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课是一门乏味枯燥的学科,老师都抓不住学生们的心,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身为一名生物教师,很多人想并都为如何让学生好好学习生物而努力过,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备课,上好绪纶课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老师应对每堂课的开场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功效,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这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老师故我们备课时除了认真备好教材、教法、重难点等常规的必不可少的教学诸要素外,还要针对生物课自身的特点,多备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提出新奇的问题,这样旁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产生浓厚兴趣。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语言
  语言能力分为表达能力和幽默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语言告诉学生你要表达什么意思,讲的什么内容,所以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并且,学生喜欢一遍就能讲明白的老师,不喜欢一个问题说几次弄没让人懂的老师。当然,在讲解清楚的基础上,幽默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它像润滑剂一样,让紧张的课堂气氛得到缓解,枯燥的知识变和生动。
  1、例如我们讲的蒸腾作用时,可以用一个拟人手法来说明,这样学生会来得更加易懂明白,也会自身参于进来。如:
  师:天热了我们身上会有什么现象?
  生:出汗。
  师:出汗一段时间有什么反映?
  生:凉了。
  师:汗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水啊。
  师:那汗里的水去哪了。
  生:空气中了。
  师: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植物体里的水呢?
  生:一样在大气中。
  师:我们出汗,汗中的水散发到大气中,会降低我们的体温。那植物蒸腾作用时,也把水散发到大气中,植物体温会有什么变化?
  生:降温。
  就这样互动,让学生参于其中,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
  2、高中生都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八卦好奇阶段,还可以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在美国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潇洒英俊的公子哥的追求,却写信向长得非常普通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之前则可以提出问题来问学生们:“假如他们结婚了,能不能生出一个漂亮聪明兼备的小孩?”这时学生们的议论表明了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趁机则可以深入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这样一来让学生们在有兴趣中学习到知识。
  三、增加课外活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课外活动是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现,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学习生活得到乐趣。
  在课外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开启智力、拓展能力,达到在“活动”中学习,在“观察”中发,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的目的。
  生物课外活动就是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有理论,有实践又有坚强意志的优良品。例如,有的同学在捕捉昆虫时不愿拿毒瓶,怕毒,采植物标本怕累,做鸟的剥制标本怕脏,做青蛙解剖实验胆小,经过老师的鼓励、引导,最终使他们消除顾虑,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生物也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生物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经验的进一步了解,老师可以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平台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并且学生也容易理解。比如,日常生活中学生常常见到,甚至亲手做过“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请学生对拌制过程和拌好后会发生的现象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什么是失水,反之为吸水。在进一步学习了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之后,学生就能更好的解释这种现象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比较深厚。
  四、学会交流,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
  老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良师益友。但当你和学生打成一片时,你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他们的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中有无对老师的过分接近。如果有,应马上进行处理,不能使学生觉得你这个老师不凶,是他们的朋友,而忘了是他们的老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要学好生物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个别辅导,这时老师要有耐心,不要小看这些学生,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老师不能入时解决这此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将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问题,然后把学生叫来,当面讲解,这样既更正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又加深了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当然这样做加重了老师的劳动量,但为了学生这上值得的。
  当代信息的千变万化,使得成人世界不再是以往那样成为知识的化身和占有者,学生也开始占有和分享大量的知识,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的信息大量增多,很多是教师所不知不晓的。一桶水的教师正在遭遇一桶水的学生。学生所具有的这桶水,与教师这桶水的成分有着很大的差异,浑浊程度也大相径庭。消费观念、品牌意识、时尚文化,是学生那桶水中的重要成分;学科知识、成人社会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是教师那桶水的重要成分。从学校承担的传统职责的角度讲,教师那桶水的颜色是清澈的,每个教师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立场和在教学中表达的内容;学生那桶水的颜色则显得有些浑浊,至少从教师角度判断是如此,这桶水裹杂着与教师对立的价值观念,糅合进了学生同辈群体的文化特色,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作用显得不再直接,效果不再明显。这一变化是教师以往从未遇到的,也是始料不及的。水往低处流,现在要流的地方不经意间水平线也提高了,那边的水位也升上去了,高处的水难以流下去了。遇此阻击,教师只能将自己的一桶水与学生的一桶水相互交换,在水流的撞击中形成新的水平面,变“桶装水”为淙淙溪流。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我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纵使有一湖水、一海水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有把自己的水转换成学生的找水的能力和方法提供找水的工具;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方法以及工具,虽然教师只有一碗水,不但也能教给学生一碗水,甚至获取更多的水。
  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是:人格高尚,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富有爱心,博学多才,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有个性、有风度、有气质,好学,上进.“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可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今天的教师需要具备的是源源不断的活水。
  所以我们提倡: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老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带动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效果生动等独特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对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授权能力、自我效能感、自尊感、心理一致感以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适合CAPD患者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学科,也许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学习专研,但不见得都会有很好的回报;也许你小学初中数学很好,但不见得高中你就能学好,也许你很想学好,但是苦于找不到方法,就决定放弃了。因此在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后,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而且数学的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回想自己曾经是那么喜欢学学数学,如今对数学越来越头疼,甚至放弃了学习数学的念头。当然产生数学成绩
摘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独霸讲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构建“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合作竞争”的学习新模式成了新课程改革中教学体系改革的迫切需要。充分运用地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合作竞争,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现自己、体验成功,
摘要:我们认为要转困,脱困必须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学困生学习动机,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内容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困生 转化  一、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困生转化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这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
摘要: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1、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2、挖掘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开发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历史 教学 见解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
目的:   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胃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并评估其在胃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