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思潮3.0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ald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如何刺激技术创新,又如何去发现并扶持新兴产业?现有的研究,还不足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足够的建议。
  而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当今中国的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一方面资本相对也不那么稀缺了。哪些新的产业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政府的角色和边界又在哪里?
  发展经济学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危机和衰退对全球经济的严重影响,都呼唤着新的思考框架。是时候对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做一个3.0版本的升级了,我将其称之为“新结构经济学”。
  
  重燃政策辩论
  此前的两轮发展经济学思潮,其实际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第一轮思潮在二战后出现,强调市场失灵,信奉国家主导。由于其主张的政府主导产业升级的政策,在发展中国家遭遇普遍失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轮思潮占据了主流。它吸取了很大程度上属于“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关注政府失灵,偏好类似“华盛顿共识”的自由化政策。
  时至今日,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需要重燃对发展思潮和其所开药方的辩论。我在世界银行发表了《新结构经济学》一文,总结了半世纪以来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对发展思潮进行一次整合的升级:市场一直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根本机制,但在经济向更高水平的转变中,政府需要发挥积极的、因势利导的作用。
  
  习惯性的怀疑
  虽然很多经济学家都承认,“政府有责任确保适宜的激励并提供基础设施”,但却很少提及政府为促进特定行业发展而进行的积极干预。这种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过去很多教训显示,这类赶超政策很少达成目标。
  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教授就认为,“只有到发展的后期阶段,即产业已经大量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时,产业升级才构成增长的主要来源——而其驱动力是实际工资的上涨和资金成本的下降”。
  这就暗示,似乎只有发展的后期才需要考虑产业升级的问题,而其也是由市场价格因素所驱动,并不需要政府主动干预。但我的看法是,非技术类劳动力从农村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迁移,可能并不会自动发生——这需要外力的推进,例如需要政府促成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形成。
  事实上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确定何为“新兴产业”,并优化使用政府有限的资源以促进其发展,是其发展战略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为什么?经济理论中抽象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实都是针对特定产业而言的。简单看一下最近非洲国家发展的成功案例:毛里求斯的纺织品、莱索托的服装、布基纳法索的棉花、埃塞俄比亚的插花、马里的芒果、或者卢旺达的大猩猩旅游业,这些都需要政府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种类的基础设施。
  这方面,政府的规划扶持之所以关键还有一个原因:一个新兴产业若要在全球化世界中具有竞争力,不仅需要与本国的比较优势相一致,以使生产要素成本降至可能的最低;同时还需要保证与交易相关的成本尽可能低,而这取决于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若没有政府的界定和扶持,要想依靠不断试错摸索形成产业集群,其过程将会变得冗长而且成本高昂。而如果没有政府对有潜力的产业进行圈定、规划其可能的位置与所需的配套设施,就会有太多可能的项目作为备选,给政府和市场的决策带来困难。
  作为研究寻租问题的知名学者,克鲁格教授同样担心,对扶持产业的人为圈定,可能“偏向那些更大的、成熟的企业”;而由于政府保护补贴的范围、深度及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其产业政策有被利益集团俘获或寻租的风险。
  她对第一轮发展思潮下干预政策的担心是合理的,那种赶超上马的工业项目背离了该国的比较优势,过于资本密集,只有少数富有并与政治衔接紧密的公司能够进入。
  然而,如果确定的新兴产业正好符合该国的比较优势——无论其是否资本密集——将有许多企业能够进入,并与大企业争夺主导地位。成功的例子包括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汽车工业,七十年代毛里求斯、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纺织业和电子制造业,以及八十年代孟加拉国的服装业和智利的鲑鱼养殖业等等。
  
  乐观仍需谨慎
  历史经验同样显示,在所有成功的经济体中,国家在扶持结构转型、并帮助企业适应市场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点上不少经济学家和我并没有实质性的分歧,但对于政府的角色和介入的程度,我所强调的方面仍有所不同。
  哈佛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授罗德里克就认为,成功的经济一直都要靠政府的政策来推动结构性调整,“产业政策在正式回归,或者说它从来没有过时。”但其所提倡的那些广泛的干预政策,如压低实际汇率以扶持贸易部门,在当今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难以为继了,对于涉及具体产业的扶持政策他还是有所保留。
  原因之一在于他忽略了政府的产业政策,在帮助市场主体克服“各人自扫门前雪”等问题上的作用。如果某一产业与此国家的比较优势相符,那么其生产的成本就更低。但这一产业要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与交易相关的成本也需要降到可能的最低。诸如基础设施提供、物流、金融、劳动力培训等等,要降低这些方面的成本,单靠厂商自利的商业决策是无法达成的。
  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教授,也看到在传统的监管之外,政府“在促进创业、提供社会基础设施、确保教育和金融的可及性、支持技术及创新”等方面类似催化剂的角色。他挑战了自由放任的市场主义,指出其在效率和稳定性上的问题,并强调了技术进步对于增加国民人均收入的关键作用。因此,他支持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政府干预行为。
  但在另一些方面,斯蒂格利茨可能太乐观了。他认为全球化背景下完全的资本流动,将使国家有能力摆脱要素禀赋的束缚,更随意地选择自己的产业发展路径。他的推理建立于如下假定:有了资本完全自由的流动、农业的外包,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不再是解释生产和分工的基础。但事实上短期的资本流动太易变,以致于无法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生产性投资的可靠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亚金融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
  
