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地区牛体表寄生蜱中羊种布鲁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明牛体表寄生草原革蜱与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性,为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溯源调查及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传统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采集的191只蜱虫进行种型鉴定;以牛体表采集的寄生蜱为材料,应用布鲁氏菌选择性培养基从蜱体内分离可疑细菌;将可疑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菌落的形态学观察,以及革兰氏染色和柯氏染色镜检初步鉴定可疑细菌的种属;经PCR方法扩增布鲁氏菌的Bcsp31和Omp22基因序列,并应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遗传进化树;运用AMOS-PCR、单项特异性血清凝集试验、染料抑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对分离的可疑菌进行分型鉴定。【结果】该地区优势蜱种被鉴定为草原革蜱,并成功在其体内分离到4株可疑细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柯氏染色后菌体呈红色短杆菌,并通过PCR方法成功克隆出布鲁氏菌的Bcsp31和Omp22基因序列,经过基因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发现与布鲁氏菌参考序列相似度均在99.0%以上。应用MEGA 7.0软件成功构建遗传进化树,分离菌株序列与布鲁氏菌属的已知序列聚类在同一分支;运用AMOS-PCR和布鲁氏菌常规分型鉴定试验,确定4株分离菌均属于羊种布鲁氏菌。【结论】成功在呼伦贝尔地区牛体表采集的草原革蜱体内分离到4株羊种布鲁氏菌,表明草原革蜱作为吸血节肢动物,可能在不同宿主之间的布病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为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溯源调查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癌痛,也就是癌症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它就像癌症患者身上的一道"魔咒",严重地干扰睡眠、饮食,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有关癌症患者不堪折磨而轻生自杀的报道也屡见不鲜。癌痛虽然可怕,但理论上通过规范化治疗,90%的癌痛是能够得到控制。然而,在我国仅三成患者的疼痛能得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家对癌痛及其治疗的认识不足。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认识癌痛,走出误区。
期刊
环境(E)、社会(S)和治理(G)是企业伦理的核心要素,企业的ESG表现以及如何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是亟待回答的热点问题。使用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非平衡面板模型分析ESG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和媒体关注的调节效应,并通过对比不同市场化和融资约束程度的企业,可以揭示ESG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ESG评分高的公司倾向于表现出更优良的绩效水平;媒体关注度高的公司倾向于表现出
目的:明确miR-296-5p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db/db小鼠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并初探其在转录因子Snail1介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先后采集12只12周龄db/db小鼠(模型组)和12只12周龄db/m小鼠(对照组)血浆,提取外泌体RNA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
期刊
目的探讨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意念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照顾有自杀风险的成年患者——急诊科共识指南》制订简要自杀风险干预流程清单,对57例急诊科住院或留观的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57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自杀行为。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简要自杀风险干预能改善自杀未遂患者的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长期的茶业生产实践中,我们的先民逐渐掌握了节气变化与茶叶生根、发芽、生长和成熟的规律,并灵活地运用"二十四节气"的自然时序,"顺天应时"合理安排茶叶的种、采、制和饮用,并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时间节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
咖啡果皮中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为减少资源浪费和促进咖啡果皮渣回收利用,该研究以咖啡果皮为主要原料,采用不同加热时间(10、20、30 min)和初始糖含量(66.67%、50.00%、33.33%)完全组合的9种果酱工艺,考察不同果酱工艺对咖啡果皮酱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及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时间为10 min的果酱能够较好地保留生物活性物质,3种果酱平均的花色苷含
期刊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采收时期黄花蒿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了3个不同时期的黄花蒿,采用酶提醇沉法制备多糖并测定其含量,通过体外测定其对DPPH·、·OH、·O2-等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总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评价黄花蒿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时期黄花蒿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均随多糖浓度增加呈极显著的一次线性或二次曲线升高(P<0.01)。7月份采收的黄花蒿多糖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