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观”背景下的初中“大阅读”模式教学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其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极大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愈加受到教师的重视。当下随着初中阅读教学模式和观念的改变,阅读教学已经取得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大语文观在教学中的渗透作用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对大语文观理念进行分析,并对大阅读模式进行相应的策略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 大语文观 大阅读模式 初中语文
  阅读是学生感知世界、增长学识的重要方式,在当下“大语文观”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进行培养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当下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改善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1]。
  1.“大语文观”概念分析
  大语文观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教学创新模式,其属于新型的教学理念。其有效地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其学以致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从而形成知识与生活的有机融合,这样就能很好地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同时为了满足国家对初中学生的阅读量要求,教师还要针对性地对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以便推荐,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从时代角度看,语文知识在讲授过程中可以理解成下述内容,首先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明确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是生活的积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适应社会、适应生活,而语文学习就是对生活进行积累。最后是情感的体验,学生时代是情感培养的最好时代,而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会找到情感的寄托之所,让学生的情感更丰富,同时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2]。
  2.“大阅读”教学模式策略分析
  2.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会进行更好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阅读,才能更好地学习,进而增加阅读量。但就当下的情况看,初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及应试教育的阻碍,使得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基础词、句的教学,忽视阅读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会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语文教学的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从而改变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使其融入其中。例如在对鲁迅《药》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阅读鲁迅的《狂人日记》、《呐喊》等。又如讲朱自清的《春》时可以让学生看看《朱自清散文集》,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对教材中的作者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更好地理解那个年代作者的情感表达,进而更好地对教材文章进行理解和诠释。
  2.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大语文观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其自主地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围绕这一目标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平时的阅读喜好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学生喜爱的文章类型,进而向学生推荐适合其阅读的文学作品。其次,教师可以定期地举办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之间树立竞争意识,这样学生就能明确自身的阅读定位,进行自主性阅读。同时初中学生的竞争意识都较强,这种竞争形式的活动就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阅读教学模式,例如让学生通过快读、慢读、有感情朗读等一系列方式提高学习兴趣,了解阅读的重要性,正确地阅读,掌握阅读方法,为今后的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3]。
  2.3加深学生阅读理解
  在当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文章的整体内涵表达,这使学生在作品理解上常常感到困惑。一些教师在学生阅读的筛选方面往往凭借自身的喜好,这就制约学生的阅读面,导致阅读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就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倾向进行有效了解分析,向学生推荐他们喜欢的,并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作品。例如在学习《桂花雨》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结合同单元的三首思乡古诗和《梅花魂》、《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具有相同中心思想的课文进行学习。还可以围绕思乡情怀这一主题进行合理的素材开发,例如补充《乡愁》《青色的乡愁》《秋月笔记》这些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赏析,就更能让学生体会这种故乡情、故乡景,让其身临其境感触万千。这些文章会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学生阅读完后,教师要让学生写出自身的感受,加深理解,在接下来的语文阅读课中,对课文的内涵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学习,还很好地理解了全文的内涵。
  综上所述,在“大语文观”的环境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强化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当下教育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盛常清.大语文观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中学语文旬刊,2016(15):54-55.
  [2]李文英.论在“大语文观”中加强初中“大阅读”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4(10):82.
  [3]张巍巍.“大语文观”背景下提高初中“大阅读”模式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4):55-57.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前瞻性研究保留大隐静脉在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可行性及在降低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  方法:  2013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要高效,首先要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精心设计备课、讲课、课后反思为实现“高效课堂”奠定基础;要以生为本,多使用鼓励性的课堂用语,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重视听说读写训练,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增强信心 以生为本 重视训练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全国掀起一股课程改革的热潮,无
摘 要: 文化词汇是英汉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从文化对比和翻译方法角度分析文化词汇的翻译方法,以期引起读者的重视。  关键词: 文化 词汇 英汉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文化词汇,这些文化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具有特定的含义,而且大多数文化词汇都含有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通常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具有独特含义的形象,它们是其他文化中没有的,或者是虽有而不同的东西,因此非常难译。比如,汉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种多效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介导一系列生物学效应。除了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外,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功能性受体
摘 要: 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语文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利用情感激发情感及智慧启发智慧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人文价值的目的。基于人文教育对高中人文价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对高中语文教育构筑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体现人文价值培养的重要性,将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价值教育上,实现高中语文对构建人文价值的实践。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人文价值 实践策略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
摘 要: 日语借词在汉语外来词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大量日语外来词,并在时下年轻人中逐步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日语外来词的表现形式,探讨日语借词流行的原因,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借用特征,并提出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日语借用语 借用现状 借用原因 借用特征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两国之间的交流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未曾间断。
摘 要: 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越来越大,而且随着逐步普及的国民教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广大的师生和家长一直十分关注高中语文教育,高中语文对整个高考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语文复习是一个烦琐而复杂的过程,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积极地进行高中语文总复习指导,对于学生取得高考的好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语文 复习技
摘 要: 情感教学属于新型的教育形式,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尚未得到普及。语文教师要结合课程要求和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实现情感的共鸣,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丰富学生的情感内涵,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情感教学 教学应用  1.引言  语文是高中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学科。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课文讲解,已经无