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h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注强调的是阅读时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课堂上光会说远远不够,还要能写。写使自己的想法更清晰、完善,更深刻、科学;写能克服只是口说的那种随意性;写往往能更好地梳理想要表达的东西。同时,学生通过圈点批注、潜心会文,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进行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
  一、泛注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泛注是指初读课文时,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全文作出的第一反应。
  如《一夜的工作》的教学,“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总理的一夜是怎样的一夜。读完后,假如让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请你把这个词写在课题旁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是周总理的一夜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辛苦、劳累、忙碌、费神、简朴、认真,等等。
  如《北京的春节》一课的教学,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提笔写写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哪些情景似曾相识,在相关语句中圈圈画画,并在旁边注上自己的亲身体会。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生批:今年做年夜饭时,我也出了一把力,下厨做了一碗“皮卷三鲜”,姑姑他们都夸我。)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生批:好像这也是我们这里的习俗,天还没全黑,奶奶就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说是这样能预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鞭炮声日夜不绝。(生批:对我们男孩子来说,过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放鞭炮。)
  初读课文就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阅读,随时记录下自己对文本的第一感悟,学生也就能真正地快速地走入课文。这是一种开放的、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起点所在。
  二、同注
  与比较自由、宽泛的泛注相对应的就是文本细读式的同注。
  同一主题的共同批注和同一内容的共同批注是同注的重要方式。
  1.同一主题下的同注
  如《全神贯注》的教学,“通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罗丹工作时是全神贯注的?圈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1)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生批:罗丹一直不停地修改。)
  (2)……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生批:奇异的光芒,有了灵感。)
  (3)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生批:罗丹把客人忘得一干二净了。)
  “全神贯注”既是《全神贯注》的题眼,更是全文需要细细品读、重点突破的关键所在。学生紧紧围绕学习主题展开自主学习,并在阅读的同时教师积极地引导他们在读中思考,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样便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也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了思想启迪。
  2.同一内容下的同注
  讲读重点段落之前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评点批注,让学生既有明確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又有相对的自主选择权,更提供了合作探究的空间。
  如《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生1批:审阅不是浏览,而是认真、细致的阅读,加上了“一句一句”更让我感受到周总理工作的认真、细致。
  生2批:总理一边看一边思索,都在想些什么呢?
  生3批:一份稿子需要好长时间才审阅完,前面写到总理要审阅一尺来高的文件,那得审阅多长时间呀,真辛苦!
  生4批:总理对待工作真是一丝不苟。
  当然,不管是何种方式的批注,都需要在阅读基础上开展交流讨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道合志同,玄漠神通”之阅读效果。
  三、悟注
  悟注,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时,对文本产生新的感悟后写下的批注,是对泛注、同注的整理、补充和完善。
  对于文本,学生读了如果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不能“津津乐道”,就谈不上形成批注。班级化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在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中碰撞思维。而分享思想、碰撞思维的过程就是使“似曾相识”清晰的过程,或者产生新思想的过程。善用“他山之石”,为我“攻玉”所用。悟注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进一步得到强化和提升的过程。
  如在《一夜的工作》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交流体会周总理一丝不苟、为人民鞠躬尽瘁后,写下当时的体会;临近下课时,引导学生写写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新感悟。在教学《全神贯注》一课时,让学生补充对“全神贯注”的感受。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阅读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个人学习能力、个人素养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众所周知,在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多次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在“访问和检索信息资源”“自己选择、判断和反思阅读材料的重点和难点”“阅读图表、清单等非连续性文本”这三种阅读能力的排名上都不靠前。测试结果是喜人的,但潜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儿童的阅读素养不全面、不完整。如何培养全面完整的儿童阅读素养?这是一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不断地更新观念,也不断地催生新模式。但综观课堂教学的现状,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学习浅表问题:以分析讲解代替阅读实践,只讲语用而忽略了阅读策略,教学没有深入语文学科的本质……这使得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上严重不足,学生仍然停留在简单记忆和机械训练的学习状态,在理解知识、建构意义和读写能力等方面缺少深度的发展。  一、对近年来语文教学主要思潮的反思与启示  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弱”,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威胁、毫不示弱”等词语的意思,模仿课文句式劝说鹬和蚌停止争吵。  3.在充分朗读、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理解寓言寓意,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第三方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第3自然段,品味“鹬蚌相争”的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第三方得利”的寓言道
记者:说起贵校的小课题研究,不仅名扬绍兴市、浙江省,而且在全国教育界也小有名气。关于课题研究这个对不少一线教师来说有些“色变”的话题,在各位老师眼中又是怎样一番“容颜”呢?大家都是语文课题组组长,又兼任班主任,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那么忙,你们觉得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可行吗?  张萍:刚开始接触课题时,我跟大部分老师一样也存在这样的困惑,总觉得课题研究这么“高大上”的活儿是专家的事。但做了几项课题研究后,
从去年到现在,我有幸参加了多场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从市名师展示到六县区联谊活动,从市优质课展示活动到全国优质课展示活动,从省特级教师年会到全国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与之前纯听讲的活动不同,在这些活动中,我积极参与互动,或发言,或递交论文,或说课,或参与讨论,得到的启迪似乎比以往更深一些。  徜徉在语文教师大家庭里  每次参加活动,都是一次幸福的语文之旅。尽管活动前后都会异常忙碌,但较之且行且思的收获,
一读:抓关键词,把握主要内容  1.抓“鞠躬”,了解事情起因。  师:(师生互相鞠躬问好)同学们真有礼貌,每次上课,你们都会像刚才那样向老师鞠躬问好,是吗?鞠躬是一种礼节。同学们向老师鞠躬是对老师的尊敬,老师给同学们鞠躬还礼,是对同学们的尊重。瞧,一个小小的礼节,把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请看大屏幕,这就是“鞠躬”两个字。“鞠”右边是菊花的“菊”去掉草字头,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左边为什么是个“革”,你们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教低年级变得不那么让人向往了。或许是职称量化评审后,低年级教师在文化考试中拿不到高分;或许是质量调研中,低年级的教师发挥不了“质量为本”的作用;或许是现在的低年级教学同样沦陷在题海中。  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参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来自浙江省各市的34名教师汇聚一堂,成立了浙江省小语会低年级教学研究中心。其中,有9位特级教师、12位教研员,还有来自市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深度学习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  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巨人的花园》,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生书写)  师:首先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请同学们准备好。(师读词,生听写。听写后课件出示以下词语,生自己纠正。)  洋溢 允许 围墙 训斥 覆盖 冷酷 拆除  师:你能从这些词语中选择一个或两个,联系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吗?请先练习一下。  (生练习,师指名回答。)  生:我用“洋溢”来造句。巨
法国文豪福楼拜曾说过:“我们在有些人面前要欠身相让,说‘您先请’,雨果就属于这类人。”后来,一直到1862年,福楼拜等雨果的《悲惨世界》出版以后才发表了著名的历史小说代表作《萨朗波》。那么福楼拜为什么对雨果会欠身相让呢?有两点:一是雨果著作等身,写出了量大质优的文学作品;二是雨果的人格、人道主义情怀。1862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雨果发表了著名的抗议信。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大声疾呼赦免起义者。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