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不如求己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hao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担心伊核冲突升级,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已一涨再涨。
  2月29日,4月交货的WTI轻质原油期货收盘价为每桶107.07美元,较1月31日的3月交货收盘价98.48美元上涨8.72%。国际能源署预测,如果局势动荡,使得西亚北非的油气领域投资1/3不能到位,全球将面临每桶150美元的高油价风险。
  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亦是中国第二大石油供应国。
  2011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升至56.5%,超过50%的警戒线,总进口量已超2.6亿吨。波斯湾之危局,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都将是最艰难的出牌者。
  2012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在“中国能源安全:现状与战略选择”论坛上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五类风险:敞口式的能源消费;落后的能源发展方式;步履艰难的能源转型;积重难返的体制机制;尚待健全的“走出去”战略。
  1993年前,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一直大于消费总量;此后形势逆转,缺口越来越大。不仅油气大量进口,到了2009年,富煤的中国也成为煤净进口国,2011年中国进口煤1.8亿吨,跃居世界第一。
  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导致国内与国际能源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后者稍有风吹草动,中国市场就坐卧不宁。
  而且,中国虽成能源进口大国,但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却不显著,在投机过度的国际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上,中国依然是“小学生”。
  在能源外交上,我国目前没有参与任何国际性或区域性的能源组织。中国有学者倡议,应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自由贸体系之外,“构建全球能源资源市场稳定机制”,但目前进展不大。
  在地缘政治上,我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局势不太稳定的中东和非洲,且进口国家相对集中,突然断供的风险一直存在。
  中国一直希望油气运输途径多元化,打破“马六甲瓶颈”,但其他线路,如中缅管道亦有突如其来的风险;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已对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前不久,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了《中国的能源安全:前景,挑战和机遇》的报告。报告认为,中国改变现有的能源供需结构存在很大困难,化石能源依旧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报告还说,未来几十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仍将以煤炭为主,但中国的水电、核电、风电和天然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中长期看,“中国应该构建一个技术创新导向的煤炭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体系”。
  多份国内外智库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要想保障能源安全,第一位必须“立足国内”,切实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转变用能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事实上,中国每年是依靠增加2亿吨煤炭和2000万吨成品油,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这种粗放外延增长模式,已无法持续。
  从中国能源结构看,煤炭的霸主地位将长期无法动摇。因此,发展洁净煤产业,替代部分石油消费,应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康庄大道”。
  在天然气方面,中国虽是天然气短缺国,但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异常丰富。美国就是依靠页岩气开发,使其能源自给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并成为天然气出口大国。
  中国要保障能源安全,就必须下大力气调整能源结构。
  专家指出,中国最靠得住的清洁能源当属水电。但因陷入环评论战,水电迟迟无法开闸。尤其是2007至2009年,三年核准水电装机容量分别为234、724和737万千瓦,导致“江河空自流”。
  今年欲全面启动的能源价改,将倒逼能源结构进行调整,这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完成经济转型的重要思路之一。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2年要“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其中之意,正是“求人不如求己”。
其他文献
4月的舟山春意盎然。然而,身处舟山的船企却仍深陷严冬。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走访了多家浙江舟山造船企业,却很难找到船企老板的身影——船企老大们正四处奔波,找船东、跑订单是目前事关生存的首要任务。  金海重工是舟山市造船业的龙头企业,据该公司的员工介绍,现在不仅是负责市场的同事在外面抓订单,连公司老总都在外面拜访船东、了解市场需求。一些没有订单的小企业,已经停产或转产。  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期刊
优雅是生长在人类生活富裕之树上的一道景致,是人类生活里可观可赏的一种徐纡浪漫的行为,也是极富人情味和生命艺术化之后的一种时风时尚。  我们曾有一个值得夸耀的盛唐时代,那个时期,曾产生过许多让我们后人不断追慕和习仿的优雅。大诗人李白,就是在这样一个能够优雅同时也需要优雅的时期进到宫里。不过,他进去后不久很快又被赶了出来,据说问题出在宫廷的倾轧。所以,优雅又是隐蔽在时代宫墙花树后的一支晴雨表。好的时代
期刊
中国已成名副其实的世界高铁大国。  截至2011年底,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为9600公里,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高铁里程总和。2011年,共有4.2亿人乘坐高铁动车组列车出行,同比增加增长43%。    并非“一夜诞生”  “中国高铁并非诞生于‘一夜之间’”。在采访过程中,中国南车董事长赵小刚反复向记者强调这一点,目的是要澄清此前外界对中国高铁的一些错误认识。  “中国高铁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
期刊
广东佛山南海区最偏远穷困、规模最小的海寿小学突然“有钱”了。  不久前,这所不过11位老师、百余名学生构成的“麻雀小学”,第一次争取到了区镇两级88万元扶持资金。除正常教育经费外,这是该学校建校130多年来从政府获得的最大一笔扶持资金。  海寿小学校长张永辉在南海区“特色学校创建”预算分配竞争性项目现场答辩会中脱颖而出,为学校赢得了这笔急需而又多少有些意外的教育经费。  公开申请,公开答辩,专家评
期刊
一年前还满怀希望,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并购的梁训暄,现在过起了家居的日子,2011年在海外的两起并购眼看就要成功了,却在最后关头被否决。“原因无外乎影响(他们的)国家安全。”  提起此事,梁训暄感觉有些无奈。梁训暄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也是推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积极倡导者。他曾参与了多起中国机床企业海外并购,包括北京第一机床厂并购德国瓦德里希科堡公司等。  现在,他把更多的工作重心
期刊
智能电网,已成“能源热词”。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2011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曾提出,要“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十二五”期间,以特高压为基本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或将成为中国电力行业最受追捧的投资对象。
期刊
中国证监会4月8日召开媒体通气会,通报了市场关注的中小企业私募债进展情况。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过4个月的筹划,有关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意见已基本达成一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多家国内券商发布报告,基于对工业产出以及三大需求的综合分析,预计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将会继续放缓。此种情形下,有关部门开始寻找一个短期内行之有效的“抓手”,为实体经济注入一股上升的动力。  一系列信号显示,除了金融
期刊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句话,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其传递的不是简单的调速信号,更多是中国坚定切换发展路径的时空抉择:告别“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增长模式,从难以持续的路径之中抽身转型。  发展的挑战,转型的紧迫,倒逼我们必须将发展的支撑基点置于“第一生产力”之上,让推动增
期刊
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如何刺激技术创新,又如何去发现并扶持新兴产业?现有的研究,还不足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足够的建议。  而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当今中国的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一方面资本相对也不那么稀缺了。哪些新的产业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政府的角色和边界又在哪里?  发展经济学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危机和衰退对全球经济的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从白宫雇用打手在政敌办公室安装窃听器到美国总统尼克松黯然下台,两位年轻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汀,报道了这一段起伏跌宕的戏剧性故事,写下了新闻史上辉煌的一章。   水门事件激发了一代年轻人投身新闻工作的理想情怀。40年后,当年风华正茂的两人已是银发满头的业界耆宿,新闻职业生态也经过了巨大的变化。  如果水门事件发生在有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今天,会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