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预判及控制对策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n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电力对每个行业或者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已经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力的生产和推送工作是电厂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两个环节又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尤其在电力的推送方面,往往因为配电线路的安全问题,影响了整个电力的运输,导致电厂无法实现正常供电,造成电厂大量经济损失的同时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和诸多不便。因此,对电力配电线路的故障点进行检修时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着重分析了对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预判,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以确保配电线路可以得到科学的检修。
  关键词:配电线路;检修;危险点;预判;控制对策
  引言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电力的供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的电量也度幅度增加,这就要求发电厂提高自身的供电效率,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配电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故障,若是这些故障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就会影响正常的电力供应,从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对配电线路进行定期的检修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检修之前一定要对配电线路检修中的危险点进行科学地预判,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检修安全的基础上快速解决问题。
  1危险点的特点
  要对配电线路中的危险点进行正确的预判,首先必须要了解危险点的特点。根据实践经验以及调查研究可以将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特点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客观存在性。这个特点说明配电线路中的危险点从线路架设到线路运行是一直存在的,其作为整个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安全隐患就可以理解为危险点,当某些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安全事故就会发生。第二,潜在性和复杂性。其潜在性是说线路在建设和运行时,危险点不易察觉,只有条件成熟时才会发现。复杂性是指配电线路本身在建设时候运用的方法和工艺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各种配电线路运用的建设方法不同,导致其危险点也具有相应的复杂性。第三,可预知和可控制性。虽然配电线路中存在的危险点具有复杂性和潜在性等特点,但是,在检修工作的过程当中,如果工作人员对其加以重视和注意,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以实现对危险点的排除,因此具有一定的可预知性和可控制性的特点。
  2危险点的分类
  第一,静态危险点。静态危险点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设计方案不合理,设备性能不佳,检修工作效果不好而导致的,其常常隐藏于电力系统设备或系统工作环境之中。静态危险点通过局部检修工作无法排除,且还会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产生长远影响,必须在充分掌握其特点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进行深入改造方可排除。第二,动态危险点。动态危险点主要是由于电力系统工作人员日常操作行为不当所造成的,其隐蔽性较强,且会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环境与运行时间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电力系统安全事故。
  3配电线路危险点检修预判的重要性
  顾名思义,配电线路检修就是指对配电线路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或者隐患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排除,并对以后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预判,根据预判决定下次的检修时间和内容。定期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相关部门充分了解线路运行状态,并根据线路运行状态合理调整检修计划,以此保障线电力的正常输送。除此之外,对配电线路危险点的科学预测还能够为有关部门的检修计划提供相关依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线路的检修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危险事故的发生。电力企业注重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预判,还能够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预判
  4.1绝缘子接地
  在配电线路建设中,接地事故在其在实际运行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安全事故,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其绝缘子通常都是零值或低值的绝缘子;工作人员在进行线路检修的时候常常会忽略对这些零值或低值绝缘子的更换工作,或者是更换的范围没有实现全面的覆盖。
  4.2避雷器的损坏与短路
  在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中发现,线路之间相互接触和缠绕的现象较多,进而导致了短路问题的出现,特别是经常会出现大风和大雨等恶劣天气,使得短路事故会经常性的发生;另外,配电线路中避雷器的损坏会使得变压器无法正常工作,在雷雨天气当中,极易出现接地事故的发生。
  4.3配电线路老化
  配电线路老化是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的影响,线路很容易出现破坏和老化的问题。此外配电线路出现老化的原因还可能是在线路安装的时候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致使线路寿命缩短,老化急速。另外线路使用时间过长也是线路老化的原因之一。
  4.4树障与房障
  受到地形的影响,树障与房障是配电线路检修中较为常见的危险点。在进行配电线路施工建设的时候,由于没有对树木数量、高度等因素的进行全面的分析,再加之房屋的结构设计和建设施工的不规范,使其与配电线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矛盾点。
  5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控制对策
  5.1加强危险点的巡查
  提高对配电线路危险点的巡查力度,能够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进行巡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导线是否出现被异物压断和烧伤的痕迹,其杆塔是否出现倾斜的现象,如果有,要及时的安排人员进行修整;另外,工作人员还要对绝缘子的开口销和弹簧销是否有出现断裂和锈蚀、固定的绑线是否出现松动的问题进行检查,并确保变压器中的各个部件都运行正常,以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5.2强化检修方案的设计与交付
  强化危险点检修方案的设计与交付工作是实现对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有效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检修方案设计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到达现场进行仔细的前期勘察工作,对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注意事项进行明确,并据此提出合理的检修技术和控制措施;在进行检修方案交付的时候,管理人员应该对方案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判断,特别是要注意对危险点预判和控制方案的说明,以从根本上实现对危险点的控制。
  5.3加强检修现场的安全控制
  工作人员在对线路进行检修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加强对现场的安全控制,做好安全控制工作可以在保障工作人员人生全的前提下进行线路先修。因此,在检修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检修路段有充分的了解,明确具体的危险点位置,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检修方案。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检修时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改变检修方案。
  5.4推广带电作业和自动化技术
  配电线路在高压状态下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绝缘击穿或者断线等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可能的提高线路的绝缘性能,因此供电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根据实际需要在配电线路上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除此之外还应该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使供电设备的绝缘性能达到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供电企业更好地供应电力打下基础。例如机器人操作、不停电作业和旁路施工等方法手段以及绝缘服装的设计,以提高设备产品的安全质量,逐渐实现带电作业。
  结语
  配電线路检修时危险点的准确预判能够为有关部门的检修计划提供相关依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线路的检修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危险事故的发生。以此来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此外,电力企业注重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预判,还能够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1928年3月8日,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中共平和临时县委的领导下,平和县农民武装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八七会议所制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永定和广东
期刊
在高校中构建和谐校园不但能够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提供良好环境,也响应了国家和谐社会的发展.现今,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和谐校园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而对于高校来说,应
中国民用航空局以“撤轮档”作为新的标准统计航班起飞正点率,将在2014年择机实施。一直以来,我国民航采用的正点起飞标准是“关舱门”,即只要航班按照机票上的时间关闭舱门,旅客
可能问题也出在牛字上,这个时候的牛是吹牛皮的意思,牛人也是吹牛皮吹出来的,像个气球,吹得很大,总想大过别人,自然最后要爆的.
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以挽救中国革命.1928年3月8日的平和暴动,就是在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正在逐步形成常态.突发事件现场直播体现着电视媒体新闻报道改革的力度,它是电视媒体综合实力提高的体现,也是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发
朱积垒(1906—1929),漳州平和人。著名的“平和暴动”总指挥,早期闽南党组织领导人之一。投身革命朱积垒于1906年4月出生在平和县九峰镇上坪村。1923年秋,高 Zhu Ji-base (1
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当前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且与发展中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它都是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复杂的双向互动过程,而提问与反馈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问题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同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