行为模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它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且具有独特作用的活动方式。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一种类似表演的方式展示某一角色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目的。目前,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的角色扮演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情景剧(小品)或心理短剧。教师准备好情景剧或心理短剧的剧本,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排练,课堂上以学生表演或播放录像的方式呈现。在解决亲子冲突、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的人际交往主题中,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
  2.情境创设。教师只给出一个或者几个情境,事先不进行排练,课堂上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独白法。以独白的方式表达某一角色此时此刻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将隐藏在内心的思想,借助独白的机会表达出来。如在“我的心中有自信”一课中,教师设计“我能行”与“我不行”两个角色人物的独白,隐藏在角色人物内心深处的自信或自卑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但可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还可以对照自己进行反思,从而为形成新的认知和行为提供心理支持。
  除此之外,角色扮演还可以以角色比较、角色辩论、哑剧表演、角色互换、空椅子技术等方式呈现,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角色扮演活动中创设的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引出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学生在扮演或观察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激起情感体验,从而反思自己以往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课外实践活动,亲历情感升华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这对于我们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在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使课堂空间得到扩展,而且由于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体验比较深刻,能够收到情感升华的效果。一般来说,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时经常采用的课外实践活动包括调查、访问、动手实践等形式。如“怎样和陌生人打交道”一课中,我们确定了活动目标之一是消除学生对陌生人的恐惧,但这种恐惧心理不是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游戏或一个情景剧就能够解决的,怎么办呢?几经斟酌,我设计了一张“请你帮我签个名”的小卡片,在上课前发给学生,要求他们每人至少要得到三个陌生人的签名,作为课前作业。布置任务时,学生大为不解,不少学生由于对陌生人的防备心理太强,颇担心无法完成任务。然而结果是每位学生都顺利完成任务,并且在课堂交流中纷纷表示“原来陌生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很感谢那些热心帮我完成任务的陌生人,原来陌生人中还是好人更多”等。有了切身的感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这些情感上的共鸣是其他课堂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再如,在“珍惜生命”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无价,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对父母进行采访,计算从出生到现在父母在自己身上花了多少钱。这样一来,学生在采访计算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这是一笔永远都无法算清的账,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四、课后延伸活动,培养良好品质
  一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结束并不等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课堂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才能使课堂活动中的体验得到更深入的延续,强化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从而逐渐内化为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每一堂课结束后,我们都应该通过开展适当的延伸活动,引导学生跨越课堂,在实际生活中提升自我。如,在“学会感恩”一课结束之后,结合感恩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我设计了一份感恩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帮父母等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请家长配合每天签字“验收”。一段时间过后,我们根据感恩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家长反馈情况进行评比,每个班级评选一名“感恩小标兵”。在后续的交流活动中,学生纷纷表示“能为爸爸妈妈做点事感觉很开心”“以后我要为爸爸妈妈做更多的事情”……家长在反馈中也纷纷对这个活动表示赞赏和支持。在这个特殊的课后延伸活动中,学生不但在自身的认知、情感体验、态度和行为方面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而且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家人,创造了更幸福的家庭生活。再如,在“做时间的主人”一课结束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包括计划用时、实际用时、延长或缩短的原因分析等要素。这样一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自我反思,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规划时间的好习惯。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除了以上几种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故事启发、案例分析、影音资源赏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体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或形式,都需想方设法做到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体验,让心理健康活动课焕发光彩。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作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与发展可能而独立存在的人,则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发展学生的多种学习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动性  教学是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积极的分析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解决,不断的提高了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确保了学生英语学习上更大的进步。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于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资源,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远低于国际最低标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不久
爆裂性眼眶骨折,是由间接外力所造成的一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眼眶外伤,常累及内侧及眶底壁,其特点在于眶缘完整,眶内骨质薄弱处发生断裂,并伴有软组织如眼外肌、脂肪、韧带、筋膜
【摘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内在心理动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对教师教学主动配合;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攫取和敢于克服一切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以及自觉与人合作、与人竞争的优良性格。  【关键词】师生关系 创设情境 体现魅力 满足需要  一、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揭示了冻胀现象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变形能力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计算模
【摘要】随着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不断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和整改,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培养出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仍有不足之初。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要吸收康复治疗文化的积极因素,构建与校园文化相融的实训基地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 实训基地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师生互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这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师生互动 话语沟通 研究思考  前言:现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样也就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在开始学习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