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后记”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这是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因而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要“亲自登山,俯瞰自己登山时所走过的路”,在此过程中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不断自我完善。教师在重组过程中重新体验与再探索,提高自己的素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的反思,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使自己逐步成为“学者型”的教育专家。自我反思,撰写教学后记成为教学中的必备环节,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更应如此。
  教学后记,是教师课后的反思活动,是教师在执行了教学计划后,对上课过程中的师生活动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的及时总结,适当地对课堂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进行梳理,以文字的形式附在课时计划后。它是教师对学生、教材、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凝炼与升华,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是课时计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和学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得如何与学生学的情况如何,将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我们倒不怕承认自己的‘弱’,愈知道自己弱在哪里愈好在自己的岗位上来尽力加强它” 。 所以,教师应先从自身下手来反思自己的得失。
  1. 教学反思应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以及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对策,这是我们反思中应该放在首位的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最成功的教学过程,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是否准确地把握了教材的重难点及实质,有没有分清内容的层次。(2)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看自己的复习、讲解、练习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最后检查是否完成教学目标。(3)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方法是否符合自己的学生,手段是否能激发、调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需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造”,华而不实,即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放弃教师必要的主导作用,过度追求合作学习而走形式主义,过度追求学生的体验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性思考及理解,太多的小组学习,过多的讨论等。(4)教学效果。精心设计的教案,效果不一定就尽人意。反思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其次,课后反思自己成功的地方。一次成功的教学是令人终生难忘的。虽然它有时只是一个精彩的瞬间,或是师生一次短暂的共鸣,哪怕仅有那么一点,但这也是教与学碰撞的火花,体现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与学生潜心学习配合的结果,如备课钻研教材时自己独到的见解,经过改进使重难点突出的方法,形象贴切并简明易懂的修辞方法,新旧知识巧妙的衔接与引入等。再如有趣的对话、典型的案例、逼真的演示、巧妙的设问、精彩的教学设计及授课片段等。
  2. 反思学生的情况。(1)反思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情况。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能全面掌握,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有哪些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运用的程度。(2)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作为一名教师,应倾听多方意见,尤其更应听取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善于运用学生的智慧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作为以后丰富教学材料的养分,以便教学相长。
  3.反思感受体会。教师不仅要反思课堂教学方面的情况,更应反思本节课的深切感受,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灵感,这些都是教师智慧的闪光点。它们可能稍纵即逝,如果不注重积累,很快会忘掉。课后及时利用教学反思这样一个过程捕捉积累,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再经过“精加工”,就会不断改进、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
  通过以上反思,那怎样才能写好教学后记呢?本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记录的内容和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是自己切身的体验,要紧跟教学改革的实际,即要与时代合拍。根据当前的课程改革,我个人认为应反思下列问题:①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②活动是否进行了真正的师生交流。③活动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④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是记录要及时。一节课后要及时回忆、反思,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灵感,并养成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三是要持之以恒。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活动,要全面、系统地积累经验,必须要有大量的教学后记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坚持不懈,不能找过多的借口而导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四是要言简意赅。写教学后记无需长篇大论,只需用精炼的语言将所思所想记录在案。要突出重点、捕捉亮点、抓住要害,切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以至于冗长啰嗦而浪费时间。
  五是要做好整理、再记录。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当我们重复某一内容时,不仅要因材施教,同时也可以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以及实现教学资源整合上的新突破。
  总之,教师的成长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在此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素养,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逐步完善个人教学艺术。
其他文献
阅读,作为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日益陷入模式化、刻板化的尴尬境地,很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呢?笔者借《牛津英语》7B Unit 6 ReadingⅡ的案例,旨在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牛津英语》7B Unit 6 Reading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教材修订后新增加的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相序指示器作出理论上的分析,并给出了三相380伏用电系统指示器的参数选择.参数稍加改变,也可以应用到其它三相系统.
本文分析了三门骨干技术基础课在机类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及特点.课程内容在衔接上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三门课程内容、体系框架,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和内容整合的基本思路,为打破旧
期刊
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探索、创新能力。因此,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让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有趣、具有生命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影视是一种综合性艺术
题目(湖北孝感高三调研考试题)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e=3~(1/2)/2,长轴的左、右端点分别为A_1(-2,0),A2(2,0).(1)求椭圆C的方程;(2)设直线x=my+1与椭圆C交于P、Q两点,直线A_1P与A
一、首先应理解说课与教案的关系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是基于教案之上的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立体解说方式,其实也是一种集体备课的形式,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之间进行的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通过说课,教师能够很
云南农垦集团,是一个以从事天然橡胶及热带作物种植、加工为主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一个数十年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的企业,一个在祖国西南边陲屯垦戍边,谱写了绿色史篇的企业
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易错点,对易错点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干预策略,是打破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瓶颈,落实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从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上分析  (一)抽象概括能力不足导致思维受到限制  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难于脱离具体事物和生动的表象。例如,在学习几何内容时,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如果离开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