  通向未来之路
  关键在于区分两类不同的政府干预:一类试图保护那些要么过分超前,要么已经落后的行业和企业,他们都不符合现有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而另一类政策,则试图扶持那些与国家潜在比较优势相符的新兴产业。
  只有后一种产业政策有可能成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成功。的经济体都有一个特征:他们的政府能够在产业升级和多样化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企业把握市场机会。
  具体来说,我提出了一个六步的操作方案,用于界定和扶持那些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首先可以参照那些经济结构相似但人均收入高出一倍的国家,列出一份其已经发展了约20年的产业清单;并密切关注那些国内民营企业自发地发展并取得成功的行业。对于其中已经有国内企业进入的行业,帮助其分析阻碍质量提升的障碍;而对于其中全新的行业,可以吸引发达国家的产业迁移或制定培育计划以鼓励国内投资。作为配合,政府可以投资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改善对应的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最后可以对那些先驱企业提供有限制的政策激励,作为其为行业创造公共知识的奖励。
  “新结构经济学”的认识升级,可以丰富我们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理解,有助于达成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增长,实现国内与国际间的再平衡。
  (作者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其他文献
“我的性格是不伤害别人”,性格平和的宋志平,说话时语速平缓,语气温和。  身兼两家央企(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之职, 麾下管理资产超过3000亿元的宋志平,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完全没有记者想象中的霸气。  2009年,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受命兼任国药集团董事长,此后仅用2年多时间,就将国药集团的销售额从400多亿元做到了1250亿元。2012年,国药集团销售额计划达到16
期刊
在丧失中高端汽车市场话语权后,自主品牌在低端小型车的优势阵地正面临危机。  3月31日,西雅特三款紧凑车型Leon Cuppa,Leon fr+,Leonfr在深圳上市,揭开了大众汽车“深耕中国A级车市场”的序幕。  主管大众汽车全球技术研发的乌尔里奇·哈肯伯格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一步透露,大众汽车现在已经具备一定的小型车研发能力,可以为新兴汽车市场提供更多小型化的产品。针对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
期刊
4月的舟山春意盎然。然而,身处舟山的船企却仍深陷严冬。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走访了多家浙江舟山造船企业,却很难找到船企老板的身影——船企老大们正四处奔波,找船东、跑订单是目前事关生存的首要任务。  金海重工是舟山市造船业的龙头企业,据该公司的员工介绍,现在不仅是负责市场的同事在外面抓订单,连公司老总都在外面拜访船东、了解市场需求。一些没有订单的小企业,已经停产或转产。  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期刊
优雅是生长在人类生活富裕之树上的一道景致,是人类生活里可观可赏的一种徐纡浪漫的行为,也是极富人情味和生命艺术化之后的一种时风时尚。  我们曾有一个值得夸耀的盛唐时代,那个时期,曾产生过许多让我们后人不断追慕和习仿的优雅。大诗人李白,就是在这样一个能够优雅同时也需要优雅的时期进到宫里。不过,他进去后不久很快又被赶了出来,据说问题出在宫廷的倾轧。所以,优雅又是隐蔽在时代宫墙花树后的一支晴雨表。好的时代
期刊
中国已成名副其实的世界高铁大国。  截至2011年底,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为9600公里,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高铁里程总和。2011年,共有4.2亿人乘坐高铁动车组列车出行,同比增加增长43%。    并非“一夜诞生”  “中国高铁并非诞生于‘一夜之间’”。在采访过程中,中国南车董事长赵小刚反复向记者强调这一点,目的是要澄清此前外界对中国高铁的一些错误认识。  “中国高铁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初
期刊
广东佛山南海区最偏远穷困、规模最小的海寿小学突然“有钱”了。  不久前,这所不过11位老师、百余名学生构成的“麻雀小学”,第一次争取到了区镇两级88万元扶持资金。除正常教育经费外,这是该学校建校130多年来从政府获得的最大一笔扶持资金。  海寿小学校长张永辉在南海区“特色学校创建”预算分配竞争性项目现场答辩会中脱颖而出,为学校赢得了这笔急需而又多少有些意外的教育经费。  公开申请,公开答辩,专家评
期刊
一年前还满怀希望,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并购的梁训暄,现在过起了家居的日子,2011年在海外的两起并购眼看就要成功了,却在最后关头被否决。“原因无外乎影响(他们的)国家安全。”  提起此事,梁训暄感觉有些无奈。梁训暄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也是推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积极倡导者。他曾参与了多起中国机床企业海外并购,包括北京第一机床厂并购德国瓦德里希科堡公司等。  现在,他把更多的工作重心
期刊
智能电网,已成“能源热词”。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2011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曾提出,要“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十二五”期间,以特高压为基本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或将成为中国电力行业最受追捧的投资对象。
期刊
中国证监会4月8日召开媒体通气会,通报了市场关注的中小企业私募债进展情况。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过4个月的筹划,有关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意见已基本达成一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多家国内券商发布报告,基于对工业产出以及三大需求的综合分析,预计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将会继续放缓。此种情形下,有关部门开始寻找一个短期内行之有效的“抓手”,为实体经济注入一股上升的动力。  一系列信号显示,除了金融
期刊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句话,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其传递的不是简单的调速信号,更多是中国坚定切换发展路径的时空抉择:告别“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增长模式,从难以持续的路径之中抽身转型。  发展的挑战,转型的紧迫,倒逼我们必须将发展的支撑基点置于“第一生产力”之上,让推动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